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港元定增到手!機器人黃金時代即將到來,越疆努力搶先“卡位”
全球協作機器人龍頭越疆科技宣布重磅融資計劃,擬折價配售新股募資超10億港元,以加速技術研發深化與全球市場擴張步伐。

7月15日,越疆(02432.HK)發布公告,計劃通過一般授權配售1910萬股新H股,配售價定為每股54.3港元。此價格較公告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60港元折讓約9.5%,較近五個交易日平均價折讓6.2%。
日前,越疆已完成此次定增,總募資10.37億港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為10.22億港元。
本次配售股份占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約4.73%,完成后總股本將小幅稀釋至4.51%。
要知道此時距離越疆港股上市僅過去7個月。2024年12月23日,越疆成為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18C章成功上市的第三家專業科技公司,彼時,共募資約7.52億港元,所得款凈額約6.81億港元。
密集的融資計劃透露了越疆想要加快推進其機器人業務布局的決心,而這背后也間接佐證了整個機器人賽道的商業化落地確實正在進入由0到1階段。
當然,同樣樂觀的是投資者也非常看好產業商業化的推進。據IT桔子數據,2025年前5個月,機器人領域融資額已達232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209億元總和;再譬如,越疆股價更是火爆,年初至今已漲173%。
工業、商業機器人全線大增,越疆的商業化很漂亮
招股資料顯示,越疆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門從事協作式機器人(通稱“協作機器人”)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的領軍企業。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按2023年的出貨量計,越疆科技在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國所有協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為13.0%。
其領先的市場地位也體現在2024年足夠驚艷的業績報中:全年營收3.74億港元,同比增長30.3%;更關鍵的是,經調整后凈虧損同比大幅收窄55.4%,毛利率從2023年的38.2%躍升至46.6%。
眾所周知,虧損目前在機器人行業里是常態,大多人形機器人產品都還處于場景找尋階段,還不足以大規模量產。而此時,越疆能在同時實現營收增長與虧幅縮窄意味著其大規模商業化成效顯現,公司正加速向盈利拐點靠近。
拆解收入結構,越疆的增長動力清晰可見:核心產品六軸協作機器人貢獻了55.9%的收入,同比增速高達55.5%;融合移動機器人技術的復合機器人收入增速更猛,達64.7%;最亮眼的當屬商用服務場景,相關收入飆升111.6%,靠的是自動化咖啡站、醫療輔助機器人等新應用的大規模落地,增長十分強勁。
我們的機械臂正在從工廠走向奶茶店、醫院——越疆創始人兼CEO劉培超在接受采訪時大概如是表示。在他將機械臂進入人類生活場景劃分為的三大類中,需求相對結構化和規則化的工業場景是“基本盤”,最先落地;其次則是商業場景是“增長引擎”,主要是對重復性勞動進行替代;最后才是家庭場景,他認為“未來機械臂一定能走進家庭,幫你疊衣做飯、收拾家務,我認為只要3年左右的時間,這樣的場景就可以實現。”
而2024年的業績,恰恰印證了這一戰略的前瞻性——工業自動化需求成支柱性業務,商用服務機器人成了新增長曲線。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技術壁壘是越疆必備的底氣和底色。其堅持“全棧自研”路線,關鍵零部件自研率超90%,累計專利961項;2025年推出的首款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搭載自研神經驅動靈巧操作系統(NDS),實現毫米級操作精度,已在汽車精密裝配、全自動咖啡制作等場景驗證功能。
基于這些技術支撐,不久前,越疆還推出了六足仿生機器狗,成為全球首個覆蓋“機械臂+人形+六足”的機器人平臺,甚至在日本發布人形機器人及高速協作機器人CR 30H,加速全球化交付,用“技術轟炸”鞏固行業地位。
全球化布局則為增長提供了“雙保險”。目前,越疆產品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8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海外收入占比高達59%。這種“中國研發+全球銷售”的模式,既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又通過服務高端客戶(如醫療、汽車行業)提升了品牌溢價。
10億港元的背后,是“人形機器人戰爭”的沖鋒號
選擇此時點進行配售,與越疆意圖搶占人形機器人愈發明朗的產業風口并應對全球化競爭的戰略布局密切相關。
協作機器人賽道的“黃金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全球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4.7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10.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22.2%;預計到2028年將達49.5億美元,增速飆升至36.6%。
這一增長的核心邏輯是:協作機器人憑借靈活性和易用性,正在填補傳統工業機器人無法覆蓋的市場空白——從3C電子的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到醫療、餐飲的服務場景,再到家庭的日常家務,幾乎所有“非標準化”需求都成了協作機器人的戰場。
此次注入的10億港元募資,正是越疆為這場戰爭準備的“彈藥庫”,包括研發迭代速度、產能擴張與市場覆蓋做好更充分競爭的準備。
據越疆披露,此次所募資金將重點投向四大戰略方向:持續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特別是在智能機器人前沿領域(如人形機器人、AI訓練平臺)的攻關;積極尋求產業鏈整合機會,包括潛在的投資、收購或戰略聯盟,以強化生態協同;大力拓展全球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產品在海外市場的滲透率與競爭力;以及用于日常營運資金補充,支持包括醫療、商業服務等新興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與商業化進程。
資本市場反饋層面,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高折價配售可能在短期內引發股價波動,但長期來看,這筆關鍵資金有望加速公司實現盈利拐點的進程。
申萬宏源分析指出,越疆“協作機器人+具身智能”的雙輪驅動戰略正逐步清晰,或將推動公司估值體系的重塑。
搶在爆發前"卡位"
快速有效地借助更多的資金資源,越疆大概是要在三個維度建立壁壘:技術領先性、生態協同性、市場滲透率。
技術層面,人形機器人被視為協作機器人的“終極形態”。與工業機械臂不同,人形機器人需要具備環境感知、自主決策、多任務執行等能力,這對AI算法、傳感器、精密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越疆的Dobot Atom已率先在汽車裝配、咖啡制作等場景驗證,若能將技術復用至更廣泛的商用場景,比如物流分揀、家庭服務等領域,或將成為其區別于Universal Robots等競爭對手的核心優勢。
生態層面,越疆正在構建“硬件+軟件+服務”的閉環。其2024年推出的具身智能機器人X-Trainer,通過遙控操作收集任務數據,再用神經網絡訓練端到端控制模型,本質上是“用AI給機器人裝‘大腦’”。這種模式除了能提升單臺機器人的效率,還能通過數據積累形成“越用越聰明”的網絡效應,最終構建起難以復制的生態護城河。
以實際應用為例,據悉,在3C、汽車、化妝品等多個行業頭部企業中,X - Trainer 已成功部署,涵蓋化妝品包裝、線束端子插拔、汽車零部件抓取等 20 余項應用場景,積累了總量超過20億的龐大典型任務參數集 。
市場層面,全球競爭已進入“白熱化”。國際巨頭如Universal Robots(優傲機器人)占據先發優勢,國內企業如節卡、遨博也在加速追趕。越疆的優勢在于“技術+全球化”雙輪驅動。全球化布局方面,越疆已提前布局歐美、東南亞等增量市場;在國內,越疆已與一線車廠、電子制造廠、咖啡奶茶店等開展場景合作,并將于 2025 年年中實現試產和批量生產 ,通過不斷拓展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
當然,挑戰同樣存在。首當其沖的是盈利壓力——2024年研發費用7752萬港元,占營收的20.7%,高強度投入雖能拉開技術差距,但也壓縮了短期利潤空間,需要通過更廣泛的規模化應用才能有效攤薄。
其次是場景驗證風險:商用服務機器人(如咖啡機器人)的單店回本周期、醫療機器人的臨床合規性,都需要時間驗證;家庭場景雖有3年普及的樂觀預期,但消費者付費意愿仍需培養。
說直白點,越疆急著融錢,關鍵還是為了搶在行業爆發前“卡位”。
結語
從2015年創立時的“小作坊”,到2024年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占率13%的行業前二,再到2025年10億港元定增后的“人形機器人沖鋒”,越疆的成長軌跡,正是整個人形機器人賽道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縮影。
原文標題 : 10億港元定增到手!機器人黃金時代即將到來,越疆努力搶先“卡位”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