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即將突破4萬億元!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如何走深向實?
如今,隨著新基建戰略的不斷實施,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互聯網正迎來快速發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已經達到3. 57萬億元,占GDP比重接近4%。到2021年,預計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還將突破4萬億元,成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眾所周知,工業互聯網是我國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實現“雙輪驅動”的重要引擎。作為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的樞紐,其不僅能夠連接生產信息和需求信息,有效實現資源高效配置,促進產業生態協同發展。同時在后疫情時代,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工業和經濟模式也正成為我國生產和經濟復蘇的主要發力點。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日益活躍,已滲透到包括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等40個重點行業,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應用模式,變革制造業生產方式與企業形態。但與此同時,在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問題的存在也嚴重影響行業走深向實。
其中,業內人士普遍達成共識的通點,就包括了以下四點:其一是行業、企業間甚至是企業內部的數據存在“數據孤島”現象,收集、流通與交流、利用的效率不夠高;其二是終端的品類眾多,沒有形成統一標準和體系,不利于規范發展和應用;其三是在連接部分較為復雜,數據互通性不足;其四是AI應用開發和部署較難。
除此以外,行業人才問題的暴露也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又一阻礙。由于工業互聯網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對于人才需求指向性不明確;同時,工業互聯網產業屬于基礎設施產業,與各個傳統產業的聯系較為廣泛,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以及人才培養對于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能力的要求都較高,給人才培養帶來了挑戰。
在此背景下,我國工業互聯網要想走深向實,還需直面痛點,攻克挑戰,不斷推動技術創新理念的加強和標準規范體系的完善,并靈活運用各類資源推動、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突破產業面對的重要瓶頸。在這一前提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還要考慮如何讓企業用得起、用的好,相關普惠政策支持力度也需不斷加大起來!
編輯:林中易木來源:智能制造網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