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2億美元接手“山芋”拜騰,彌留之際的拜騰終于等來這一線生機!

在其間,南京政府試圖為拜騰找到接盤俠,挽回損失。雖然現在是開明開放,但是拜騰的破產勢必造成國有資產的流逝,這是地方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特別是在隔壁合肥風生水起的關口,作為歷史由來已久的CP行政單位南京必須做點什么。
本次富士康的救火也可以說是再續前緣。在孕育拜騰之初,富士康便是砸了真金白銀的,現在到了拜騰百病纏身將死之際,富士康再度出手,想要力挽狂瀾。
富士康能否轉型成功?
關于這次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概念車到量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M-byte的量產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方面,南京市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南京國資追加投資,不希望拜騰汽車爛尾。另一方面,拜騰南京汽車工廠已具備整車制造能力,沖壓、涂裝、焊裝、總裝、電池工廠可實現投產。富士康如果真的可以盤活拜騰,不失為一次轉型機遇。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富士康全年營收增長不到1%,約5.33萬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盡管連續三年實現營收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富士康需要新的利潤增長點。
雖然郭臺銘還是沒有許家印那般的大手筆勇氣,重新創立一個電動汽車品牌。或許這一次郭臺銘務實是對的,從手機代工走向汽車代工,就像住農房到住城市小區的轉變般自然升級,容易水到渠成。
從蘋果造車之處,富士康或許也深受啟發。這次富士康升級是密切配合老東家的產業升級,核心技術不再是郭董真正要考慮的事情,市場也不再是郭董要考慮的事情,顯然成功就變得觸手可及了。至于利潤,做一部幾十萬的汽車,自然比做一部一萬的手機會來得更豐厚得多。
富士康入局附加值更高的電動車,就是希望能在汽車行業在朝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飛速發展中分得一杯羹。在電動智能汽車的增量零部件板塊,不難預料,會有類似于手機行業中的一些新型零部件需求,隨著滲透率和單品價值提升,汽車零部件會有一個長期的增長機會。
在此之前就有媒體曝出,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在去年2月份提交一份備案文件中表示,計劃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組建合資企業,在中國開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也積極回應到,確認正與富士康就設立合資企業進行洽談。
2020年10月16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的董事長劉楊偉稱:富士康將進軍電動車領域,目標是在5年后搶占10%的電動車市場。“我們希望將臺灣的電動汽車產業推向世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但集團并不會打造自己的電動汽車品牌。

如今看來,劉楊偉說的進軍電動車領域便是此次入局拜騰。
在協議中,富士康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拜騰首款新能源汽車整車M-Byte量產,這輛跳票了4年的電動車也將在屆時與消費者見面。只是不知道彼時的市場中,還有沒有拜騰的一席之地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