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實錘,國產14nm芯片真的要到來了!
6月23日,據環球網消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產14nm芯片明年底可以實現量產,國產芯片發展已經迎來最好的時刻”。
近幾年,國家在大力扶持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國產芯片制造業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勢頭。行業人士預測,28nm將是國產芯片的新起點,國產28nm和14nm芯片分別有望在今年和明年量產。如今,該預測得到相關專業人士的實錘,國產14nm芯片真的要到來了。
可能很多人覺得14nm芯片太落后了,如今的手機都用上7nm和5nm了。確實,在尖端芯片領域,普遍采用著最先進的工藝。但這些產品在整個半導體行業當中所占比例卻并不高,如同28nm、14nm這樣的成熟工藝,才是目前半導體行業迫切所需的。
數據統計,2019上半年,整個半導體銷售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美元,其中65%的芯片采用的都是14nm工藝,僅有10%的芯片使用先進的7nm,25%的芯片采用10nm和12nm。溫曉君稱,14~12nm生產線在目前半導體中非常關鍵,14nm及以上制程基本能滿足目前70%半導體制造工藝需求。
溫曉君還向環球網記者介紹,國產14nm工藝發展攻克了大量難題。蝕刻機、薄膜沉積等關鍵裝備實現從無到有,目前已批量應用在生產線上。后道封裝集成技術成果全面實現量產、拋光劑和濺射靶等上百種材料進入批量銷售等。以上成果可基本覆蓋國產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體系,擺脫國外技術的限制。
14nm制程可能還無法生產目前最先進的手機芯片,但中端5G芯片大多基于12nm工藝制程。并且,14nm制程也能基本滿足國產臺式機CPU的生產需求,最新一代的龍芯3A500則基于12nm工藝,也很快就能實現量產。
今年全球遭受芯片短缺影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28nm、14nm這些成熟工藝的產能不足。受影響最嚴重的汽車芯片,很多也是基于14/12nm工藝。只要國產14nm正式投產,相關行業的芯片供應就不會受到太嚴重的限制。過兩年等12nm甚至更先進工藝取得進展,自給自足就不再是問題了。
來源:雷科技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