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原子、擎朗、普渡人形機器人亮相;智元、中能坤域等完成融資

編輯:具身研習社社員

魔法原子上新具身智能“全家桶”
魔法原子舉辦「原子雙生」2025場景戰略發布會,正式推出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及端到端“原子萬象大模型”。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透露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預計今年將有400臺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商業場景。”魔法原子還啟動“千景共創計劃”,將圍繞人形機器人落地,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個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場景。
魔法原子人形機器人“小麥”的走路速度從0.3m/s逐漸提升,目前持續跑步速度可以達到2m/s。走路和跑步姿態已經趨于仿人,并能夠在奔跑狀態下適應馬路、跑道、草地、山坡等多種環境地形。小麥已經報名參加今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機器人馬拉松比賽。
魔法原子四足機器人“麥哥”主打情感交互與多場景服務能力。通過搭載魔法原子自研的情感交互系統,能夠實現語音、視覺及觸覺等多模態交互,并具備跳舞、空翻等動態技能。
具身智能大模型原子萬象,創新性融合視覺語言大模型與動作專家系統,構建了行業領先的快慢雙模協同架構。其中,基于動作專家模型的“快系統”能夠響應環境變化,保障機器人各個部位快速適應環境;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慢系統”負責理解復雜環境,并規劃長期任務。
2025中關村論壇人形機器人成焦點
3月27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年會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年度主題,設置論壇會議、技術交易、成果發布、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5大板塊、128場活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位嘉賓齊聚一堂,共議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發展。同時,論壇將發布具身智能十五大重點方向、發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具身智能白皮書。
本屆論壇中,貫穿全場的人形機器人動態演示成為焦點。來自15家企業的近百臺代表性機器人的智能服務展現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的深度融合,這些人形機器人化身“智愿者”,在迎賓、引導、咨詢等場景中提供高效精準的服務。
包括面壁智能、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銀河通用、加速進化、靈寶CASBOT等具身智能領域的公司均在論壇現場展示了自家機器人的硬實力。
專為服務而生,擎朗智能發布人形機器人
為了滿足服務行業的更多復雜需求,擎朗智能基于海量真實場景數據積淀,正式發布“為服務而生的”人形具身服務機器人XMAN-R1,打造多形態具身服務機器人協作生態。
XMAN-R1以“崗位化、親和力、安全性”為設計理念,適配擎朗智能所深耕的服務行業場景。目前,XMAN-R1已可完成服務場景內”點單-配餐-送餐-收餐”等長任務閉環,未來將去向更多場景探索。
在崗位化維度,XMAN-R1 學習服務人員動作邏輯與姿態,從雙手遞物到移動控制,融入場景需求,貼合崗位特征,與擎朗配送、清潔機器人分工協作;為更好的融入服務場景,XMAN-R1 參考人體比例,打破機械感,融入科技與穩定設計。配備大語言模型、表情反饋等擬人交互功能,提升服務親和力。
普渡發布新款人形機器人
普渡機器人發布了商用場景類人形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閃電匣Arm。該款機器人由普渡創新實驗室Pudu X-Lab研發,在普渡旗艦專用型商用服務機器人閃電匣的基礎上,集成了移動、操作、交互多技術棧,具備泛化操作能力,能夠在酒店、樓宇、餐飲、零售、醫療等各類商業場景中完成多種任務。

智元機器人獲騰訊領投
智元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騰訊領投,本輪融資,系其在具身智能賽道的首次投資,龍旗科技、臥龍電驅等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并正以150 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接洽。此外,原華為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接任智元機器人董事長兼CEO,有望推動技術商業化進程。
智元機器人在產品研發與市場推廣方面進展迅速,已開啟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且發布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騰訊首次出手具身智能,華為系高管加盟,智元機器人的融資標志著大廠布局加速。雖然不做本體,但大廠已多鏈路滲透。
它石智航創紀錄,完成1.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
它石智航獲1.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創下中國具身智能領域天使輪最大融資額紀錄,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參與投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模型訓練和場景拓展。它石智航的核心技術引擎是AI World Engine的世界模型,開創了Human-Centric具身數據引擎,以真實世界具身數據獲取能力的突破為核心,致力于構建可信賴的超級具身智能系統。
公司創始團隊被行業譽為“豪華夢之隊組合”,成員來自華為、大疆、百度等大廠,在具身智能、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產業經驗,將帶領公司專注打造具身智能創新技術產品。
原力靈機獲2億元天使輪融資
原力靈機完成2億元天使輪融資,由君聯資本、九坤創投、啟明創投等參與。原力靈機研發團隊兼具頂尖學術背景以及超過10年的AI原生產品落地經驗,其核心創始團隊出身于國內知名人工智能公司曠視科技。(投中網)
ELU.AI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
ELU.AI完成Pre-A輪融資,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力鼎資本,杭實集團,興泰資本,創世伙伴CCV。ELU.AI由阿里巴巴前副總裁白惠源博士創立,聚焦于AI智能機器人,擁有原力無限(INFIFORCE)、原力光年(LIGHTFORCE)、原力萬象(UNIFORCE)三大子品牌,分別專注于智能機器人、行業AI應用和機器人大腦,構建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生態體系。

藍思科技擴充朋友圈
藍思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已與國內及北美頭部人形機器人公司開展合作,建立專門團隊研發人形機器人關節、靈巧手、軀干、頭部殼體及表情面罩等模組及整機組裝。根據客戶保密要求,不便披露具體情況。(每日經濟新聞)
奧迪一汽在生產基地試運行優必選Walker S1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近期在長春建設的全新先進生產基地開始生產純電動車型,首次引入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在汽車生產過程中進行質量流程試點項目,執行空調泄漏檢測任務。
奧迪一汽工程技術部部長托比亞斯·里貝克評價道:“Walker S1的技術成熟度完美契合奧迪‘零缺陷生產’理念,其在受限空間作業和高空檢測場景的表現,顯著降低了員工職業健康風險。”目前,奧迪正與優必選聯合探索包裹搬運、工藝材料處理等更多工作站的應用可能。
小鵬人形機器人預計明年定量產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小鵬機器人期望明年給出定價并計劃實現量產。目前,小鵬Iron人形機器人已在廣州工廠投入使用。
何小鵬指出,若能在下一個十年實現語言與感官的集成,機器人將在日常生活中發揮更大作用,甚至可達到與人類互動的水平。到2026年具備L3初階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將踏入適度規模的商業化量產階段。
字節跳動跨界具身智能,開啟春招“搶人”大戰
2025年春招,互聯網大廠紛紛啟動大規模招聘計劃。據了解,字節跳動春招擬定招聘5000人,研發需求占比達60%,非研發類崗位需求新增30%。同時,公司放出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機器人等相關崗位,繼續進軍具身智能領域并開啟“搶人”計劃。
在具身智能領域,本期字節跳動放出的研發崗位大多集中在機器人的“算法”方面,崗位數量大約有10個左右。
其中,SLAM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的職位描述包括負責開展機器人定位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以及機器人定位算法的研發等;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工程師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多自由度機械臂的任務決策、運動規劃與協同控制等算法的研發,以及機器人安全自主避障、抓取操作等算法的研發等;機器人傳感器系統工程師則負責機器人領域傳感器的嵌入式軟、硬件開發工作。
原文標題 : 魔法原子、擎朗、普渡人形機器人亮相;智元、ELU.AI等完成融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