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湖·可信數據空間:北電數智構筑數據流通新基建
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浪潮下的人工智能時代,數據已經躍升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據IDC測算,2022-2027年中國的數據量規模將由23.88ZB增長至76.6ZB,但可獲取的高質量語料數據集依然相對匱乏,高價值數據面臨著“供不出、流不動、用不好”的困境,數據要素的潛在價值難以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此外,數據的集成化程度不足,大量數據散落在各個產業或垂直系統內,且未被有效結構化等問題,使得海量規模的現存數據無法被直接用于大型模型訓練,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AI大模型的落地實踐和應用。
深究這一問題的根源不難發現,缺乏成熟的技術手段與可信機制來保障數據安全是制約數據流通與共享的核心障礙。擁有數據的企業往往因為“不知、不敢、不能、不會”而不敢輕易讓數據開放和流通,“四不”的現狀成為了制約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瓶頸,當前的一個個數據孤島似乎陷入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死循環,如被困在泥潭中一般難以彼此聯通發揮價值。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當務之急是建立起一套可信、安全的數據機制以打破數據流通的壁壘,促進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為此,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電數智”)推出了紅湖·可信數據空間,讓數據要素得以充分聚集流動,使用場景得以充分開放,從而全面推動數據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紅湖·可信數據空間是一個基于可信原則構建的多維度解決方案,旨在盤活數據潛能,提供高質量的可信數據服務,通過打造“安全共享、可信流通”的數據環境,為數據的流通和應用提供有力支撐和全面保障。
從技術層面來看,紅湖·可信數據空間基于大模型算法邏輯拆分、模型參數轉化以及硬件算力加密技術研發,產品集成多種數據安全技術(涵蓋隱私計算、數據沙箱、區塊鏈等),可全面保障數據安全。這一做法不僅使數據在流通過程中變得可信、可控、可用和可審計,還通過加密保護等手段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正是有了這樣全流程可控的安全措施,數據的擁有者才敢于將手中的數據資源投入市場流通,從而帶動更多數據持有者積極參與,形成數據流通的良性循環。可以預見,在紅湖·可信數據空間的推動下,中國的數據資源將得到更加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北電數智在推出紅湖·可信數據空間的同時,還在醫療、教育、文化等行業布局了垂類模型矩陣,這不僅讓人工智能企業更好地找到落地場景,還進一步豐富了紅湖·可信數據空間的應用生態。通過與行業的深度融合,紅湖·可信數據空間能夠更好地滿足各行業的特定需求,推動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和廣泛應用。
相信未來,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紅湖·可信數據空間將在數據流通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持續推動數據的可信流通和高效利用,為構建智慧社會、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同時,我們也期待北電數智能夠繼續創新突破,為數據要素領域帶來更多優秀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