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40%綠氫項目擱淺,韓國買家急尋替代來源
韓國氫能聯盟(H2Korea)主席金宰弘最新表態:“過去幾個月澳大利亞多個大型綠色氫基能源項目的失敗,促使韓國買家重新調整他們的承購和投資組合,將目光投向中東等其他地區來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
金宰弘解釋,澳大利亞項目普遍因成本高、基礎設施跟不上而延期,韓國企業正把供應版圖擴大到中東等地區。典型案例是韓國鋼鐵巨頭浦項制鐵(Posco)——該公司已決定從阿曼進口綠氫(以氨的形式)用于煉鋼。

1
澳大利亞40%綠色氫基能源項目被擱置
根據IEA統計,2024年澳大利亞已規劃的氫基能源項目共105個,涉及綠氫產能共約800萬噸。但是由于澳大利亞綠氫項目建設的成本超預期、政府補貼回撤、日本及新加坡買家因選擇藍氫而取消長期采購合同等原因,導致澳大利亞氫基能源項目普遍延遲甚至被迫取消。
研究機構IEEFA統計,澳大利亞已有 49 個綠氫項目因上述障礙被擱置,占其規劃清單的40%以上。澳大利亞近6個月正式流產的氫基項目一覽如下表。
表1 澳大利亞近6個月正式流產的氫基項目一覽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2
韓國消納企業供應缺口
韓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氫基項目“綁定”非常深,而且幾乎全部鎖定在“綠氫/氨出口”這一條鏈路上。從已公開信息看,韓國資本至少深度參與了6個澳大利亞大型項目,涵蓋從上游可再生電力到下游氨出口的完整價值鏈。
截至目前,韓國企業共有2個澳大利亞綠氫項目已正式簽約、但被確認“終止”或“無限期擱置”,且都與韓國電力/能源巨頭深度綁定。
· CQ-H2曾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面向日韓出口的綠氫旗艦項目,韓國三家企業原計劃包銷首批綠氫并參與股權投資,但2025年6月主導方Stanwell宣布退出,項目隨即終止
· Gladstone 電解槽項目 雖未披露韓國具體簽約方,但Fortescue此前公開與韓國船東協會、韓國東西電力等洽談綠氫船燃及發電長期供應,項目取消后相關合作自然中止
表2 韓國企業與澳大利亞簽約但已被確認終止的綠氫項目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3
中國國內項目能否打開韓國市場
韓國工業巨頭原本把澳大利亞視為進口綠色氫氣的首選地,如今這一希望正迅速落空,韓國企業正急尋替代來源。韓國綠氫買家對中國國內的綠色氫基能源供應商是否會感興趣呢?
韓國綠氫買家對中國供應商“已經不只是感興趣”,而是開始實際落單。過去半年,至少3份有約束力的商業合同或股權級合作,覆蓋綠氨、綠醇兩條出口主賽道;SK、POSCO、韓國綠色能源聯盟等頭部買家均以“包銷”或“合資”方式鎖定中國產能。
表3 已明確中韓合作的中國綠氫項目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香橙會研究院整理
原文標題 : 澳大利亞40%綠氫項目擱淺,韓國買家急尋替代來源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9日報名參會>> OFweek 2025先進電池技術研討會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限時免費立即下載>> 零碳智造·2025工商業光儲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2025零點自動化D系列控制系統新品發布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英飛凌產品試用】電解氫與儲能中的功率器件和應用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直播】英飛凌&安富利—儲能硬仗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