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信科技CEO朱明杰:工程師“紅利”時代來臨
近日,《Towards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簡稱“AI in China”)在《Nature》上發表,同時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科技創新全體會議上正式對外發布,這是關于中國人工智能全景的論文首次出現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而氪信科技CEO朱明杰作為第一作者之一,負責從金融的角度闡釋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愿景。
朱明杰告訴億歐,這篇論文能夠在頂級期刊上發表,最主要的原因是打破了歐美對中國AI 的固有認知,中國在AI的個別領域已具有相當強勁的競爭力,不久的將來,中國將進入第一梯隊和美國競爭。
相較于其他人工智能企業,氪信科技可謂是一股“清流”,2015年創辦,2018年便開始盈利,而大多同類企業在同期依舊需要投資機構的“喂養”。除此之外,氪信科技的客戶續約率高達100%,深得信任。氪信是如何做到創辦兩年即開始盈利的?迥然不同的優異表現建立在朱明杰對現有產業規律的理解和對AI商業化落地的深刻思考上。
人工智能企業需要“好”顧客
與其他行業不同,大多數人工智能企業都以“倒T”戰略崛起。何為“倒T”?簡單地說就是倒金字塔結構,先與業內的頭部企業合作,樹立標桿案例后,拓展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就會較為順利。
朱明杰表示:“這是人工智能企業獨有的發展模式,因為它是一種新技術,AI技術是不能超脫于場景獨立存在的。AI的技術平臺本身像‘電動機’,要根據不同應用需求封裝成洗衣機、冰箱,才能為大家所用。所以要用‘AI+場景’的模式驅動行業的‘輪子’轉起來,提升生產效率。而且產品的最終形態在沒有檢驗之前沒辦法描繪,需要具體場景去定義產品,事實上客戶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產品經理’的角色。”
換句話說,人工智能企業的發展需要同具體場景緊密結合,而最了解場景需求的就是客戶本身。這意味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客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客戶有了更高的門檻。
“好”顧客不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更需要有創新意識,嘗試新的東西,幫助人工智能企業一起定義產品。然而優秀的顧客卻不是天下掉下來,知道場景需求只要了解這個場景就可以,但是創新意識卻需要“培養”和“教育”。
目前來看,傳統行業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價值和作用了解遠遠不夠。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教育"應該面向客戶,讓客戶從認知層面承認人工智能的價值,才能讓AI企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對于AI來說,傳統行業的客戶只有理解行業痛點,正確了解人工智能可以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才有驅動力去創新,去和人工智能企業共生發展。
做回企業的“本質”
對企業的普遍定義是: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實行自助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而企業的本質在于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然而,資本泡沫時,很多To B、To C的企業背離了企業的信條,不但做不到合理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甚至是浪費,反而提升了成本,提供了很多沒有實用性的產品或服務。
就朱明杰的觀點而言,他認為一個“合格”的企業需要做到創造經濟價值、創造社會價值。
首先是創造經濟價值。回歸到2016年,朱明杰剛創業時就說過“真AI只能用錢表達。”一個合格的企業需要可持續健康的發展模式,能否“盈利”雖然不是判斷企業的絕對標桿,但絕對是一個重要因素,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該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否適應時代潮流,是否合理配置了社會資源。
創造經濟價值的具體表現是培養企業的自我造血能力。因為人工智能企業“倒T”發展模式的特殊性,很多企業往往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然而只有通過市場考驗,自己創造流動的“血脈”,才有可能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例如氪信科技,早年深耕在金融領域,現在也在物流、新零售等領域做出了新的嘗試。正如朱明杰所說的,他從不把氪信科技定義為金融科技公司,它應該是“智能決策”公司。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