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loud劉鑫: 新技術風暴下的API生態探路
創新生態的四個階段:開發、完善、整合、兼容
說起自己的創新生態,一直專注于移動開發行業的劉鑫回憶起四年創業所經歷的四個階段頗為感慨。
據他介紹,在最開始的一年,APICloud最初是做了一套API與APP結合的移動云平臺,主要實現圍繞APP做更快的開發,以及完善架構更好地使用各類第三方服務的云能力。“快”是APICloud整個生態體系的關鍵核心,也是在最初階段便定下的基調。
在移動云平臺搭建完成之后,接下來,劉鑫發現在整個市場發展越來越融合的趨勢下,平臺上的開發者無法滿足市場的多樣化或者定制需求。比如,某家企業的應用開發需求只需要一家服務商30%的能力,而另外剩下的70%則需要別家來提供支持。在這種需求開始多樣化的情況下,如何將分散供需能夠更好的銜接,從而實現交易?APICloud的做法是對外開放技術標準,稱之為積木化模塊化的整合標準,并通過創新的模塊化商店為用戶提供支持。最終,再經歷一年之后,APICloud達成了第二階段的成果:通過標準,將服務商的服務能力轉化成APICloud移動平臺上的一個功能,或者稱之為一塊積木、一個模塊。
“至此,國內主流的云服務廠商,基本上都按照APICloud積木化模塊化開發的標準,把它們既有的,比如說地圖開發的能力,統計分析的能力,包括近兩年很熱的直播,以及一些物聯網連接能力全部都封裝成復合我們平臺標準的API模塊,放在平臺上,再通過我們統一的服務提供給企業客戶以及開發者。”劉鑫表示說。
事實上,如果說第一個階段是讓應用得到更快開發,那么第二個階段的標準化定制則實現了“一站式”+“一鍵式”的“1+1”模式,在此模式下使用國內主流第三方云服務,可以支撐和完善應用能力,以及提升開發速度。
經過兩年的發展,2016年,APICloud進入到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次,公司團隊將目光聚焦在了原生技術整合,推出了一款名叫SuperWebView的創新應用,據劉鑫介紹,該應用開發的功能可以繞過應用商店審核,實現快速業務調整和APP更新,讓原本需要30天左右的版本迭代周期大幅縮短至7天,提升4-5倍的運營效率。而在開發時間大幅縮減的同時,融合了SDK技術的SuperWebView還有一大便捷之處就是可以將技術植入到既有應用,而不用再重新進行二次開發。
如今,APICloud正走在第四個發展階段中,主要打造基于小程序兼容的技術產品。而之所以選擇做這一領域的開發,與目前微信小程序較為火熱,很多企業選擇使用小程序進行功能開發不無關系。緊跟潮流,APICloud的最新技術兼容了微信小程序的技術標準,能夠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部分代碼,在APICloud的平臺上進行復用,進而開發出功能更加強大的APP。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程序或者微信的體系就會成為APP功能開發的一個子集。
“我們的脈絡是不停的去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以及更好的體驗”在劉鑫說到,APICloud沒有任何想要把控,或者完全保有技術的狹隘思想。從這四個階段走來,公司一直在做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基礎技術支撐,用API模塊化拼裝的方式來支撐業務部門的各種需求。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