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國補、國家研討、巨頭入局 中國AI眼鏡產業利好不斷,迎來黃金時代
如果說2024年是AI眼鏡發展的元年,那么2025年將會是AI眼鏡高速發展的爆發之年,僅在最近的一個月的時間,國內就有不少的利好消息出現,本期的萬花筒,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中國信通院:啟動AI眼鏡
專項測試,舉辦AI眼鏡研討會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的中國信通院展示了對AI眼鏡產業的重視,先是啟動了AI眼鏡專項測試,接下是宣布舉辦AI眼鏡產業專題研討會。
2月19日,中國信通院旗下的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 Lab啟動了AI眼鏡專項測試,測試的項目涵蓋了基本配置、音頻、圖像、防抖、交互、續航、安全隱私7個模塊,總共超60個測試項目,國外銷售火熱的RayBan-Meta Wayfarer智能眼鏡成為了此次AI眼鏡專項測試的首款產品。

圖為AI眼鏡測試體系
至于為何要啟動AI眼鏡專項測試,中國信通院表示旨在為AI眼鏡行業提供可參考評價指標,推動技術創新升級和產業標準化進程,促進行業生態良性可持續發展。
3月3日,中國信通院旗下的擴展現實產業及標準推進委員會發文稱中國信通院擬于3月12日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舉辦“AI眼鏡產業推進專題研討會”。

據了解,此次研討會主要是為了促進AI眼鏡產業健康發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交流合作。會上,各界人士將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突破、標準認證體系建設等關鍵問題。
中國信通院對行業的發展影響深遠,它所制定的標準為行業的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了規范和指引,促進了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發展。與此同時,通過開展科學研究,中國信通院為國家在相關產業的宏觀管理和決策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有了中國信通院這一重量級的機構為了AI眼鏡下場做專項測試與開研討會,毫無疑問對AI眼鏡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大利好。
IDC:中國智能眼鏡市場
出貨量為275萬臺,同比增長107%
2月27日,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以AI眼鏡為代表的《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Smart Eyewear)十大洞察》報告,看好中國智能眼鏡市場的發展前景。
IDC稱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1280萬臺,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275萬臺,同比增長107%。

隨著市場玩家的快速進入,智能眼鏡供應鏈關鍵組件的技術突破及規模化生產將促使其成本逐漸下探。一方面會帶給廠商更多的利潤空間吸引更多玩家入場,另一方面將有力推動智能眼鏡產品以更加親民的價格加速進入消費者市場,進一步拓寬其應用范圍,提高市場滲透率。
XREAL等企業:
簽署《AI/AR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
2月27日,晶盛機電、龍旗科技、XREAL與鯤游光電四家企業正式簽署《AI/AR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四家企業將共同瞄準2027年AI眼鏡賽點,向L4級智能眼鏡技術高地發起沖鋒。本次合作不僅實現了關鍵技術節點的國產化突破,還形成了顯著的協同創新效應。此次簽約合作的四家企業均是各自賽道的細分冠軍:

龍旗科技的產品線覆蓋可穿戴、XR、AI手機等眾多智能產品,是全球領先的智能產品和服務制造商。
晶盛機電則是行業領先的半導體材料裝備核心供應商,尤其在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工藝和技術上,掌握核心技術和規模優勢。
鯤游光電是國內首家且是唯一一家建成從設計仿真、光刻母版加工、批量量產、劃片封裝、檢測檢驗、可靠性、品質管理等全鏈條量產閉環,并具有KK級以上規模量產經驗的AR光波導領軍企業。
XREAL定位為全球領先的消費級增強現實(AR)眼鏡研發、設計和制造商,業務覆蓋中、美、日、韓等多個國家。
海信視像:與XREAL達成戰略合作
2月25日,海信視像科技與AR企業XREAL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將在AR/AI眼鏡領域開展技術協同、生態共建與全球市場拓展。

從2020年起,海信視像正式啟動AR/VR產品開發,面向工業、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用戶,通過技術攻關,先后推出VR一體機、AR眼鏡、工業實訓平臺、AI拍照眼鏡等多款產品和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底,海信在虛擬現實領域累計申請超過280項專利,主導制訂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各1項,團體標準三項以上。
深圳:推出AI眼鏡相關產業支持政策
3月3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后簡稱“計劃”),提到了要重點推動AI眼鏡等人工智能終端的發展。

計劃目標包括,到2026年,全市AI終端產業規模將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集聚不少于10家現象級AI終端企業,AI終端產品產量突破1.5億臺。將重點支持9大品類的智能終端,包括AI手機、AI PC、AI平板、大模型一體機、AI可穿戴設備(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AI影像設備、全屋智能產品、工業級AI終端以及其他新型AI終端。
國家補貼:AI眼鏡已經在部分地區納入補貼范疇
在去年AR眼鏡、VR頭顯被納入到了國家補貼的范疇,使得這兩個類型的產品銷量大漲。CINNO Research發布報告稱,在2024年第四季度,國內消費級XR市場受益于電商促銷活動和國家補貼政策的推動,迎來了以AR眼鏡為主的新品發布高峰,帶動銷量顯著增長。
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該季度XR設備銷量達13.1萬臺,環比增長21%。CINNO Research預測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持續加碼,以及海外XR內容的積極培育,2025年國內消費級XR市場有望迎來25%的顯著增長。
最新消息顯示,AR眼鏡、VR頭顯之后,AI眼鏡也將要進入到國家補貼的范圍。
來自AR圈的報道顯示,上海市已將AR/AI眼鏡納入數碼產品補貼范疇,消費者購買Rokid、雷鳥、魅族等知名品牌的AR/AI眼鏡,最高可享受15%的直接價格補貼,單件產品補貼上限為500元。這一政策的落地實施,意味著北京、深圳等城市也有望陸續跟進AR/AI眼鏡補貼政策。

飛鴻研究院首席戰略官朱殿榮表示補貼政策的實施不僅能夠直接刺激終端消費,更重要的是向整個產業鏈傳遞了明確的政策信號。這清晰表明地方政府已將AI/AR眼鏡定位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重要載體,對整個產業發展具有戰略引導意義。
無論是中國信通院這一權威機構入局、調研機構看好、地方推出支持政策,還是民間公司之間的合作、納入地區的國家補貼范圍,AI眼鏡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正在迎來屬于它的黃金時代。
寫在最后
不可否認一系列AI眼鏡利好的登場,將吸引眾多的公司、資本涌入該產業,例如在MWC2025上,手機巨頭傳音便展示了自家的AI眼鏡——AI Glasses,預計很快便會上市,從而加劇AI眼鏡市場的激烈競爭引發“百鏡大戰”。

我們也曾在《太慘烈!前魅族科技副總裁預言“百鏡大戰”結局:只有少數廠商能賺到錢》一文中提到AI眼鏡“百鏡大戰”的結局:可能有10個或者15個廠商會最終活下來并且賺錢。
盡管結局是如此殘酷,但是至少能從側面突顯出AI眼鏡在一系列的利好加持下,也曾迎來過屬于它的黃金時代。
文/特拉法爾加羅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原文標題 : 納入國補、國家研討、巨頭入局 中國AI眼鏡產業利好不斷,迎來黃金時代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