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輛下線,零跑代表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信心與底氣

作者 | 藍齊
出品 | 子彈財觀
造車新勢力領域一直有這樣的共識:“累計下線10萬臺量產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旦達成,則意味著這家車企已成功突破行業最難逾越的“生死線”。
從0到10萬,零跑汽車用了3年,從5萬到10萬,零跑僅用了半年。2019年6月底,零跑首款電動車型S01開始交付。2022年6月28日,零跑汽車第10萬臺量產車下線。

外界對零跑的關注點還在于,其如何在高手林立的造車新勢力叢林中,走出自己獨特的步調,并快速實現跨越式突破?
1、歷史性跨越
6月28日,位于浙江金華的零跑工廠,隨著最后一道工序的完成,零跑汽車實現了10萬輛量產車的“小目標”。
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在致用戶的感謝中動情地講道:“歷時七載,零跑終于不負100000位用戶的信任,除了感恩,零跑人唯有戒驕戒躁、以終為始,方能有更多的朋友與我們相伴前行;站在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的新起點,我們將繼續堅持在核心技術領域突破、創新。”

量產十萬臺是什么概念?相當于自2019年6月第一輛零跑汽車交付以來,平均每天就有近百臺車從零跑的生產線下線。
「子彈財觀」了解到,今年3月以來,在疫情影響下,多地停工停產,上海周邊的車企供應鏈上下企業受到較大影響,以至于今年上半年幾乎所有造車新勢力的出貨量均受到不小影響。而得益于自身自研優勢,零跑汽車在行業里保持了令外界驚訝的高出貨量。最終零跑交出了一份逆市增長的成績單。
今年1-5月,零跑汽車累計交付40735臺,已連續14個月同比增長超200%,是造車新勢力中增速最快的車企。其中,3月,零跑汽車交付量達到10059輛,首次實現交付破萬,邁入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4月,零跑汽車交付量達到9087輛,穩居造車新勢力第一。
5月,零跑交付創新高,實現連續4個月同比增長超200%。今年以來交付同比增速位于造車新勢力第一名。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勢力純電單車型銷量排行榜中,零跑T03位居第二;C11位居中型純電SUV第一,并且零跑兩款車型占據銷量前三;
如今,隨著第十萬臺量產車下線,零跑突破車企最重要的“生死線”。
如果說零跑在4月取得行業“銷冠”只是偶然,那么隨著一長串成績單擺上臺面,如今的零跑不僅穿越了行業火線,也順利地在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中站穩腳跟。
正如朱江明所說:“累計出貨量超10萬臺,對零跑汽車而言是前進道路上的必然。”
2、持續豎立行業產品新標桿
國內新能源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大亂斗”進入了相對穩健的競爭之勢——成熟的玩家們已經找準了定位。如有“新能源三寶”之稱的“蔚小理”重點發力高端市場,零跑等在主流車領域擁有固定的粉絲群體。
零跑T03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從它的銷售數據上有直觀的體現。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零跑T03全年銷量累計達40245輛。2022年前5個月,其銷量為26647輛,尤其是在1月和2月,同比增幅分別達314.72%和261.69%。
T03在用戶圈層和銷量上的成功,并非零跑汽車的全部。以今年5月為例,零跑汽車銷量過萬,其中T03貢獻了5724輛,在零跑整體銷量占比為56.85%,另外的份額由零跑C11貢獻。值得注意的是,與T03的大眾車定位不同,C11定位中型SUV。在售價上C11定價則在20-25萬元之間。

今年,零跑旗下全新中大型轎車零跑C01在預售開啟4小時內訂單量高達20764輛,截至6月9日已突破5.4萬臺。并且該款車型共發布500標準續航、606長續航版、717超長續航版及630 Pro性能版、630 Pro+高性能版共5個配置版本,可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續航要求,定價為18-27萬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向用戶交付。如此,零跑中高端車型再添一員猛將。
從中高端到大眾車是降維打擊。但反之,想從大眾車市場切入中高端SUV市場卻是一條非常難的路。作為零跑從大眾通往中高端的關鍵車型,C01和C11不僅將零跑從1.0帶到2.0時代,更向外界彰顯了零跑對自身產品的信心和底氣。
3、信心與底氣
在中國的商業故事里,那些重視自主研發的企業往往更容易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壁壘。再圍繞這一核心將供應鏈、產品、用戶、渠道等逐個加固,最終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
零跑正是這一定律的踐行者。
首先來看研發。從成立零跑那天起,朱江明就認定,“只有技術自研才能掌握未來”。因此,零跑與其他造車新勢力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從硬件到軟件全部自主研發——只要和電子相關的產品,都從底層開始打造。
而依托金華AI工廠,從電驅總成、電池包這些關鍵部件,再到汽車控制器、儀表等電子零部件,零跑實現了造車新勢力玩家中最高程度的研發和制造的整合。
成立七年來,零跑堅持全域自研,圍繞智能化和三電系統,打造智能汽車完全體;而基于智駕-軟硬件及算法自研,推出行業領先駕駛輔助;推出行業首個行業量產CTC。截至2022年3月17日,零跑科技在中國有925項注冊專利、570項專利申請、194項注冊商標及13個軟件版權。其中,公司擁有134項與電驅技術相關的專利及專利申請,其中包括32項算法專利及專利申請。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最關注的當屬續航和電池性能。傳統的BMS一般是基于電芯數據去計算,而零跑通過大數據+AI算法做BMS算法,根據車輛使用過程中的感知溫度數據來優化BMS算法,從而在電池性能層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這一方式也帶來了新的增量。NE時代根據新能源乘用車保險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BMS裝機量323851輛,同比增長112.02%。其中,零跑汽車以7751輛排名第十,同比增長742.5%,增量十分可觀,在排名前10的廠商中,零跑的增速排名第一。
第二,格外重視供應鏈。對于零跑而言,除了堅持全域自研外,對產品的生產工藝、產品品質同樣高度重視,在生產制造環節和車身零部件上建立起優質的供應鏈。
優質的供應鏈體系也進一步增強了零跑的抗風險能力。今年上海疫情以來,造車新勢力在4月的交付量較3月均呈現下跌趨勢,理想、蔚來、小鵬分別減少了62%、49%和42%,對比之下,而零跑只減少了不到10%。
第三是產品矩陣優化升級。當下的中國消費者,對車的需求變化會隨著自己人生階段而實現消費升級。比如第一臺車可能是代步,但在后期,對于舒適、設計感以及續航、智能駕駛都有了新的需求。零跑汽車的車型其實是貼合著這一消費升級趨勢的。從入門級純電產品入手,在此后的發展中,逐漸實現到中高端車的全覆蓋。在價位上陸續推出的車型,均為10-30w主流市場極具價值力的產品,從而樹立行業的產品新標桿。
最后來看渠道。在汽車領域,快速開店能賣出更多的車早已成為共識,對零跑而言,快速開店成為快跑的重要因素。零跑選擇的方式是加盟為主、直營為輔。2019年年底,零跑門店數量僅為49家,一年后這一數字達到96家。
截至目前,作為一家以用戶為中心、以“直營+城市合作伙伴”模式,零跑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金華等地設立多家直營中心。截至2022年3月31日,零跑在全國共有336家銷售門店,計劃透過直營店及渠道合作伙伴店的均衡組合進一步擴張銷售及服務網絡,全國主要城市實現全面覆蓋,從而為用戶的服務提供便利,讓零跑銷售服務觸手可及。不局限于國內,零跑亦計劃2023年前在歐洲設立首間海外旗艦店,并在適當時機進入全球其他主要市場。
銷量提升后,售后需要同步升級。零跑通過與用戶共建移動出行共享生態圈,提供貫穿用戶購車、用車、售后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體驗,不僅提供智能性、便利性的產品,而且圍繞用戶開展增值服務。
如今,隨著十萬輛量產車下線這一里程碑事件的落幕,零跑在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同時,也站在了下一階段的起跑線上。
原文標題 : 10萬輛下線,零跑代表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信心與底氣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