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開始聯網掐谷歌,接入插件成百事通,杠上AppStore!
OpenAI的ChatGPT迭代速度超乎想象,被谷歌聊天機器人Bard 嘲笑“家里不通網”后,OpenAI一個鯉魚打挺甩出“實時聯網”方案。
美西時間3月23日,OpenAI宣布推出ChatGPT Plugins(插件集),賦予ChatGPT實時更新、使用工具、運行計算的能力。
ChatGPT解除了“斷網封印”后便可以釋放“洪荒之力”,接入不同的插件就擁有了不同功能的buff,解決生活、生產和學習方方面面的問題。
不僅如此,OpenAI還伙同利益共同體“開發者團隊”硬剛AppStore(應用商店),決心自己開一個“裝備齊全的的ChatStore”。屆時,ChatGPT自成寶藏庫,金屋藏萬姣。
ChatGPT解除“斷網封印”
此前,OpenAI 的語言模型時效性差飽受詬病,其訓練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因此需依靠人工訓練數據獲取最新信息。前日,谷歌推出的競品聊天機器人 Bard 便以“實時聯網”為優勢,宣稱能夠做到ChatGPT做不到的事。
接入插件的ChatGPT能夠與開發人員定義的 API 進行交互,可以自動訪問互聯網上的最新信息。此外,ChatGPT還可以代用戶執行安全、受限的操作,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實用性。
簡單來說,ChatGPT解除了“斷網封印”開始釋放“洪荒之力”,它接入不同ChatGPT Plugins(插件集)就擁有了不同功能的buff,相當于給自己開了“裝備庫Max”的AppStore(應用商店)。
未來經過迭代,ChatGPT 集成多種插件功能于一身,功能強大如蘋果的AppStore,但是不需繁瑣的 APP 下載和頁面切換操作,一鍵執行。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稱,這些插件“仍處于非常前期的試驗性階段”,但他堅持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功能。”
第一批插件已就位
ChatGPT布局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開發人員創建并發布自己的插件服務用戶。
第一批被 OpenAI 篩選出來的插件已經涵蓋用戶生活、生產和學習的方方面面。而這些插件的開發者,不乏全球最優秀的開發團隊的身影。從OpenAI的篩選名單可知,插件由Expedia、FiscalNote、Instacart、KAYAK、Klarna、Milo、OpenTable、Shopify、Slack、Speak、Wolfram和Zapier創建。
比如,上述名單中,Wolfram(沃爾夫勒姆研究公司)是當今世界科技計算軟件的主要開發商之一,它所研發的Wolfram Alpha是一套十分強大的科學問答系統,其數據來自各大學術網站、出版刊物與科學機構。通過Wolfram插件,檢索實時信息;例如,體育比分、股票價格、最新消息等。
ChatGPT Plugins 覆蓋范圍廣泛,文可衣食住行、武可代碼解釋、知識庫檢索——代用戶執行操作:訂機票、訂餐等;檢索實時信息:體育比賽比分、股價、最新消息等;檢索知識庫信息:企業辦公、流程優化等。
定義新的盈利模式
有觀點認為,ChatGPT推出的插件功能是對AppStore的威脅,OpenAI創造了一個擁有全新盈利模式的平臺,從而徹底改變了整個行業。
OpenAI表示,公司將把插件alpha訪問擴展到候補名單中的用戶和開發者中,并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推出更大規模的訪問權限。有分析指出,這是OpenAI將 ChatGPT 轉變為開發者平臺來擴大其主導地位的一個信號。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推特上呼吁更多地第三方開發者參與進來,“非常期待看看開發者們的成果!”
在前期,ChatGPT還需和眾多開發者一起共筑生態,遵循AppStore基于平臺自身的自營銷體系構建根基。ChatGPT未來的盈利模式也許和App Store類似——依靠搜索引擎、排行榜、廣告位等,以平臺為中心,向上幫助開發者把應用推薦到用戶眼前,向下給用戶提供所需服務。
借助無數開發者之手,OpenAI有望將ChatGPT從一個AI工具升級為和開發者結成利益共同體的開發者平臺。
當前,ChatGPT 有趨勢演化成為 AppStore;也許未來,ChatGPT for Everthing!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