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癥診斷:患者到底能活多久?

一項基于 261 項研究,涉及超過 500 萬名失智癥患者的系統綜述指明了在失智癥確診后患者平均的預期壽命還有多久,而且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醫學快訊》
1月9日
《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對最新證據進行的一項系統綜述發現,被診斷為失智癥的人的平均預期壽命范圍分別為:女性 60 歲時 8.9 年至 85 歲時 4.5 年,男性從 6.5 年至 2.2 年。

研究于2025年1月8日發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影響因子:93.6)雜志上
研究結果還表明,三分之一的確診失智癥患者會在確診后的三年內入住養老院。
全球每年有近 1,000 萬人被診斷為失智癥,但生存估計差異很大,且很少有研究從入住養老院的時間角度評估預后(病情的可能發展)。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EUR)的研究人員著手確定失智癥確診患者的預后,包括剩余預期壽命和入住養老院的時間。
他們的發現基于 1984 年至 2024 年間發表的 261 項研究(其中235項關于生存情況,79項關于入住養老院情況),涉及超過 500 萬名失智癥患者(平均年齡79歲,女性占63%)。

這些研究主要來自歐洲和北美,平均隨訪時間為七年。
在評估了研究質量后,研究人員發現,從確診到平均生存時間似乎強烈依賴于年齡,女性平均年齡 60 歲時為 8.9 年,而男性平均年齡 85 歲時僅為 2.2 年。
總體而言,失智癥會使 85 歲確診患者的預期壽命減少約兩年,80 歲確診患者減少三到四年,65 歲確診患者最多減少 13 年。
與患有其他類型失智癥的人群相比,亞洲人群的平均生存時間要長出 1.2 至 1.4 年,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也要長出 1.4 年。
平均入住養老院的時間略超過三年,其中 13% 的患者在確診后的第一年內入住,三年后這一比例增加到三分之一(35%),五年后超過一半(57%)。然而,作者指出,這些估計值的可靠性較低,應謹慎解讀。

這些為觀察性研究結果,作者承認,研究方法上的差異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種族、疾病嚴重程度和既往病史等措施報告的不一致性,可能影響了他們的估計值。
然而,他們指出,此次研究進行了細致的搜索和數據提取,使得能夠對迄今為止數量最多、時間跨度最長的研究進行分析,“為提供個性化預后信息和護理計劃提供了可能”。
他們總結道:“未來的個性化預后研究應理想地納入確診時的患者,考慮個人因素、社會因素、疾病階段和共病,同時評估除生存之外的相關功能結局指標。”
在一篇相關社論中,挪威的研究人員表示,盡管對失智癥患者的生存理解已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預測入住養老院的時間線方面仍然存在復雜性。
他們總結道:“為了改善未來的醫療保健服務,優化失智癥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獲得更準確、更貼合情境的見解,這一點至關重要。”


創立于1913年的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
參考文獻
Source: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Dementia diagnosis: How long do patients really live?
Reference:
Time to nursing home admission and death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BMJ, DOI: 10.1136/bmj-2024-080636 , www.bmj.com/content/388/bmj-2024-080636
原文標題 : 失智癥診斷:患者到底能活多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