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能測控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3.4 中國企業
圖 主營業務為數控機床、智能儀表、工控自動化的公司(市值前20名)【A股】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同花順iFinD
(1)光弘科技 [300735.SZ]

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專業從事消費電子類、網絡通訊類、汽車電子類等電子產品的PCBA和成品組裝,并提供制程技術研發、工藝設計、采購管理、生產控制、倉儲物流等完整服務的電子制造服務(EMS)。公司提供電子制造服務的主要產品包括消費電子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網絡通訊類(網絡路由器、基站定位終端);物聯網、汽車電子類(OBD、行車記錄儀)等電子產品。公司是國內領先的EMS企業,榮獲“中國質量誠信企業”、中國質量認證中心“A類企業”等榮譽。
(2) 麥格米特 [002851.SZ]

深圳麥格米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家電電控產品、工業定制電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供應。公司目前產品主要包括工業電源、工業自動化、智能家電電控、新能源汽車及軌道交通等幾大類,并不斷在電氣自動化領域逐步外延產品和技術范圍,目前新增了智能采油設備、電擊器等新興領域。其中,工業電源主要細分產品包括醫療設備電源、通信及電力設備電源、工業導軌電源、商業顯示電源等;智能家電電控產品的主要細分產品包括平板顯示電源、變頻家電功率轉換器、智能衛浴整機及部件等;工業自動化主要細分產品包括伺服、變頻驅動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數字化焊機、工業微波設備等;新能源汽車及軌道交通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器、DCDC模塊、車載充電機、電力電子集成模塊(PEU)、充電樁模塊、軌道交通車輛空調控制器等。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顯示、變頻家電、智能衛浴、醫療、通信、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采油設備等消費和工業的眾多行業,并不斷向新領域滲透和拓展。
(3)匯川技術 [300124.SZ]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工業自動化和新能源相關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
① 服務于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包括各種變頻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工業視覺系統、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及電氣解決方案;
② 服務于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總成核心部件,包括各種電機控制器、輔助動力系統等;
③ 服務于軌道交通領域牽引與控制系統,包括牽引變流器、輔助變流器、高壓箱、牽引電機和TCMS等;
④ 服務于設備后服務市場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包括智能硬件、信息化管理平臺等。
3.5 美股重要競爭者
圖 GICS行業為工業機械和電氣設備的公司(市值前20名)【美股】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同花順iFinD
(1)Velodyne Lidar [VLDR.O]

Velodyne Lidar, Inc.于2018年6月26日在特拉華州注冊成立。是激光雷達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可為自治系統提供實時3D視覺,從而允許機器看到周圍環境,從而實現自主革命。其基于激光雷達的智能視覺解決方案在汽車行業廣為人知,但也部署在許多非汽車應用中,例如最后一英里交付,自動駕駛機器人,無人飛行器(UAV),先進的安全系統和智慧城市計劃。
(2)Geospace技術 [GEOS.O]

Geospa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于2015年4月16日重新注冊為德克薩斯州公司。該公司最初于1994年9月27日在特拉華州注冊成立。公司主要設計制造地震儀器設備。這些地震產品銷往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用于定位、描述和監測生烴儲層。該公司還將其地震產品銷售給其他行業,用于振動監測、邊界和周邊安全以及各種巖土工程應用。公司設計和制造其他非地震性質的產品,包括水表產品、成像設備、海上電纜,并提供合同制造服務。
(3)卡特彼勒[CAT.N]

卡特彼勒有限公司最初是1925年在加州成立的Caterpillar Tractor Co.,于1986年在特拉華州更名卡特彼勒有限公司。該公司2019年的銷售額和收入為538億美元,是建筑和采礦設備,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工業用燃氣輪機和柴電機車的全球領先制造商。該公司主要通過建筑,工業,資源工業和能源與運輸這三個主要部門開展業務,并通過其金融產品部門提供融資和相關服務。該公司還是美國領先的出口商 通過獨立經銷商的全球網絡和某些產品的直接銷售,公司與世界各地的客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第四章 未來展望
4.1 技術研發
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薄弱,新型傳感、先進控制等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上,多數仍跟國外先進企業的技術發展,技術上仍存一定的差距。
未來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我國對于國產智能測控裝備的需求也將升級。需鼓勵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自主研發,同時注重將研發結果轉化為生產實際。
4.2 發展龍頭企業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智能測控設備制造行業呈現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的劣勢。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在我國起步晚,國內優勢企業數量少,產業組織結構小,競爭力弱,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僅少數企業發展到一定的實力。
合理數量和體量的龍頭企業有利于整體產業的布局,龍頭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往往有更加強大的技術儲備和資金支持,既可以成為整個行業的先鋒,又對其他企業發揮示范效應、形成差異化競爭。
4.3 產業集群化
我國的智能測控裝備制造行業起步晚,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集群化程度弱。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礎薄弱,行業內的配套企業整體實力較弱。一些優勢企業在系統的整體技術與集成能力上有所突破,但一些核心部件的制造仍缺乏國內企業的配套支持,仍受制于國外企業。

END
原文標題 : 2021年智能測控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