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臺積電, 才是AI時代最強王者?
臺積電(TSMC)于北京時間2025年10月16日下午的美股盤前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截止2025年9月),要點如下:
1、收入端:臺積電本季度收入331億美元,環比增長10.1%,主要是iPhone等電子產品開啟備貨和AI芯片需求增長的帶動。
公司本季度收入超出了指引區間上限(318-330億美元),一部分是受美元貶值的影響。若按新臺幣口徑,公司本季度收入環增6%左右,依然落在公司指引區間內。
從量價關系看(等效12寸片):①臺積電的晶圓出貨量4085千片,環比增長9.9%;②臺積電的晶圓單晶圓收入(等效12寸片)8102美元/片,環比增長0.2%。
2、毛利率:公司本季度毛利率59.5%,遠遠好于公司指引區間(55.5-57.5%)。將毛利拆分來看,本季度公司產品均價環比基本持平,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單位固定成本(攤銷折舊)的減少,其中出貨量提升攤薄了單片的成本。公司將長期毛利率目標依然定在53%以上,是相當保守的。
3、具體業務進展情況:制程、下游應用和地區
a.分制程看:臺積電本季度7nm以下先進制程的占比維持在74%。受AI需求的推動,公司當前3nm和5nm產能已經滿載,兩項收入占比分別為23%和37%。隨著公司之后的2nm量產,AI芯片將從5nm往3nm轉移,公司收入結構將進一步向先進制程傾斜。
b.下游應用端:公司本季度收入環增的主要來自于機業務,其中iPhone新機備貨是主推力。受英偉達、博通等AI芯片需求的帶動,高性能計算依然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本季度達到189億美元,收入占比57%。
c.分地區收入:北美地區還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涵蓋了英偉達、蘋果、AMD等大客戶,本季度收入占比76%。本季度中國大陸地區收入為26億美元左右,收入占比8%,依然是公司第三大收入來源。
4、資本開支:臺積電本季度資本開支97億美元,基本符合預期。此外,公司將全年資本開支目標區間上調至400-420億美元(原本是380-420億美元)。
公司前三季度資本開支合計294億美元,推測四季度的資本開支將在106-126億美元。臺積電將全年資本開支區間上移,進一步表明了公司對自身經營面的信心。
5、臺積電業績指引:2025年第四季度預期收入322-334億美元(買方預期326億美元)和毛利率59-61%(市場預期57.3%)。在下季度,公司仍將受益于iPhone新機和AI芯片需求的推動。

海豚君整體觀點:火熱的AI Capex之下,“定海神針”依然牛氣
臺積電本次財報還是不錯的,收入和毛利率都達到了買方預期(已上修),尤其是毛利率更是明顯回升至59.5%的相對高位。
與本季度數據相比,市場更關注于公司的資本開支情況和未來經營面的指引:
①資本開支:臺積電本季度資本開支97億美元,符合預期。公司對全年資本開支目標上調至400-420億美元(原來是380-420億美元),可以推測出四季度的資本開支將達到106-126億美元,有望達到公司單季度的歷史新高。
對于2026年的資本開支情況,公司并未給出具體規劃,而市場對公司資本投入的預期已經提升至480億美元,依然看好公司的成長性和投入水平。
②公司指引:臺積電對下季度的指引也是不錯的。公司預計下季度收入為322-334億美元,符合市場期待。下季度公司2nm將開啟量產,而公司對下季度毛利率的預期依然達到60%附近,這也充分體現了公司對自身盈利能力的信心。
從資本開支和公司的指引來看,臺積電對自身的經營面仍是相對樂觀的狀態。而隨著AI Capex需求的增長和制程工藝的迭代,都將為公司的持續增長帶來保障。
結合公司財報及行業近況來看,臺積電核心邏輯依然穩固:
a)臺積電具備不可或缺的地位:AI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一環。不論是英偉達、博通還是AMD,AI芯片的制造端都集中在臺積電。即使存在GPU和ASIC之爭,但終究都繞不開臺積電。
隨著近期云服務大廠加大資本投入以及Open AI的“大采購”,都能帶動對AI芯片的需求。只要英偉達、博通等廠商賺錢,臺積電的業績增長也能得到保障的。


b)制程工藝迭代升級:目前公司2nm進展順利,預計2026年蘋果、高通等手機芯片將采用2nm制程工藝,而AI芯片(博通、AMD、英偉達等廠商)也將在2025年下半年開始從4nm平臺逐步遷移至3nm工藝。
隨著制程工藝的迭代升級,2nm/3nm將成為公司先進制程的主要平臺,這能直接帶動公司晶圓產品均價的再一次提升。

c)技術優勢明顯領先:雖然英特爾近期得到美國政府、英偉達等多方助力,但主要涉及資金層面和CPU領域的合作,目前并涉及產品代工。
雖然近期英特爾的18A工藝已經開啟量產,但與臺積電仍有明顯差距,晶體管密度上也大致相當于臺積電2年前的3nm(前一代)的水平。
至于晶圓制造工藝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晶體管密度和良率兩方面。這就好比,三星很早就發布了3nm工藝,但由于良率難以提升,高通等外部客戶都陸續轉單至了臺積電。即使是三星自己的旗艦機型,也搭載了臺積電制造的高通處理器。
從技術能力和路線圖看,臺積電整體上仍明顯領先于英特爾和三星,這進一步強化了公司在當前AI半導體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綜合(a+b+c)來看,臺積電的核心邏輯依然穩固。臺積電憑借技術能力的絕對領先,在AI半導體產業鏈中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在大型云廠商和Open AI大幅提升資本開支的情況下,臺積電將直接受益于本輪AI Capex的“擴張紅利”。
結合臺積電的當前市值(1.58萬億美元),對應公司2026年凈利潤約為24倍PE左右(假定營收+23%,毛利率59.8%,稅率16.4%)。從公司歷史估值區間(20xPE-30xPE)來看,公司當前的估值水位大致位于區間中樞位置。
整體來看,臺積電本季度資本開支和指引都給出了不錯的表現,體現了公司對經營面的信心。而這主要來自于公司的領先優勢和產業鏈地位,臺積電目前是AI 芯片產業鏈中“難以替代”的一環。
在當前AI Capex大幅提升的情況下,云服務商&Open AI都想拿到更多的AI 芯片,而英偉達、博通和AMD等各家又都得找臺積電來造“高端芯片”。
從產業鏈的傳導角度看,臺積電是本輪AI Capex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因而海豚君在模擬倉中也一直給予了最高的權重。在臺積電技術能力保持領先的情況下,大幅提升的AI Capex將助力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同時推動公司估值走向相對樂觀的位置。
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收入端:再創新高
臺積電在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31億美元,超出公司此前指引區間(318-330億美元)。本季度收入環比增長10%,主要受手機業務和AI芯片增長帶動,以及匯率變化的影響。若從新臺幣口徑看,公司本季度收入環比增長6%,符合指引區間。

臺積電的季度收入,由于每月經營指標的公布,市場預期已經充分。而本季度臺積電收入中,價格和出貨量分別如何變化的呢?
海豚君從量和價的維度,來觀察臺積電本季度收入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1)量的維度:2025Q3臺積電的晶圓出貨量4085千片,環比增長9.9%,主要受益于iPhone新機備貨和GB系列量產的帶動。臺積電本季度的資本開支97億美元,符合預期。臺積電還將全年資本開支區間上調到400-420億美元,這也表明公司對自身經營面的信心。
2)價的維度:2025Q3臺積電的晶圓單晶圓收入(等效12寸片)8102美元/片,環比增長0.2%。臺積電的2nm工藝將在年末開始量產,隨后AI芯片從5nm轉向3nm,公司整體的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向先進制程傾斜,產品均價有望進一步提升。

二、毛利及毛利率:重回60%附近
臺積電在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毛利19.7億美元,環比增長11.6%。其中毛利率59.5%,環比提升0.9pct,公司本季度主要是在規模效應影響下,攤薄了部分單位成本。

市場對臺積電最為關心的兩項數據便是,收入和毛利率。由于每月經營數據的公布,季度收入基本已被市場預期。而毛利率則是本次季報中,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海豚君將對分析本季度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驅動力:
“毛利=單晶圓收入-固定成本-可變成本”
1)單片晶圓收入(等效12寸):本季度臺積電單晶圓收入約8102美元/片,環比提升14美元/片。本季度產品均價小幅上升,主要受12寸晶圓占比提升的帶動;
2)固定成本(折舊攤銷):本季度臺積電平均固定成本約1332美元/片,環比減少297美元/片。由于本季度的出貨量環比提升9.9%,直接稀釋了公司產品的單位固定成本;
3)可變成本(其他制造費用):本季度臺積電平均可變成本約1953美元/片,環比增加235美元/片,主要是12寸晶圓占比提升以及先進制程的增長帶動了制造費用等方面的增加。
綜合以上拆分,本季度臺積電單片毛利4817美元/片,環比增加76美元。公司產品均價略有上升,單位固定成本的減少比單位可變成本的增加量更多,導致公司產品單位成本的下降,是毛利率環比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晶圓結構端:3/5nm滿載,2nm即將量產
3.1晶圓收入占比(按應用類型)
高性能計算業務(HPC)已經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本季度收入占比57%。在英偉達GB系列等AI芯片的帶動下,公司本季度HPC收入增長至189億美元左右,環增4.6%。
本季度手機業務給公司貢獻了最多的環比增量。本季度手機業務收入99億美元,環比增長22%,主要得益于iPhone新機備貨的帶動,在收入中占比回到30%。此外,受下半年電子產品旺季的影響,IoT、消費電子等領域也有所回升。

3.2晶圓收入占比(按制程節點)
本季度7nm以下的收入占比維持在74%,先進制程領域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具體來看,本季度公司3nm收入占比為23%,5nm的收入占比維持在37%。當前公司的3nm和5nm產能都已經滿產,公司2nm工藝也將在年末開始量產。
隨著公司將3nm的手機芯片等產品陸續轉移至2nm平臺,當前的AI芯片也將從5nm遷移至3nm。隨著公司制程結構進一步向更先進節點遷移,一方面能帶動公司產品均價繼續上行,另一方面也能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優勢。

3.3晶圓收入占比(按地區)
從各地區收入來看,北美地區仍是臺積電最大的收入來源,收入占比為76%。這是由于北美地區有蘋果、英偉達、AMD、高通等大客戶,使得臺積電和美國之間有很強的商業綁定關系。
除北美以外,中國大陸地區和亞太地區是其余的兩大收入來源,本季度占比分別為8%和9%。本季度中國大陸地區的收入達到了26億美元左右,依然是公司的第三大收入來源,本季度中國大陸地區的客戶情況還是相對平穩的。

<本篇完>
- END -
// 轉載開白
本文為海豚投研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獲得授權。
// 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海豚投研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投研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投研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投研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投研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投研製作,版權僅為海豚投研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投研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投研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原文標題 : “霸氣”臺積電,才是AI時代最強王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