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電氣闖關科創板擬上演“A+H”
12月31日,資本邦獲悉,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電氣)的科創板IPO申請已于12月30日獲上交所受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保薦機構。
中車電氣主要從事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并提供相關服務,具有“器件+系統+整機”的產業結構,產品主要包括以軌道交通牽引變流系統為主的軌道交通電氣裝備、軌道工程機械、通信信號系統等。
據悉,中車電氣于2006年12月20日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03898.HK。若本次成功登陸科創板,中車電氣將成為又一家“A+H”上市公司。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車電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1.44億元、156.58億元、163.04億元、98.8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5.23億元、26.12億元、26.59億元、14.97億元。
據招股書,中車電氣本次上市選擇的上市標準為《科創板上市規則》第2.1.2條第(四)項,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
中車電氣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2.41億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即不超過本次發行完成后本公司總股本的17%。公司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為77.6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軌道交通牽引網絡技術及系統研發應用項目、軌道交通智慧路局和智慧城軌關鍵技術及系統研發應用項目、新產業先進技術研發應用項目、新型軌道工程機械研發及制造平臺建設項目、創新實驗平臺建設工程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中車株洲所直接持有中車電氣5.90億股內資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0.16%,為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
中國中車作為持有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機公司、中車投資租賃及中國中車香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股東,通過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機公司及中車投資租賃合計間接持有中車電氣6.09億股內資股股份,并通過中國中車香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中車電氣1,620萬股H股股份,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的53.18%,為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中車集團作為中國中車的控股股東,通過中國中車間接擁有對公司的控股權,也為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
中車電氣的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國務院國資委直接持有中車集團100%股權,中車集團為中國中車控股股東,中國中車通過中車株洲所、株機公司、中車投資租賃、中國中車香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合計53.18%股權。
本次科創板IPO,中車電氣坦言存在下列風險:
(一)與控股股東控制的企業關聯交易占比較高的風險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車電氣自間接控股股東中車集團控制的企業采購商品及接受勞務金額分別為17.17億元、20.52億元、24.02億元和16.66億元,占各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8.02%、20.96%、24.10%和27.31%;向中車集團控制的企業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金額分別為63.08億元、63.35億元、73.36億元和40.93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65%、40.46%、44.99%和41.43%。
中車電氣關聯交易占比較高,主要系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特殊性以及中車集團在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所致。中車集團深耕于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承擔著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設計、制造的重要工作,其下屬多家子公司從事軌道交通裝備零部件、軌道交通車輛的生產制造,并與公司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雖然公司與中車集團下屬企業的業務合作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持續存在,但若公司與其后續合作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則可能對公司主營業務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公司業績下滑。
報告期內,中車電氣關聯交易價格依據市場化且對雙方公平合理的原則確定,不存在顯失公允的情形。未來,若公司的關聯交易未能履行相關決策程序,或不能嚴格按照公允價格執行,將可能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損害本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
(二)產品質量及其導致的生產或運營事故造成損失或處罰的風險
中車電氣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如果產品安全性能驗證不充分,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或對人身財產有潛在風險,公司或須召回有關產品或修改產品設計,可能就召回產品及修改設計產生大量開支。公司產品質量有關的負面新聞報道亦可能影響公司品牌價值,導致產品的需求下降。
若公司生產的產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進而導致重大責任事故,公司將面臨主管部門的處罰,承擔相應法律賠償責任,聲譽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出現停頓或下滑。
(三)開拓新產業及新業務的風險
近年來,中車電氣在發展軌道交通產業的同時拓展新產業,在新產業領域可能面臨行業競爭、客戶接受程度、產品技術水平、質量可靠性、成本控制等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若公司由于不熟悉新產業的發展政策、競爭環境、技術開發模式,內部管理、生產制造和人力源無法匹配新產業及新業務的發展,可能導致新產業及新業務難以實現預定發展目標,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四)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9月30日,中車電氣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62.49億元、64.86億元、74.14億元和100.87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3.45%、22.34%、22.48%和29.25%。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應收賬款處于較高水平。若未來出現重要客戶經營情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導致其難以按期付款的情況,將導致公司的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風險加大,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來源:資本邦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