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數智系統“上崗”,重慶垃圾中轉站煥新
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重慶的街巷還帶著幾分清冷,環衛轉運車已穿梭在居民區之間,將一桶桶生活垃圾有序運往中轉站。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重慶越來越多的垃圾中轉站正悄然煥新。由海康威視助力打造的“垃圾轉運視頻分析系統”上線,正讓這些城市環衛節點變得更規范、更干凈,也讓周邊居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環境提升。
垃圾車干不干凈,系統“看得清”
以前,一輛環衛轉運車有沒有清洗干凈再上路,全靠人工抽查,很難管得全面。現在不一樣了,中轉站入口處的智能攝像機可自動識別每輛車的外觀狀態,依托車身臟污識別算法,實時監測“拋冒滴漏”等問題。一旦發現車身明顯污損,系統就會提醒管理人員,督促責任單位及時清洗。
“現在車子進出都講究多了,”一位工作多年的環衛管理人員感慨道,“以前臟了也沒人察覺,現在系統一‘看’就清楚,大家也都自覺了。”
這樣的改變,讓環衛轉運車穿行社區時不再“惹人嫌”,路過居民樓也不再擔心濺起污水,城市運轉中的這些細微之處,正一步步變得更貼心、更友好。

大件垃圾亂扔?系統及時發現
裝修剩下的木板、淘汰的舊床墊,這些大件垃圾本不該混進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但過去時常有人圖省事,偷偷塞進垃圾箱里。這不僅加重了垃圾收運負擔,還可能造成處理設備損壞。
現在,中轉站的智能系統能自動識別卸料過程中的異常物品。一旦發現疑似大件垃圾,就會發出提醒,工作人員能第一時間介入處理。系統上線以來,已協助發現并處置各類違規作業200多起,有效降低了“錯投亂放”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設備的損耗。

稱重更準,轉運更規范
垃圾轉運,少不了稱重。過去,車輛稱重靠人工登記,偶爾會出現車輛沒完全上磅、前后車跟車稱重等情況,數據容易有誤差。
現在,地磅配合智能識別系統,車輛必須規范停穩才能完成稱重,系統自動記錄數據,避免人為干擾。每一趟運輸的重量、時間、車輛信息都清清楚楚,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管理更透明。
更重要的是,所有作業過程——從車輛進站、稱重到卸料——都被自動記錄下來,形成完整的電子檔案。每月8000多次轉運作業,次次有跡可循。這不僅方便管理,也讓環衛企業之間的協作更清晰、更高效。

一屏統覽,智能調度更高效
在區級環衛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打開垃圾轉運視頻分析系統大屏,就能看到轄區內各個中轉站的實時情況:今天有多少車次進出,有沒有異常提醒,哪些站點作業繁忙……數據一目了然,調度更及時,問題響應也更快。
這種“看得見”的管理,讓城市環衛工作不再是“事后補救”,而是提前發現、及時處理,把問題解決在居民注意到之前。

垃圾中轉站不大,卻是城市運轉的重要一環。它連接著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也影響著我們每天出門看到的街景、呼吸的空氣。
如今,這些站點正悄悄變得更智能、更整潔。通過智慧手段,讓環衛作業更規范,讓街道更干凈,讓居民的生活更舒心。
在重慶的街巷之間,這樣的“小變化”正越來越多,一點一滴,織就更宜居的城市生活。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