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丨大象要跳舞,中芯國際沖刺“A+H”
前言:
中芯國際打響了科創板紅籌回歸第一槍。中芯國際產業鏈”在中芯國際擬登陸科創板之際,有望開啟加速成長。
政策利好紅籌回A
中芯國際此次的回A計劃雖然看似有些突然,但回溯到五一假期之前便可以發現,公司的這一決定其實也有跡可循。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以下簡稱《紅籌公告》),調整了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增加了更多紅籌企業回A的可能性。
根據《紅籌公告》,已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若要申請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其市值須滿足兩類標準之一:
一是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二是市值在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公告》雖然短小精悍,但是內容重磅。降低市值門檻、給VIE結構境內上市提供政策支持等內容,對于中芯國際這類境外上市的紅籌回歸肯定是利好。

雖然中芯國際趕不上成為首家以紅籌模式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第一家企業為華潤微電子),但是很可能成為首家以紅籌模式實現“A+H”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中芯國際此時回歸A股,或與近期證監會下調了上市紅籌企業回歸A股門檻有關。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調整了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增加了更多紅籌企業回A的可能性。
消息發布后,資本市場率先反應。5月6日,中芯國際港股開盤大漲超5%以上,盤中一度漲超12%以上,市值猛升94億港元。A股芯片概念股漲聲一片,其中科創板安集科技漲停,相關概念股也掀起一波漲停潮。

科創板IPO后研發方向已明確
2020年5月7日,上海證監局官網信息顯示,中芯國際已于5月6日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保薦及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中金公司。此前5月5日,中芯國際曾發布公告稱,中芯國際擬申請科創板IPO,擬發行16.86億股。
中芯國際方面表示,赴科創板上市將使本公司能通過股本融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并于維持其國際發展戰略的同時改善其資本結構。
從市值看,截至5月7日收盤,中芯國際的總市值約873億港元,遠超200億元的門檻。中芯國際的科創屬性也契合了政策修改后的要求。
公告同時顯示,扣除發行費用后,此次募資金額其中約40%用于投資12英寸芯片SN1項目;約20%用作公司現金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40%用作為補充流動資金。

中芯國際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芯國際營收31.16億美元,毛利率為20.6%,凈利潤為2.35億美元。其中,晶圓銷售收入約為28.97億美元。
在股東方面,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中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為大唐電信,第二大股東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在未來收益增長上,中芯國際發現新產品設計持續使用公司特色工藝及先進技術制程,尤其針對0.18微米、0.11/0.13微米、55/65納米、40/45納米、28納米及14納米FinFET制程技術的需求。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