900位水產專家縱論科創下漁業綠色發展
面對我國漁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如何推進水產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促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11月13日-14日,2019中國水產學會范蠡學術大會暨第四屆范蠡科學技術獎頒獎活動在廣西南寧舉行。本次大會以“科技創新促進漁業綠色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水產科研、推廣機構、高校、企業和行政單位的約900位水產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討新時期漁業發展方向,把握水產行業最新脈動。
大會立足當前漁業發展需求及學科發展形勢,采取“1+8”的形式,即設置1個主會場和8個專題分會場,進行學術交流。主會場報告中,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中國水產學會理事長王清印、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等分別從國家戰略、產業政策、學科發展、專業技術等方面介紹了相關情況、分享了思想和觀點、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專題分會場中,與會專家分別就綠色水產養殖新技術、水產生物技術與育種、漁業資源與生態養護、現代漁業設施裝備、疫病防控與質量安全、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休閑漁業與漁文化等內容展開學術交流。
與會人員認為,當前,我國漁業仍然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對優質安全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與水產品供給結構失衡和漁業對資源環境過度利用之間的矛盾,正處在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加快推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本世紀中葉建成現代化漁業強國的目標,必須要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必須緊緊依靠、切實調動廣大水產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
為著力打造水產領域高端學術交流平臺,今年,中國水產學會決定將學術年會命名為“中國水產學會范蠡學術大會”。此次活動舉行了“中國水產學會范蠡學術大會”命名儀式,并頒發第四屆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獎。第四屆范蠡科學技術獎共47個獎項,其中,科技進步類25項;技術推廣類20項;科學普及類2項。
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是我國水產領域級別最高的綜合性學術盛會,是水產科技工作者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要平臺,已連續舉行了19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