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迅醫學近10億對賭協議今年到期,前五大客戶收入波動劇烈
《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日前,優迅醫學生物科技(以下簡稱:優迅醫學)遞表港交所,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優迅醫學國內運營主體為北京優迅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以平臺為基礎的基因科技公司,優迅醫學從事開發及銷售臨床分子檢測儀器、產品及服務業務,包括產前檢測、精準腫瘤學及病原檢測三大業務部分。
報告期內,優迅醫學營收出現波動的另一面,公司虧損持續,三年虧損超4億。且目前,公司背負近10億對賭協議,若公司未能在2024年末前實現IPO,公司將需要向相關投資者支付近10億元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本金以及利息。
01
三年虧損超4億
2021年-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優迅醫學實現營收分別為2.66億、5.71億、4.68億。
于往績記錄期間,優迅醫學所有收入均來自中國內地的臨床檢測服務、醫療器械銷售及科研服務。臨床檢測服務收入為公司提供的產前檢測、精準腫瘤學及病原檢測臨床檢測服務產生的收入。
營收細化來看,報告期各期,優迅醫學檢測服務的收入分別為2.45億、5.54億、2.86億,營收占比分別為92.1%、97.1%、61.0%。其中,臨床檢測服務收入分別為2.45億、5.54億、2.45億,營收占比分別為92.1%、97.0%、52.2%;基于NGS的科學研究收入分別為7.1萬、62萬、4110.9萬,營收占比分別為0、0.1%、8.8%。
此外,公司銷售醫療器械的收入分別為2097.8萬、1631.5萬、1.44億,營收占比分別為7.9%、2.9%、30.8%;2023年,醫療軟件服務收入為3860.3萬。

營收整體增長的另一面,優迅醫學于報告期各期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報告期內,公司產生凈虧損分別為0.27億、2.52億、1.64億。
優迅醫學指出,凈虧損主要歸因于(1)經營開支,主要包括銷售及分銷成本、行政開支及研發成本,及(2)非經營開支,主要包括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
公司表示,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824.9萬、1096.4萬、525.5萬。隨著公司成功擴大商業化服務的市場份額,開發及商業化更多管線產品及服務(尤其是研究服務及IVD設備銷售),公司預期財務表現將有所改善。
02
背負近10億對賭協議
除卻報告期內的連年虧損外,報告期各期,公司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2.73億、4.37億、4.12億,流動負債總額為8363.8萬、10.84億、12.16億;截止2024年2月29日,公司流動資產總值、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3.86億、11.91億。
優迅醫學表示,截至2024年2月29日錄得流動負債凈額8.045億,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則錄得8.043億,顯示穩定的流動負債凈額。截至2022年末和2021年末,流動負債凈額則分別為 6.47億、1.89億。
優迅醫學談及,流動負債凈額增加主要因為公司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6.25億大幅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9.92億,主要由于可贖回優先股估值波動。由流動資產凈值轉變為流動負債凈額主要由于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零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6.25億,主要由于發行可贖回優先股。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目前企業處于流動負債顯著高于流動資產的狀態,容易出現資金斷裂、企業休克。
報告期各期,公司經營活動所得/(所用)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349.1萬、-6011.9萬、-1700.1萬;同期,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增加凈額分別為-8997.7萬、1961.2萬、-4796.8萬。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優迅醫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5793.1萬、7777.4萬、3304.2萬;截止2024年2月29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659.7萬。
值得一提的是,優迅醫學在融資過程中與投資者簽訂了對賭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若優迅醫學未能在2024年末前實現IPO,則公司需要向相關投資者支付近10億元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本金以及利息。
沈萌指出,作為一個還無法正常獲利的企業,對賭失敗將直接導致現金流失控、資金鏈斷裂。
03
前五大客戶產生收益變動較大
優迅醫學于往績記錄期間的五大客戶包括醫院、企業客戶及政府機構。
優迅醫學表示,在可預見將來,公司或會繼續依賴少數客戶為公司帶來大部分收益,且在某些情況下,單一客戶應占的收益比例于日后可能會增加。流失一個或多個主要客戶或任何主要客戶削減采購額均會減少公司的收益。
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絕大部分收益來自向公司的產前檢測、精準腫瘤學及病原檢測三個業務分部的醫院、政府機構及其他機構客戶直銷。
報告期內,公司自五大客戶產生的收益總額分別為5234.7萬、3.72億、7344.8萬,分別占公司收益的19.7%、65.1%及15.7%。
公司表示,2021年至2022年大幅增長乃由于公司自向政府醫療部門提供COVID-19檢測服務產生大量收益。
同時,優迅醫學認為,由于公司在IVD產品核準后即時將其商業化,并提高產品系列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及擴展商業化渠道,公司預期五大客戶對綜合收益總額的收益占比將會下降。
2023年,優迅醫學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出現客戶M的身影。據招股書顯示,客戶M為一家生物技術儀器及服務供應商,主要營業地點位于中國深圳,2023年,公司向該客戶銷售金額為1210.6萬。
優迅醫學指出,公司向客戶M提供醫學檢測支持服務,涉及檢測樣本收集、預處理及運輸。向客戶M銷售的收入貢獻于2023年增加至0.12億,原因是本公司減少其COVID-19檢測運營并重新聚焦其業務的其他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客戶M亦為公司的少數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少于5%。
優迅醫學表示,董事確認,除已于本文件草擬本披露者外,集團與客戶M、彼等各自的主要股東、董事或高級管理層及彼等各自聯系人并無其他重大的過往或現行關系(包括融資、信托或其他)。
盡管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各年的五大客戶組成可能波動,公司的客戶群維持穩定。這是由于公司與前五大客戶持續的業務關系,盡管彼等因公司業務的固有性質而不一定為五大客戶,繼續組成公司的客戶群。傳統上,對公司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在公司的客戶中分布相對均勻,不存在明顯的集中。因此,由于客戶需求的波動,公司的五大客戶每年均有所變化。
然而,于2022年疫情期間對公司COVID-19檢測服務需求上漲令公司五大客戶組成有所偏重。隨著對COVID-19檢測的需求減退,公司的五大客戶組成返回更具代表性的模式。最后,客戶成為五大客戶通常受到大量醫療設備購買或與公司啟動研究項目所推動。因此,該等重大交易的時間可導致公司五大客戶的組成出現周期性變化。
于往績記錄期間,概無董事或彼等各自的緊密聯系人或任何股東(就董事所知擁有公司5%以上股權)于任何五大客戶擁有任何權益。
招股書透露,公司通常允許最長三個月的信用期。為確定合適信用期,公司通常在訂立服務協議前考慮客戶的信用紀錄,并一般向產前檢測及精準腫瘤學客戶授予介于一至三個月的信用期,并授予COVID-19客戶約一周的信用期。公司可基于多項因素(包括客戶關系年期、所提供服務類型以及市場慣例)延長客戶的信用期。
據天眼查顯示,2022年12月,北京優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淪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為6000元,執行法院為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港灣財經出品)
原文標題 : 優迅醫學近10億對賭協議今年到期,前五大客戶收入波動劇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