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剛特斯拉,但Rivian需要摸著馬斯克過河
造車新勢力在哪里都過得不太平。
相比與國內新能源汽車競爭的地獄難度,美國市場從各種方面來說都只能算得上新手村。但就是在這樣的新手村里,依舊有屠龍勇士的存在。一家號稱特斯拉殺手的造車新勢力Rivian,從開始造車時就盯著特斯拉,被公認為美國市場最具潛力的新能源公司之一。
屠龍之旅所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2020年7月,特斯拉向加州法院提起訴訟,指控Rivian通過不正當手段招募員工,并涉嫌竊取商業機密。這場官司一打就是四年,遲遲沒有進展。
直到最近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馬斯克被提名為政府官員后,這項訴訟也迎來了新的變化,特斯拉方面提交了一份和解協議,與Rivian達成了有條件的和解,將在協議執行后撤訴。
可以說輔佐“懂王”上位之后的馬斯克處理問題變得更加高效,在短時間內就將拖延了四年的訴訟案推向終結。
Rivian的實力
除開新能源汽車不談,僅從商業成就上來說,Rivian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可謂一個傳奇,2021年Rivian首次IPO就創下了美國歷史上第七大IPO,估值超過700億美元。
同時Rivian背后的資本同樣實力雄厚,亞馬遜、福特汽車等公司都是Rivian的投資人,美國財團的投資,讓Rivian的前景看起來十分光明。至于產品,Rivian推出第一款量產車型R1T正是美國市場最受歡迎的電動皮卡,比特斯拉的Cybertruck更早。
憑借著先發優勢,Rivian成功的在美國市場被塑造成為一家有著創新實力的新能源公司,被眾多投資方視為能夠取代特斯拉的存在。
Rivian迅速地將產品轉向乘用車領域,推出了R1S的7座電動SUV,期望通過差異化的競爭來實現超越特斯拉的存在。

在兩款產品驗證了技術后,Rivian終于鼓足勇氣選擇直面特斯拉,2024年3月Rivian發布新車R2,一款與特斯拉Model Y定位幾乎相同的純電SUV車型,同時在動力性能和續航上都超越Model Y的存在。
這一股沖勁,讓Rivian再度遇到伯樂,今年6月大眾集團宣布將向Rivian投資50億美元,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而后11月大眾集團再次增加投資,將金額提升到了58億美元。
在各方資金的助力下,Rivian的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2022年Rivian交付了20,332輛新車,到了2023年Rivian的交付量實現了翻倍,共交付50,122輛新車,而這些交付的訂單中多數是在2021年收到的預定訂單。
可以看出,即使是交付周期漫長,在美國新能源市場上,Rivian依然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同時也可以看出Rivian并不缺少訂單,除了面向個人用戶的訂單外,Rivian還收獲了來自投資方之一亞馬遜的大額訂單。

亞馬遜CEO貝索斯十分看好Rivian的發展,不止帶頭投資,更宣布向Rivian采購10萬輛電動貨車,目前這項訂單已經交付超過10000輛,幫助亞馬遜在美國組建大型的新能源車隊,這要比特斯拉的電動卡車進展更快。
憑借著與特斯拉的錯位競爭,Rivian迅速地在美國市場成長起來,搶占了包括電動皮卡、7座大SUV和電動貨車等多個細分市場,成為在美國本土上特斯拉不得不重視的一名對手。
由此才有了開頭2020年的商業糾紛,人員流動在車企間并不少見,甚至有不少新勢力的創始人都是從汽車公司跳槽出來單干的,面對眾多的新勢力公司,特斯拉獨獨盯上了Rivian這家新勢力公司,也說明在商業競爭上雙方確實已經產生了交集,并且Rivian的存在已經影響到特斯拉的銷售了。
但是,面對特斯拉的訴訟,Rivian方面也是積極應戰,否認了全部的指控,但是司法部門依然選擇了受理,本來這則訴訟計劃于2025年3月開庭審理的,特斯拉在開庭前提出和解,同樣讓人難以琢磨。
產能與盈利
和特斯拉的訴訟相比,遲遲難以提高的產能讓Rivian更加犯難,前文提到,Rivian早在2023年交付了約5萬輛新車,根據其第三季度財報公布,Rivian在今年的交付量將依然維持在5萬輛左右,甚至可能出現下滑。
今年7月份,Rivian與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打起官司,雙方就一份電機供應合同產生了爭議,最后就此事鬧上了法庭。
在訴訟中,Rivian指責博世在電機供應合同中存在“魯莽的失誤”,并指責博世影響了Rivian的產量,導致2022年比計劃少生產了3萬輛汽車。

可以說,Rivian方面將之前產能的問題全部都推到了博世頭上,認為是外部采購電機導致的產能受影響,沒能在之前交付更多的新車,根據這份采購合同,博世需要在2024年向Rivian交付20萬臺電機,正是因為博世方面的問題導致其今年產能下降。
對此,博世方面也作出回應,認為是Rivian想要通過自研電機來降低成本,以拯救其長期虧損的經營狀況,所以單方面撕毀合同。
這一點也確實沒有問題,根據Rivian的財報顯示,從2021年上市以來,經營一直處于長期虧損的狀態,長久以來一直是靠外界不斷融資才支撐到現在,根據估算靠著最近一筆大眾集團的投資,Rivian的經營狀況能維持到2026年。
這樣長期虧損的經營狀況,顯然已經讓投資者感到前途莫測,這一點也反映到了Rivian的股價上,2021年Rivian上市時股價曾一度高達100美元,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而如今Rivian的股價僅有發行價的七分之一,在10美元左右徘徊。

可以說,正是一次次虧損的財報將Rivian的股價一步步打下來,根據Rivian最新的財報顯示,Rivian營收為8.74億美元,同比下降53%;毛虧損為3.92億美元;運營虧損為13.39億美元;凈虧損為13.26億美元。
虧損的背后是Rivian長期虧損的單車毛利率,按說像Rivian單車售價在7萬美元的定價,應該能夠維持一個不錯的毛利率,但現實卻是,Rivian的毛利率長期維持在-40%左右,賣車虧錢,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與國內的新勢力虧錢不同,Rivian是真的賣車虧錢,根據第三方測算,Rivian單車的生產成本約為12.7萬美元,而平均售價僅為8.6萬美元,每賣出一臺車就要虧損4萬美元,也難怪Rivian要降低產量。
雖然Rivian一直強調在一些列改革措施下有希望實現四季度盈利轉正,但僅靠目前的生產狀況,再給Rivian一年的時間也恐怕難以盈利。

從國內的新勢力發展來看,能夠維持盈利的車企都少之又少,這還是在單車毛利在10%以上的狀況下,Rivian在美國市場的供應鏈環境下,即使是自研也很難將單車成本降低太多。
至于漲價,就更難了,Rivian電動皮卡的售價本就要比特斯拉高一倍,如果再漲價,就是將消費者推向特斯拉一邊。
賣新能源虧損,長期以來都是困擾著新勢力的問題,前期投入巨大,又無法形成規模優勢來降低生產成本,就導致其長期處于虧損之中。
從國內的新勢力來看,少數盈利的幾家車企都是在銷量快速增長之后才擺脫經營虧損,至于Rivian,在年交付5萬輛的狀況下,想要實現盈利幾乎是天方夜譚。
想要摸著特斯拉過河也需要自身實力夠強,更重要的是需要開拓更多元的市場,從特斯拉的經驗來看,也是在進入中國市場后銷量迅速增長才實現的盈利,Rivian僅僅偏安在美國市場,怕是很難實現超越特斯拉的野心。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標題 : 硬剛特斯拉,但Rivian需要摸著馬斯克過河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