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行業周報|6月10日:行業的分化,Figure持續推進,特斯拉核心人物離職
芝能科技出品
Figure發布60分鐘無剪輯物流分揀演示視頻,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技術邊界被再度刷新,而與此同時,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項目的核心人物——米蘭·科瓦奇宣布離職,給特斯拉擎天柱項目蒙上一層不確定性。
整個行業在快速推進與核心人事變動之間,正進入一段微妙的調整期。本周多個產業信號表明,人形機器人仍在前行,但路徑分化正在發生。
01
行業一周動向:
熱度不減,技術邊界持續推進
本周,人形機器人產業依舊保持著高頻動態與多方參與的熱度。
◎ 百事可樂發布首個品牌機器人“百事藍寶”,雖其硬件本體為智元遠征A2,但顯然寄托了品牌跨界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試水。
◎ 湖北、北京、廣東等地的創新中心與產業聯盟相繼成立,地方政府對于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政策熱情與資源集聚。

◎ Figure成為本周最受矚目的企業之一,其發布的一段長達60分鐘的無剪輯物流分揀視頻,通過Helix機器人展示了當前行業最接近商用的操作表現。
視頻中,機器人在無需加速或剪輯的條件下處理各類尺寸和形態各異的包裹,穩定展現了接近人類的靈活度與識別能力,這對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許多廠商而言,無疑是一個階段性技術里程碑。
◎ 亞馬遜方面也傳出測試人形機器人進行包裹遞送功能的消息,這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正在向大型平臺型公司供應鏈的末端滲透,場景化落地不再是空談。
◎ 行業高速發展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全球人形機器人早期代表公司之一的Aldebaran宣布破產,這家公司曾推出知名的Nao機器人,但在新一輪競爭格局中逐步邊緣化,直至退出舞臺。
它的倒下提醒市場:資本熱潮之下,唯有持續技術投入和場景突破,才是穿越周期的基礎。
本周來看,存在局部泡沫與過度宣傳的風險,但從柔性觸覺傳感器的更新迭代到訂單突破2000臺的國產動力企業,再到各地政策端的持續扶持,人形機器人產業整體仍在不斷夯實基礎,并逐步從“炫技期”邁向“落地期”。
02
特斯拉機器人高管離職事件
背后的深層影響
在行業大步向前的同時,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項目卻迎來一次重大人事變動。
擎天柱(Optimus)項目的負責人米蘭·科瓦奇宣布辭職,理由為“需要更多時間陪伴國外的家人”,并表示此決定與任何公司內部事務無關。雖然聲明中盡力淡化可能引發的猜測,但業內人士并未就此止步。

科瓦奇曾是特斯拉自動駕駛團隊的核心人物,后來接手擎天柱項目并快速推動至可展示階段。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公開稱,人形機器人是特斯拉未來的“核心業務”,并聲稱其將帶來每年10萬億美元收入,最終令公司市值達到25萬億美元。
然而,從目前行業評估來看,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實際估值遠不及此,大多數機構預計2032年市場規模將在150億至800億美元之間,即便以最樂觀的速度擴張,距離馬斯克所描繪的藍圖仍相差甚遠。
這一差距,讓科瓦奇的離職顯得更為敏感。有觀點認為,這不僅僅是一次“個人原因”所驅動的離開,而可能是對項目預期、技術可行性與資源調配方式的一次潛在投票。
Figure公司日前也挖走了另一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工程師扎卡里·伯恩霍爾茨,說明特斯拉內部關于該項目的凝聚力正在削弱。
特斯拉強調擎天柱項目的獨特性,并在多個場合展示其原型機能力,但外界依然對其實操階段是否依賴遠程操控等細節存有質疑。
相比之下,Figure這類專注人形機器人且組織更為靈活的企業,正在逐步形成技術領先與品牌影響雙重疊加的態勢。當前的行業競爭,很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演變為特斯拉與Figure在真實落地層面的技術博弈。
此外,特斯拉整體人才流動率近年來偏高,尤其是在自動駕駛與機器人等未來關鍵方向。這一趨勢是否會進一步削弱其項目連續性與創新能力,值得持續關注。
小結
本周,人形機器人行業在表面熱鬧之下,特斯拉則因關鍵人物離職引發行業對其路徑與承諾的再度審視。這種對比折射出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邏輯:技術兌現力與持續組織穩定性,才是跨越由炒作進入真實生產力階段的必要條件。
人形機器人行業正在經歷一場由“高預期”向“真兌現”的過渡。浮華退散之后,那些能夠真正進入現實場景、并被用戶和產業鏈接受的方案,才會真正定義這一代機器人的價值。
原文標題 : 機器人行業周報|6月10日:行業的分化,Figure持續推進,特斯拉核心人物離職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