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裁員與盈利難后,阿里健康將收購好大夫在線?好大夫稱商業機密暫不回應
事件雙方均否認融資,但好大夫的商業模式真的難以持續
近日,有媒體報道:“已經從多個渠道獲悉,阿里健康目前正與好大夫在線洽談收購事宜,雙方已經就一些關鍵問題的談判取得實質性突破。此前半年左右的時間,雙方已經有過接觸和談判,但中間有一段時間擱置,本次再度重啟的談判,雙方有望達成‘雙贏’的結果”。
此外,文中還指出,在更早之前,百度、京東健康等大廠都曾主動接觸過好大夫在線這個標的,但因收購價格、雙方業務融合、價值觀匹配等問題而作罷。
對此,阿里健康與好大夫在線均在4月2日上午否認了上述消息。對于是否有融資或被收購計劃,好大夫在線方面表示屬于商業機密,暫不回應。
作為2006年創立的第一批互聯網醫療企業,好大夫近年來的經營狀況算不上好,曾經多次被曝出裁員、縮減業務等傳聞。
早在2016年,好大夫就被媒體曝出裁員50%,王航當時辟謠稱,并非裁員,而是將團隊調整為線上醫院的結構,部門重組、人員有進有出。而在2022年底,好大夫又被傳組織架構調整和裁員,有接近好大夫在線的人士透露,“這次裁員比例可能達到80%。”
而多次裁員的背后,是難以盈利的好大夫。
從創立之初,好大夫便獲得多輪明星資本投資,于2008年、2011年、2015年、2017年獲得四輪融資,金額逐漸遞增。其中,2017年的D輪融資高達2億美元,由騰訊領投。但好大夫秉著“不做面向患者的廣告;不開設、不投資線下醫院;不從藥品銷售上賺取收入”著名的三不做原則,專心做問診平臺,其一度被稱作互聯網醫療的“良心”,但這也讓好大夫的商業化陷入瓶頸。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好大夫也嘗試了廣告、會員等商業模式,但截至目前,好大夫的會員制的效果和增長能力并未朝外界披露,不過,王航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國人對于為網上醫療服務付費的意愿仍然不強,即便這項服務的價值已經遠超其價格。
實際上,尚未找到明確商業模式的好大夫,“賣身”給互聯網醫療大廠其實并非一件壞事,因為互聯網醫療的未來,應該是朝著多元化、綜合性、全生態產業鏈模式的核心方向發展。將醫藥結合,醫養結合,以及把全生態的健康服務加在一起,從而帶動整體的變革,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原文標題 : 被傳裁員與盈利難后,阿里健康將收購好大夫在線?好大夫稱商業機密暫不回應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