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股評|英偉達在華市場份額歸零,AI芯片商機卻達500億美元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車市。
10月17日,A股低開低走,午后加速跳水。
截至收盤,滬指失守3900點,創業板指跌逾3%;日成交額不足2萬億元;4783只個股飄綠,電子等科技股領跌。事實上,近期A股震蕩下探過程中,科技股領跌、傳統板塊護盤,近5日電子板塊跌幅已超7%。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消費電子、半導體等都面臨估值壓力。但長期來看,算力基建以及國產替代等科技板塊仍然是主線。
反觀最近美股市場的強勢反彈給投資者上了一堂“人氣回暖”的速成課,而芯片制造板塊的爆發讓人感覺像是年終獎發放的日子。

投行Wedbush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其亞洲調研結果顯示市場對“人工智能(AI)革命”持極度樂觀態度,其中英偉達的芯片需求正加速增長,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至2026年。
“簡而言之,我們看到英偉達芯片需求明顯加速。我們估計,企業對英偉達下一代GPU的需求與供應比例已接近10:1——這一驚人的數字表明,這場AI革命仍處于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
分析師們認為,這一需求趨勢對臺積電、AMD以及英特爾等核心芯片廠商極為有利。隨著AI資本支出超級周期的持續推進,這些關鍵芯片供應商將迎來持續增長,而英偉達仍是核心受益者。
分析師表示:“我們將此視為又一個看多美股科技股的信號。隨著三季度財報季臨近,我們預計科技企業業績將與市場對AI的熱情相匹配甚至超越,從而推動科技股在年底前進一步上漲。在我們看來,這輪科技牛市至少還將延續至2026年。”

盡管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然明顯,但顯然這并未減緩對這些推動AI革命的黃金級英偉達芯片的根本需求。分析師認為科技股有望在年底前表現強勁,隨著AI革命的下一階段展開、以及即將到來的科技財報季進一步吸引投資者入場,今年剩余時間可能會再上漲1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在美國城堡證券舉辦的一場訪談活動上,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由于美國出口管制,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95%降到0%。
“目前英偉達100%離開了中國市場。”
黃仁勛認為,由于(美國)實施的政策導致美國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美聯社日前報道稱,若不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出口禁令,英偉達該季度的業績本可更好。

據今年8月,英偉達發布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英偉達營收467.43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27.69億美元,相比2024財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收入36.67億美元,縮水近9億美元。
美國出口管制還導致英偉達中國大陸地區收入占比已連續三年下滑。
今年4月9日,中美關稅戰期間,美國政府曾通知英偉達,向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出口H20芯片必須獲得出口許可。這意味著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芯片受到限制(報道詳見《美國政府限制英偉達對華銷售H20芯片》)。
今年7月15日,英偉達官網一度發布消息稱,英偉達正在向美國政府提交重新對中國銷售H20芯片的申請。美國政府已經向英偉達保證將發放許可證。英偉達希望盡快開始發貨(報道詳見《英偉達宣布恢復對中國銷售H20芯片》)。

然而,直到目前通過合規途徑的H20芯片也未能進入中國市場。
今年8月,在公司第二財季的財報電話會上,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表示,公司本財季未向中國市場銷售任何H20芯片,如果地緣政治環境允許,英偉達本財季的H20芯片出貨收入可能在20億至50億美元之間。
據消息人士了解到,保守計算,2024年中國市場英偉達H20系列芯片出貨量約為60萬-80萬枚。某主流國產AI芯片出貨量約為30萬-40萬枚。也就是說,英偉達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遠超60%。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Omdia 2024年末報告則顯示,2024年英偉達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國市場的H20)系列芯片全球最大買家分別是微軟(48.5萬枚)、字節跳動(23萬枚)、騰訊(23萬枚)、Meta(22.4萬枚)、亞馬遜(19.6萬枚)、xAI(19.6萬枚)、谷歌(16.9萬枚)。
黃仁勛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中國市場會有500億美元的商機,如果公司有強競爭力的產品可以滿足市場,預計接下來有50%的年增長。
他強調,美國當然希望贏得AI競賽,(美國)決策者都想做正確的事,希望美國獲勝。然而,傷害中國的事情,往往也可能傷害美國,甚至更嚴重。
總的來說,當前A股科技板塊的調整,本質是估值消化與市場情緒波動的共振,而美股的強勢則印證了全球AI產業鏈的長期景氣度。盡管地緣政治與出口管制對英偉達等企業構成短期沖擊,但AI算力需求爆發、國產替代加速的趨勢并未改變。

黃仁勛的“500億美元商機”言論揭示了核心矛盾——技術封鎖可能延緩短期增長,卻無法逆轉中國市場的內生需求。未來,國產芯片廠商的突圍能力、算力基建的落地進度,以及中美技術博弈的邊際變化,將成為左右科技股分化的關鍵變量。
對投資者而言,需警惕短期估值壓力,但更應關注兩大方向:一是美股AI產業鏈的業績兌現(如英偉達、臺積電等核心供應商),二是A股中具備技術突破潛力的國產替代標的(如半導體設備、算力基礎設施)。
正如Wedbush所言,AI革命仍處早期,科技股的超級周期或將在波動中持續演進。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END-
原文標題 : 一周股評|英偉達在華市場份額歸零,AI芯片商機卻達500億美元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