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R1
-
默沙東PD-1+ADC殺瘋了
剛剛結束的ESMO大會上,默沙東的K藥+ADC再度刷新治療記錄: 在一項針對不適合或拒絕順鉑治療的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研究中,K藥聯合Nectin-4 ADC藥物Padcev在新輔助、輔
-
DESTINY-Breast05:優赫得較T-DM1降低53%復發或死亡風險
接受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聯合開發的德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中,超過92%在三年內未出現侵襲性疾病。 DESTINY-Breast05研究在ESMO主席研討會上與DESTINY-Breast11研究一同發布
-
“去化療治愈”,中國PD-1創造胃癌新歷史
開發腫瘤藥物本就是挑戰,而研發用于治療胃癌的藥物,更是難上加難。 近年來,盡管胃癌的治療手段持續增多,但還存在不少待解“懸念”:最受關注的無疑是,胃癌圍手術期治療的變革何時會到來? K藥、O藥在該領域
-
迎接PD-1激動劑的熱潮
PD-(L)1這座寶礦還有更多等待挖掘… 當PD-1抑制劑還在腫瘤領域續寫“藥王”傳奇時,PD-1激動劑已悄然展現出改寫自身免疫病治療格局的潛力,有望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等自免疾病中開辟新路
-
警惕GLP-1“陷阱”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隨著輝瑞收購GLP-1減肥藥開發商Metsera消息的傳出,GLP-1藥物下半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對于GLP-1藥物這個過去幾年醫藥產業
-
111億美元購入藥物!BioNTech/BMS 首次披露 PD-L1xVEGF 雙抗全球Ⅱ期數據
在本周舉行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BioNTech聯合BMS發布其PD-L1 × VEGF雙特異性抗體候選藥物pumitamig(BNT327)的全球Ⅱ期研究中期結果,涉及初治廣泛期小
-
cDC1如何靠"交叉呈遞"激活抗癌T細胞?
前言在癌癥免疫治療領域,傳統1型樹突狀細胞(cDC1s)正從默默無聞的“配角”躍升為決定療效的核心角色。它們不僅是抗原呈遞的“專家”,更是激活抗腫瘤CD8+T細胞的“指揮官”。細胞毒性T細胞抗腫瘤免疫
-
2025WCLC | 全球首個PD-1×VEGF雙抗Ⅲ期數據出爐:療效分化,生存趨勢仍可期
2025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 2025)上傳來最新消息,Summit Therapeutics 與康方生物聯合開發的?PD-1×VEGF 雙抗 ivonescimab?在全球Ⅲ期 HARMONi
-
PD-(L)1/VEGF三抗越來越熱鬧了
PD-(L)1/VEGF的紛爭只是開始。 隨著PD-(L)1/VEGF加速迭代單抗趨勢得到確認,更多公司希望在IO 2.0療法上進一步升級迭代,前瞻布局三抗。 目前,全球共有近20款PD-(L)1/V
-
PD- L1 ADC,下一個超重磅BD領域?
PD-L1 ADC領域的“確定性信號”正不斷升級。 首先是復宏漢霖的新進展。即將召開的國際肺癌研究學會2025年世界肺癌大會上,其創新型PD-L1 ADC藥物HLX43,憑借治療晚期/轉移性實體瘤的臨
-
信達生物:PD-1/IL-2獲批開展全球關鍵三期臨床
2025年8月25日,信達生物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PD-1/IL-2α-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IBI363的首個全球III期臨床研究(MarsLight-11)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
-
GLP-1闖入新大陸
GLP-1爭奪百億美元MASH新大陸的號角,由司美格魯肽正式吹響。 8月15日,8月17日,司美格魯肽正式獲FDA批準,用于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伴中重度肝纖維化(F2-F3期)。
-
18A新股瘋狂:只靠GLP-1,炒到了240億
港交所的鐘聲還未散去,銀諾醫藥的股價已如火箭般躥升。 8月15日,這家成立11年的創新藥企登陸港交所,發行價18.68港元,開盤即暴漲280%,最終收漲206.48%,總市值突破260億港元(人民幣約
-
誰來填上PD-1挖下的“大坑”?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Keytruda(K藥)為代表的PD-1藥物,改寫了癌癥治療格局,開創了免疫治療(IO)的黃金時代。 可PD-1藥物輝煌背后,卻因應答
-
不足1億元投入,撬動46億元BD,復星醫藥的“呼吸印鈔機”開動了?
復星醫藥主業回歸的信心愈發強烈。 來源|醫藥研究社 這下,復星醫藥成呼吸疾病領域“贏家”了。 近日,該集團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授予Expedition于許可區域(即除中國境內及港澳地區
-
剛剛!全球首個DPP1抑制劑獲FDA批準上市
2025年8月12日,Insmed宣布,FDA正式批準其DPP1抑制劑brensocatib上市,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兒童和成人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癥患者。 這標志著該疾病領域迎來首款靶向治療藥物,
-
輝瑞全面終止GLP-1管線
輝瑞在減重藥物領域的布局再次受挫。 據外媒報道,近日輝瑞確認終止其最后一款GLP-1受體激動劑PF-06954522的研發,這意味著輝瑞在這一熱門賽道的三款GLP-1候選藥物已全部“出局”。 PF-0
-
最高2.82億元!華潤三九引進博瑞醫藥GLP-1項目
2025年8月1日,博瑞醫藥與華潤三九簽署《合作研發協議》,就BGM0504注射液在中國大陸的研發、注冊、生產和商業化展開合作。 根據協議,博瑞醫藥及關聯公司向華潤三九授予兩項可分許可權利:一是僅與博
-
TH1和TH2細胞的歷史回顧
-01- 引言 TH1和TH2細胞在平衡免疫反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的的存在和功能對基礎和應用免疫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普遍認為T細胞可以根據其細胞表面標志物分為兩個不同的
-
GLP-1/GIP雙重機制驅動,替爾泊肽展現全方位治療潛力
在2型糖尿病治療持續邁向“全病程、多靶點”管理的今天,一項里程碑式研究正推動創新療法的進一步演進。 2025年7月31日,禮來公布SURPASS-CVOT?3期研究重磅成果——這項全球首個比較兩種腸促
-
20億美元!石藥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授權美國上市公司
7月30日,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宣布,與石藥集團達成獨家全球許可協議,獲得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SYH2086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 根據協議,石藥集團授予 Ma
-
三生制藥“二連售":1.5億美元再售PD-1/VEGF國內權益
當三生制藥用1.5億賣掉國內權益時,它忘記了一點:資本市場從不為“現金”鼓掌,只為“夢想”買單。7月24日,三生制藥宣布,與輝瑞就PD-1/VEGF雙抗SSGJ-707達成的全球授權協議于今日正式生效
-
帶你深入了解PD-1的生物學
-01- 引言 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的基因于1992年由日本科學家Honjo在小鼠中分離、鑒定,在經歷細胞死亡的T細胞雜交瘤中發現,因此得名。PD-1與CTLA-4、CD28和KIRs的結構
-
從“減重效率”到“減重質量”,GLP-1“戰爭”下半場邏輯劇變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司美格魯肽與替爾泊肽均成為“藥王級”產品,似乎GLP-1已然兌現了市場對它的期待。 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與市場競爭的加劇,現有GLP-
-
“瘦身開關”在大腦!GIPR-Ab/GLP-1揭示減肥新途徑!
背景:為何減肥如此艱難? 肥胖癥已是全球性健康難題。大腦在能量平衡和體重調節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其神經回路失調常導致肥胖。腸道激素GLP-1和GIP,除了調控胰島素,也在中樞神經系統(CNS)影響食欲。
-
PD-1靶點,超進化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Keytruda(K藥)的橫空出世,開創了腫瘤免疫治療(IO)的新時代。 截至目前,全球共獲批上市了26款PD-1/L1單抗藥物,
-
禮來口服GLP-1藥物Orforglipron安全性仍存爭議
在202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年會上,禮來展示了其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Orforglipron的最新研究數據,最高劑量組在第40周時實現平均體重減輕7.3kg(7.9%),引發業內高度關注。
-
全球首款中性粒細胞靶向藥物臨近上市!DPP1抑制劑或重塑炎癥性肺病治療格局
-01- 引言 2025年8月12日,美國FDA將決定全球首款DPP1抑制劑brensocatib的命運。這款瞄準中性粒細胞通路的重磅療法,不僅有望終結支氣管擴張癥"無藥可醫"的困境,更可能為數十種炎癥性疾病開啟靶向治療新時代
-
被GLP-1概念“帶飛”,僅一個月股價暴漲147.69%,常山藥業慌了
到底是“真火”還是“虛火”? 來源|醫藥研究社 如今醫藥“牛股”的誕生,基本都離不開熱門概念加持。僅看向藥物研發領域,一些藥企尚未實現相關產品落地,但只要站在風口上,似乎就不缺熱度和流量
-
不在港股通股價也狂飆,PD-(L)1/VEGF雙抗熱潮下,宜明昂科有“幾把刷子”?
當前賺足眼球的創新藥品種有哪些?那必然有PD-(L)1/VEGF雙抗。 近段時間,這類產品可以說拉滿了關注度。 相關事件可不少。比如,三生制藥及附屬公司三生國健與輝瑞公司就PD-1/VEGF雙特異
-
千億“減肥神藥”GLP-1R的隱憂:最新眼科研究警示潛在失明風險?
GLP-1R激動劑——席卷全球的醫藥奇跡與白熱化的市場爭奪 在當今全球醫藥市場,GLP-1受體激動劑(GLP-1RAs)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從最初作為2型糖尿病的創新療法
-
PD-(L)1/VEGF雙抗“通貨膨脹”
2024年底,BioNTech以9.5億美元收購普米斯生物時,外界還在質疑其對PD-(L)1/VEGF雙抗藥物BNT327的“高估值”是否合理。 然而,僅僅過去半年時間,百時
-
PD-L1 ADC好戲開場了
當行業競相尋找 “下一個 PD-(L)1” 時,PD-L1 ADC 卻用創新機制證明:破局答案,或許就藏在PD-(L)1靶點本身。 輝瑞對PD-L1 ADC寄予厚望,接連押注2款PD-L1 ADC;以復宏漢霖為首的國內藥企猛踩油門,希望彎道超車
-
了解癌癥治療靶點:MUC1和MUC16
-01- 引言 粘蛋白(MUC)家族是一組高度糖基化的大分子,在哺乳動物上皮細胞中大量表達。粘蛋白有助于粘液屏障的形成,因此對感染具有保護作用。有趣的是,一些MUC蛋白在癌細胞中異常表達,并參與腫瘤的發生和發展,包括細胞生長、增殖、凋亡抑制、化療耐藥、代謝重編程和免疫逃避
-
一文解鎖GLP-1藥物治療的全景藍圖
-01- 引言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腸道L細胞在食物攝入后迅速釋放的一種刺激胰腺胰島素分泌的激素,后來觀察到GLP-1也抑制胰腺胰高血糖素分泌和胃排空。這些發現共同推動了一類新的基于GLP-1藥物的開發,作為2型糖尿病(T2D)的降糖療法
-
癌癥治療的新靶點:IL-1RAP
-01- 引言 癌癥是全世界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最近在癌癥治療方面取得許多進展,例如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或抗體偶聯藥物(ADC),但仍需要識別腫瘤細胞表達的新靶點,開發用于腫瘤治療的創新療法
-
靶向PD-1/PD-L1小分子藥物:改寫腫瘤免疫治療格局的新希望
-01- 引言 自2014年首個PD-1單抗Opdivo獲批以來,PD-1/PD-L1抗體藥物已成為腫瘤治療的里程碑。然而,抗體藥物存在價格高昂(年均治療費用超1.4萬美元)、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如疲勞、皮疹、器官炎癥等)、給藥方式受限(需靜脈注射)等痛點
-
cDC1在癌癥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前言 在癌癥免疫治療領域,傳統1型樹突狀細胞(cDC1s)正從默默無聞的“配角”躍升為決定療效的核心角色。它們不僅是抗原呈遞的“專家”,更是激活抗腫瘤CD8+T細胞的“指揮官”
-
口服GLP-1,搶瘋了
增肌是減肥未來的答案,但GLP-1市場仍然沒有人愿意輕易放下。從周制劑到月制劑,如今的口服GLP-1又搶瘋了。 2024年12月底,默沙東的一筆引進,讓市場詫異不已。 當日,默沙東宣布,引進翰森制
最新活動更多 >
-
10月29日報名參會>> OFweek 2025先進電池技術研討會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1免費下載>>> 【白皮書】使用模擬源進行快速射頻設備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