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AI檢測公司Viz.ai完成融資,由KPCB和谷歌旗下基金共同投資
動脈網獲悉,根據Mobihealthnews的消息,人工智能創業公司Viz.ai于美國時間7月18日完成2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KPCB,另一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Alphabet的風險投資部門GV(前身為Google Ventures)。
注:2015年,谷歌改組為Alphabet,AI成為幾乎每個部門戰略的核心。
Viz.ai的歷年融資情況(數據來源:Crunchbase)
在此之前,Viz.ai已籌集了大約1000萬美元的資金,加上本輪融資共籌集3100萬美元。企業計劃將籌集到的新資金應用于擴展新市場,并將利用AI診斷疾病的技術的疾病范圍。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中風是美國第五大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嚴重殘疾的主要原因。美國約有795,000人每年中風,每40秒就會發生一次中風。每年有140,000人因腦卒中而死亡,而那些在中風后幸存的人通常會因發病而長期患有殘疾,變成失能或班失能的狀態。
無法有效治療腦卒中的根本問題之一是其病征難以診斷,在出現征兆前無法預測,部分患者前期可能會出現頭昏、一時性肢體麻木、無力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癥狀。
腦卒中發病往往起病比較急,大多在休息或睡眠中發病。患者會出現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臨床癥狀。若中風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殘疾或死亡的機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大增加。
利用AI檢測腦卒中,已通過FDA認證
Viz.ai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該企業致力于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自動分析CT神經圖像,以檢測與腦卒中相關的指標,提供臨床決策支持。Viz.ai的標志性產品是Viz LVO和Viz CTP平臺,兩者均經過FDA批準并在美國上市。
Viz LVO平臺(圖片來源:Viz.ai官網)
Viz LVO使用人工智能自動檢測可疑腦卒中患者大血管閉塞( 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疑似LVO的通知被發送給神經病學家和介入醫生,他們可以在移動設備上查看患者的CTA圖像。從圖片到通知的中間時間不到6分鐘。腦卒中專家可以通過與現有的急救呼叫功能,啟動患者轉移到介入中心。
Viz CTP平臺(圖片來源:Viz.ai官網)
另一平臺Viz CTP使用先進的處理技術自動分析CT灌注神經影像,并生成參數灌注彩色圖。根據最近AHA / ASA指南將機械血栓切除術的治療窗口從6小時擴展到24小時的變化,為腦卒中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合適治療的周期。
對于該治療窗口內的選定患者,建議進行灌注成像以識別和選擇適合進行機械性血栓切除術的患者。
且該軟件兼容現有的CT技術。沒有新的或額外的硬件。處理后的輸出會自動推送到標準PACS和其他DICOM兼容設備進行查看
使用深度學習算法,Viz.ai的軟件分析CT掃描以發現中風指標并自動向腦卒中專家發出警報。診斷時間可以縮短至幾秒,為腦卒中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的進步使得快速準確地分析醫學成像成為可能。ALADIN多中心試驗證明了Viz LVO在875 CTA圖像上回顧性的準確,一致和快速檢測可疑腦卒中患者大血管閉塞(LVO)的能力。Viz LVO檢測的左心室流量,從ICA-T延伸至MCA-M1,靈敏度為90%,特異性為86%。因此,Viz LVO被認為是目前在美國可用的最準確的LVO檢測算法。
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節約時間就是節約生命
在診斷過程中使用Viz LVO平臺,腦卒中專家的及時介入有可能延長IV tPA和機械性血栓切除術的治療時間,同時確保只轉移適當的患者。
Viz.ai聯合創始人Chris Mansi博士認為:“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每一分鐘都很重要。我們的目標是從根本上改變醫療保健,使其具有前瞻性而非反應性。通過整合Viz,我們相信醫療保健系統可以增加拯救生命治療的機會,并縮短其轉診網絡的治療時間。“
Viz.ai 在2月份獲得了新的510(k)許可,針對的是Viz.aiContact應用程序。“中風會對患者造成嚴重且不可逆轉的傷害。該軟件設備可以通過更早地通知專家從而減少治療時間而使患者受益。更快的治療可能會減輕中風的程度或進展,“FDA設備和放射健康中心的體外診斷和放射健康辦公室放射健康代理副主任Robert Ochs博士說。
Viz.AI Contact應用程序是一種計算機輔助分類軟件,它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來分析與中風相關的指標的圖像。人工智能算法是一種臨床決策支持軟件,可以幫助提供者為患者的疾病或病癥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FDA 目前正在為這些產品制定監管框架,鼓勵開發人員創建,調整和擴展其軟件的功能,以幫助提供者診斷和治療疾病和病癥。
Viz.AI Contact應用程序旨在分析大腦的CT圖像,并在確定可疑的大血管阻塞時向神經血管專家發送文本通知。該算法將在第一線提供者對圖像進行標準審查的同時自動通知專家,可能比通常的護理標準更早地讓專家參與,其中患者等待放射科醫師檢查CT圖像并通知神經血管專科醫生。通知可以發送到移動設備,例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但專家仍需要查看臨床工作站上的圖像。
Viz.AI Contact應用程序主要供神經血管專家使用,該應用僅限于成像數據的分析,不應用于替代完整的患者評估或僅依賴于做出或確認診斷。
在投資機構方面,GV在生命科學方面有著悠久的投資歷史,最近投資了醫學研究機器學習初創公司Owkin,臨床試驗技術公司 Science 37和下一代疫苗開發創業公司SpyBiotech。谷歌去年宣布了一項名為Gradient Ventures的新的人工智能風險投資基金,該基金今年首次進行醫學科學投資,參與了BenchSci 的800萬美元融資,以加速生物醫學研究的發現。
此外,KPCB已經投資了許多人工智能和醫療保健的創業公司,對于Viz.ai這一項目,KPCB作為其領投方也順理成章。KPCB合伙人Mamoon Hamid認為:“許多新的醫療技術解決方案很難對醫院產生吸引力,因為這些產品常常與現有的診療程序不符合,需要改變醫生的診療程序和工作流程。相比之下,醫生及其團隊正在推動使用Viz.ai平臺,因為該軟件不會打破醫療機構的原有結構,并且可以很好地嵌入醫院已有的PACS系統中。”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