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雷電4”讓Type-C向“快充標準”更進一步
這也顯示一個趨勢,未來的數據傳輸、顯示、充電接口都可以由Type-C接口替代,包括DisplayPort、HDMI、MHL,而各種雷電協議、USB協議、充電協議都可以由Type-C兼容。
從2014年被諾基亞的N1平板采用開始,Type-C就一直不斷被優化、標準化。應用從手機、平板逐漸擴展到其他消費電子、車載、智能家居,甚至工業互聯網領域。這樣一個應用廣泛、功能多樣、高速傳輸、雙向易操作、小巧纖薄的Type-C接口市場規模必然很可觀,尤其是還具備快充功能。未來消費者對快充的需求是極大的,以5G手機為例,用戶追求手機的快運行、大屏幕以及輕薄化,因此5G手機快速增長的功率消耗需求和緩慢增長電池電量供給間形成反差,但充電應用廣泛Micro B接口電流電壓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最大的輸出功率為100W、最大的承受電壓和電流分別為20V和5A的Type-C成為了目前最佳的快充標準接口。

市場上快充協議標準眾多,如高通Quick Charge方案、聯發科Pump Express和OPPO VOOC方案等,其中USB PD正逐漸成為快充協議標準,USB PD充電可兼容5V/12V/20V不同電壓和1.5A/2A/3A/5A不同電流,最大支持高達100W功率。據USB-IF的主席Jeff Ravencraft說,未來將與國際電工協會 (IEC)合作統一規范的充電介面,借此讓所有的設備都可以通過USB Type-C最高達100W輸出功率進行充電,同時在線材上會進行安全機制設計,若連接線材未符合認證規范,將自動切換為最低標準電壓供電模式,避免線材因無法承受電壓而燒融。Type-C與快充的結合,既給快充協議標準制定帶來新的契機,同時也讓Type-C的市場前景也更加廣闊。
據IHS預測,2021年全球配備Type-C接口的設備出貨量有望接近50億部,其中智能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及其相關配套組件是主力。根據市場調研機構Omdia的預測,2020年出貨的智能手機一半以上將帶有Type-C端口;2022年出貨的計算和交通領域產品一半以上將帶有至少一個Type-C端口;僅智能手機領域的Type-C端口出貨量預計將從2018年的8.24億增長到2023年的35億。2019-2024年,Type-C端口整體出貨量將以3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Type-C研發生產對技術和成本要求很高
Type-C產業鏈主要有芯片和連接器兩個環節,除充電器和終端設備中的芯片外還有在線纜中的E-Marker芯片,以提高連接器的安全性,目前Type-C芯片這一板塊基本由國外壟斷,如德州儀器、賽普拉斯、安森美等。而Type-C連接器方面,國內連接器企業在國際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立訊精密、長盈精密。立訊精密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布局Type-C市場,是全球第一家取得USB-C Connector認證和USB-C Cable Assembly產品認證的制造企業,目前是全球Type-C連接器供貨“主力軍”;長盈精密正著重研發兼具防水和高流通性能的Type-C接口,具有技術優勢。
但Type-C制造工藝對技術和成本要求高,就國內來說,現在市場上很多做老牌USB產品的中小規模企業沒有具備研發或是生產Type-C的實力。“Type-C是一個極具精密性的產品,Type A的PIN針數為8根,而Type C的PIN針數達到了24根,都集合到一個2.4mm×6.8mm的小口里面。”專注于Type-C市場的東莞市意豐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經理鄭垚說,Type-C對PIN針的高低PIN、共面度都有一個很高的要求,與傳統接口的生產制造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企業在擁有優秀的開發實力的時候還需要擁有足夠的資金去投入。

站在消費者角度上考慮,消費者追求的是具有信號完整性、快速傳輸數據和電流、易用性、耐久性和防水性的接口。同時這也是Type-C的發展趨勢,高速傳輸對信號和電源的完整性要求更為嚴格,這對線纜企業和連接器企業在生產制作過程中提出了新的要求。連接器企業需要瞄準市場各行業的需求,跟隨各應用場景需求去研發,在整體技術和市場研究上雙突破,才能分得市場規模將超千億的Type-C“蛋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