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od mini拆解:用了這么多TI芯片?
2020年Apple發布了好多設備,eWiseTech也拆解了好多款。Home Pod mini也是eWiseTech在2020年末入手的一款設備。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款使用了兩個無源輻射器以及四個麥克風的Home Pod mini如何吧。

拆解步驟
拆解從撬開底座開始,底座通過膠和卡扣固定。撬開后可以看到,粘有泡棉膠的塑料蓋通過3顆六角螺絲固定,三顆螺絲上都套有橡膠緩沖墊。取下塑料蓋后還有1顆六角螺絲,用在固定編織網的塑料板上。

內部腔體外包裹著兩層編織網,打開編織網后,我們看到腔體上有8個橡膠塞填充螺絲孔。

擰下腔體螺絲,并打開頂蓋模塊,模塊中帶有一圈防震泡棉。頂部模塊由頂蓋+均光板+觸控板+編織網組成,其中觸控板通過ZIF接口與主板連接,軟板上貼有泡棉補強。

觸控板和均光板之間通過膠固定在一起,并通過螺絲與頂蓋固定,編織網通過膠固定在頂蓋。

回到腔體部分,導光板通過膠固定在主板上,兩側有泡棉緩沖墊。

取下導光板后,就可以看到主板中間區域為19顆LED燈組成的陣列。3顆麥克風位置都貼有防塵泡棉、主板與頂蓋之間共貼有5塊緩沖泡棉,并且腔體周圍還貼有一圈防塵泡棉。主板通過4顆六角螺絲固定,其中兩顆螺絲除了起到固定主板作用外,還起到連接揚聲器的作用。主板上有一個空BTB接口,未與其它排線連接。

取下主板后可以看到主板背面CPU和電源芯片位置處涂有導熱硅脂,并且屏蔽罩周圍貼有一圈導電泡棉起到屏蔽作用。

主板廠商為汕頭超聲印制板公司,主板上集成3根天線,分別是WiFi天線、藍牙天線和超寬帶天線。

底部揚聲器模塊和頂蓋一樣通過螺絲固定,揚聲器背面帶有一塊方形緩沖墊。

腔體內設置有散熱金屬結構,用于主板散熱。
兩側各有個無源輻射器。360 度環繞聲場,可呈現渾厚低音和清澈高音。由于Home Pod mini箱體較小,所以使用無源輻射器來調節音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取下揚聲器和麥克風軟板,其中揚聲器通過螺絲固定,麥克風軟板通過膠固定在底蓋內。這顆麥克風主要用于隔離來自揚聲器的聲音,提高語音檢測能力。

麥克風軟板上還有1顆TI的溫濕度傳感器,這顆傳感器靠近金屬散熱結構,可能用于檢測散熱情況。

主板ic信息
主板正面主要IC(下圖):

1:2顆TI-RGB LED驅動芯片
2:2顆ADI-電容式傳感器控制芯片
3:TI-穩壓器
4:環境光傳感器
主板背面主要IC(下圖):

1:Apple-S5處理器+海力士-1GB RAM+32GB ROM
2:Dialog-電源管理芯片
3:TI-USB-PD 控制芯片
4:USI-WiFi/BT模塊
5:ADI-音頻放大器
6:USI-超寬帶芯片
7:Nordic-藍牙SOC
8:Skyworks-前端模塊芯片
9 : 3顆Goertek-麥克風
總結信息
Home Pod mini整機共使用26顆螺絲固定,整體結構在蘋果產品中算屬于簡單的,比eWisetech拆過的部分智能音箱的設計結構還更簡單。內部主體為上中下三段式設計,頂蓋+觸控板+主板+音腔+揚聲器+底蓋。并且采用了大量的泡棉進行保護。
主板依然是高集成度,上面集成了天線+LED燈+麥克風,極大的解決了整機布局問題。主板上共發現11顆TI芯片,其中大部分都是電源保護類芯片。(編:Judy)

想看其他智能音箱拆解?在eWisetech搜庫里還有這些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