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昊中天持續虧損毛利率驟降:銷售費用曾一年近2億
《港灣商業觀察》樂沛淇
日前,北京華昊中天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昊中天)遞表港交所,聯席保薦人為建銀國際、中信建投國際。
此次并非華昊中天首次遞表,華昊中天曾于2022年6月申報科創板上市,回復了兩輪問詢函后,于2023年5月撤回申請。
從A股輾轉至港股的華昊中天此番能否成功如愿?
01
業績承壓毛利率驟降,現金流持續為負
華昊中天是一家合成生物學技術驅動的生物醫藥公司,致力于開發腫瘤創新藥。華昊中天開發了專注于微生物代謝產物新藥研發的三大核心技術平臺,包括組合生物合成平臺、微生物大規模發酵生產技術平臺及微生物藥物制劑開發平臺,并建立了多元的產品組合,包括一款已商業化產品及由19個項目組成的管線,其核心產品優替德隆注射液于2021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復發或轉移性晚期乳腺癌。
優替德隆作為新一代微管抑制劑,其分子靶點為β-微管蛋白,通過與β-微管蛋白亞單位結合,誘導和促進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微管解聚,從而阻斷細胞的有絲分裂,抑制腫瘤的生長。
根據此次遞交港交所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收入均來自優替德隆注射液的銷售,從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華昊中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0.33億元和0.57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60億元和1.30億元,毛利分別為0.24億元和0.39億元,毛利率分別72.8%和68.2%。2021年公司營收0.71億元,凈虧損-2.78億元,毛利率達94.24%,不到三年時間,可見公司營收、凈利潤、毛利率均持續承壓。
華昊中天表示,毛利增加,主要由于收入增加,主要歸因于核心產品正式納入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后銷量增加,而毛利率下降,主要歸因于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后對產品價格的影響,核心產品優替德隆注射液在2023年3月1日正式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價格下降超過60%,銷量分別為18483瓶和76756瓶。
而對于虧損問題,華昊中天在回復一輪審核問詢函中解釋說,生物醫藥研發行業系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對研發能力和資本實力等要求較高。公司成立以來,主要處于產品研發和商業化初期業務拓展階段。為滿足公司發展需求,持續推進核心技術的研發、新藥項目的研發工作以及已上市藥品的市場拓展,不斷追加研發及市場投入,因此在研發及商業化初期階段,產銷規模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符合行業特點。
業績虧損的同時,現金流凈額也處于承壓態勢。
報告期內,華昊中天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943.8萬元和-1.1億元。
華昊中天在招股書中表示,假設未來平均現金消耗率是至2023 年9 月30 日止九個月水 平的1.2 倍,估計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銀行存款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合計為人民幣5.96億元,將能夠維持公司財務生存能力約64個月。這也就是說,華昊中天有著強大的資金支撐。
根據天眼查顯示,2020年11月26日,華昊中天獲得Pre-IPO輪融資,投資機構為倚鋒資本、經緯創投、建銀國際等,融資金額為8.9億元人民幣。
02
研發費用保持穩定,銷售費用偏高曾一年近2億
作為生物醫藥類企業,眾所周知研發周期長,金額大,商業化變現需要時日,且不少企業大部分支出也用于研發。而值得關注的是,華昊中天研發費用雖然保持穩定態勢,但銷售費用卻曾一度高達近2億元。
而且,從公司此前披露情況來看,巨額銷售費用堆砌之下,卻收獲并不理想。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0.83億元和0.93億元,此前遞表科創板時的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33億元、0.37億元和0.93億元。
在此次赴港招股書中,公司也多處指出研發投入的重要性。華昊中天表示,公司正在積極開發優替德隆的口服劑型,即優替德隆膠囊,在現有的臨床前及臨床研究中提示了其具有顯著的療效、良好的安全性及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其亦具有更優的便利性及依從性。此外,其能夠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亦能夠促進與其他抗癌藥物聯合用藥而提供了新療法的機會。華昊中天認為,優替德隆膠囊可能會顯著提升市場占有額。
公司預期將于2025年在中國獲得優替德隆膠囊用于治療晚期乳腺癌的NDA批準,于2026年獲得優替德隆注射液用于治療晚期NSCLC治療及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 NDA批準。
著名財經評論員譚浩俊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藥品研發對于一家企業來說,確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新的藥沒有出來之前,一般都是投入多產出少,應該給予一定的時間等待,對于開創性、先行性強的藥品更是如此。
然而,實際的情況反倒是,華昊中天營銷方面的重視顯得頗高。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9791萬元和7318.7萬元,其中,營銷開支分別為2818.4萬元和2881.1萬元,占銷售及分銷開支的比例分別為28.8%和39.4%,員工成本分別為2791.2萬元和2523.1萬元,占比分別為28.5%和34.5%。
2019年度及2020年度公司產品未上市銷售,但是據此前的遞表科創板時的招股書披露,銷售費用在2019-2021年度分別為2179.36萬元、1610.33萬元和1.92億元,其中,職工薪酬分別為1276.79萬元、894.03萬元和2320.20萬元,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58.59%、55.52%和12.10%,市場推廣費分別為384.30萬元、3.45萬元和2781.02萬元,占比分別為17.63%、0.21%和14.50%。

據悉,扣除股份支付金額對于公司銷售費用的影響后,2021年度公司銷售費用率為81.73%,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當期銷售費用率平均值,主要原因系:1,公司產品優替德隆注射液于2021年3月才開始上市銷售并實現收入,而該期間內銷售費用系2021年度完整期間內費用;2,公司2021年度尚處于產品商業化階段初期,報告期內收入規模有限,且公司產品獲批上市初期開展大量市場拓展和學術推廣活動,2021年度銷售費用處于較高水平所致。
在2023年3月29日的回復科創板審核問詢函中,公司表示,除醫保降價補償對公司2022年度銷售收入產生影響外,公司2022年度銷售收入下降主要系由于公司商業化團隊調整且推廣服務商業績未達預期、用藥方式導致特定時期患者接受治療難度增大以及公司產品于2022年度未納入醫保目錄等因素,主要經銷商2022年上半年庫存去化進展未達預期,一定程度影響經銷商對于市場的預期并調整備貨水平,減少當期采購量。
03
股權分散穩定性引關注,曾被執行667萬
產品方面,招股書顯示,華昊中天的優替德隆注射液是目前唯一商業化的商品,公司也在積極開發后續藥品拓寬盈利空間。
除優替德隆注射液用于晚期乳腺癌已于2021年3月獲得NDA批準并開始商業銷售外,公司的所有候選藥物仍在開發中,尚未獲得商業化任何候選藥物的監管批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微管抑制劑市場將逐漸增長,預計2030年將達到人民幣202億元,自2022起復合年增長率為9.6%,根據同一來源,中國乳腺癌藥物市場預期于2026年及2030年將分別達至人民幣812 億元及人民幣1,144億元,2022年至2026年及2026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0.3%及9.0%。
華昊中天表示,公司的候選藥物可能于商業化后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及其省級相應目錄,這會令該等產品的需求大增,或是一個正向的趨勢。
除此之外,華昊中天的實控人穩定性或存風險。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規定,發行人股權較為分散但存在單一股東控制比例達到 30%的情形的,若無相反的證據,原則上應將該股東認定為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控股股東方面,華昊中天執行董事Tang Li(唐莉)直接持有華昊中天1.03%已發行股本,由TangLi(唐莉)控制的BaygenQTInc.、北京北進緣、珠海華欣、珠海華錦、珠海京蓉及珠海華蓉合計持有華昊中天28.44%已發行股本。
因此,Tang Li博士、Qiu Rongguo博士(即Tang Li(唐莉)博士的配偶)、Baygen QT Inc.、北京北進緣、珠海華欣、珠海華錦、珠海京蓉及珠海華蓉合計有權行使公司約29.47%投票權,并構成單一最大股東組別,而這個數值略低于30%。
此次遞交港交所的招股書顯示,華昊中天股東數有42位,BaygenQTInc位列第一大股東,持續比例11.57%。
在遞表科創板時,華昊中天大量員工離職的情況也引發關注。從審核問詢函回復來看,華昊中天離職的董事、高管達到了9名。

華昊中天表示,原董事崔傳義、余治華、萬江、徐淵平、朱晉橋均系股東委派董事,其辭任系股東安排所致;原獨立董事吳小兵因個人原因辭任;同時,發行人為滿足至少一名獨立董事 需具備會計專業背景的監管要求,經與原獨立董事李心愉友好溝通,其同意辭任獨立董事職務;原董事兼副總經理聶秀清及原財務負責人楊建廷均系個人職業發展原因離職;由于優替德隆注射液未如期上市等因素,發行人與原銷售負責人李建彬解除勞動關系;原銷售部運營總監徐明博因個人原因離職;因原銷售部東區銷售總監張峰與成都華昊中天存在勞動糾紛,經和解協商后解除勞動關系。

華昊中天在回復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中提到,離職員工中銷售部門員工達50%比例,基于銷售工作性質和行業慣例,銷售人員流動性通常較大。此外,公司2022年上半年銷售業績不及預期,且對銷售架構進行了調整,對員工薪酬產生了一定影響,導致部分銷售人員離職,具有合理性,IPO申報后合伙人員工離職的原因主要為銷售部門人員流動性較大,公司銷售業績及架構調整對員工薪酬產生影響,以及員工個人因素等,相關員工離職具有合理性,不會對公司經營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華昊中天曾存在股權糾紛和增資糾紛等。
華昊中天在回復首輪問詢函時表示,李建彬曾與發行人存在勞動糾紛和增資糾紛,張峰曾與成都華昊中天存在勞動糾紛、與珠海華欣存在股權激勵糾紛。就李建彬與發行人的勞動糾紛和增資糾紛,經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書》(浦勞人仲[2020]辦字第 6770 號)、 8-1-147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書》([2020]京 0115 民初 13380 號),相關方已履行裁決和判決的義務,前述糾紛已了結。就張峰與成都華昊中天的勞動糾紛,張峰與成都華昊中天于 2022 年4 月 26 日簽署《和解協議書》,后經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22 年 5月 5日作出《仲裁決定書》(寧勞人仲案字[2022]第 227 號),準予張峰撤回仲裁申請,該糾紛已了結;就張峰與珠海華欣的股權激勵糾紛,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已于2022年 5 月 19 日準許珠海華欣撤回訴訟,該糾紛已了結。
天眼查顯示,在與李建彬的增資糾紛中,華昊中天于2021年10月15日被執行667萬元,在與劉曉莉的股權糾紛中,于2023年2月18日共同簽署《和解協議》了結。(港灣財經出品)
原文標題 : 華昊中天持續虧損毛利率驟降:銷售費用曾一年近2億,還淪為被執行人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