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深陷股權風波,估值狂飆的資本暗戰


“與舊公司的牽扯,可能導致了股權沖突,這場爭端對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思原 編輯丨蕨影
國內近些年最耀眼的創業新星——月之暗面的創始人楊植麟,出事了。
據暗涌報道,楊植麟與月之暗面聯合創始人張宇韜因與前公司循環智能的股東糾紛,近日在香港被提起仲裁。
據知情人透露,本次仲裁的申請方,來自循環智能以及循環智能7家投資方中的5家: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博裕資本、華山資本和萬物資本。
此次仲裁申請的理由可能緣起于,楊植麟和張宇韜等人在啟動融資并創立月之暗面時,還未拿到來自循環智能的幾個投資方的同意豁免書。
對此,銘德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David Morrison律師表示,“本所已接受楊植麟先生、張宇韜先生委托,關注到相關仲裁事項。我們認為該事項既缺乏法律依據,也不具備事實基礎,本所將依法提出抗辯。”
01
雙重身份與創業之路
回顧過去,楊植麟可謂是國內創投界當紅的“辣子雞”,有媒體更是直接給楊植麟冠上了中國大模型90后第一人的名號,出色的能力也讓其成為資本最青睞的創業者。

月之暗面(Kimi)創始人楊植麟
從學術背景來看,其本科以年級第一的成績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隨后在CMU語言技術研究所(LTI),跟隨蘋果公司AI負責人Ruslan Salakhutdinov和Google AI智能首席科學家William W. Cohen攻讀博士學位。
也是在博士在讀期間,楊植麟開始了首次創業,以聯創身份參與創立了循環智能,方向是運用NLP、語音、多模態、大模型等AI技術打造“銷售科技”方案。循環智能成立后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博裕資本、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等。
在2019年之前,循環智能的創始團隊股權均等,楊植麟主要負責AI研發,但并未擔任CEO職務。一邊是學業,一邊是企業,楊植麟那幾年屬于是兩條腿快步走的階段。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循環智能估值一度來到2億多美金左右。
直到2023年大模型驟然爆火,VC們也紛紛試圖尋找中國的OpenAI,但國內具備大模型相關經驗的人才非常稀缺,真正從事過大模型研發、愿意創業又年輕的創業者屈指可數,但楊植麟是個例外。
主攻科技營銷(SalesTech)的循環智能,在2023年在這個被生成式AI攪得天翻地覆的新世界里已經沒有太多想象空間,但這場跳出循環的新創業故事,其實與這家舊公司仍有聯系。
比如,楊植麟原本在循環智能時期所帶的十幾人的技術團隊,這次都跟隨這位從前的Leader去了新公司。但整個月之暗面的辦公地點,仍在循環智能的辦公空間里。另外一位前循環智能員工也透露,未來月之暗面所有ToB領域的算法研究,其成果都只會灌入循環智能,而不是其他公司。
一定程度上,這是一個換殼故事,循環智能業務上的想象空間太小了,因而沒有太多的融資能力。ToB的生意對楊植麟這樣的頭腦來說也太過拘束,他需要一個更能放開手腳的地方。
但或許也是與舊公司以及舊人物的牽扯,才導致這次沖突發生。
02
估值飆升,引發股權糾紛?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矛盾部分來自于新公司估值飆升,而循環智能的投資方對持股比例感到不滿。循環智能的部分老股東早在今年上半年就通過律師函表達了不滿,并有多位知名投資人斡旋,但最終未能達成和解。
有多位投資人表示,創始團隊的競業禁止、最低服務期限制、二次創業限制等,在股權融資協議里很常見,約束了創始團隊另起爐灶的可能,而一家連續創業者再次創辦公司,如果未獲得前投資人的豁免同意書,很多投資方不會打款。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機構也會約定“事后處理”,并配有相應的賠償措施。
也就是說,即便參與月之暗面投資的機構估計都做了相應的風險規避,但涉及到一家明星創業公司時,“這種事依然是麻煩的。”

月之暗面
道理很簡單,以往業內處理這種問題無非就是給原來投資人一些補償的問題,不管是股權補償還是資金補償,但問題在于,如果新項目是一個明星項目,就不好處理,因為一旦新項目長大了、值錢了,創業者不想多給,投資人不想少要,談不攏就只能對簿公堂。
事實上,創始團隊的股權清晰、穩定、無糾紛,是IPO的第一判斷標準,也是股權投資的第一判斷標準。對于月之暗面的投資人來說,明顯不是因為創始團隊有意隱瞞,因為還有股東是知情的——紅杉中國前后兩個項目都投了,那么為什么會有部分資方將這個關鍵因素給忽略掉呢,答案多少有些耐人尋味。
值得一提的是,月之暗面成立以來,融資過程相當順利,尤其是前不久在阿里巴巴的10億美元投資助力下,完成關鍵一躍,估值突破30億美元,成為大模型領域的明星企業。這次融資也讓阿里巴巴拿下月之暗面近4成股權。
而據一位熟悉大廠戰投生態的行業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方面也已介入處理此事,而由于此前負責這筆投資的負責人胡曉于9月離開阿里,目前由新的戰投負責人沈沉跟進協調。
在這場創業與投資的風波中,楊植麟的才華與決心毋庸置疑,但這次與前公司和投資方的糾紛無疑給他的創業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面對仲裁與輿論的壓力,他必須謹慎應對,以免影響月之暗面的發展勢頭。同時,這也給創投界敲響了警鐘,提醒各方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更應注重合作與信任的建立,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穩定的創業環境。
原文標題 : Kimi深陷股權風波,估值狂飆的資本暗戰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