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快?特斯拉擎天柱年底入華銷售?宇樹3.99萬打響價格戰!
北京時間7月27日,《科創板日報》在17:02:11發了一條“科創板電報”表示:
特斯拉有關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第三代機器人(Optimus 3)已在美國工廠進行實測,預計2025年面向中國C端市場推出,將進入家庭等消費場景。
這個消息有點突然,關于特斯拉Optimus 3的最新消息來源是三天前的特斯拉Q2財報電話會上這個非常嚴肅的渠道。
在7月24日的特斯拉Q2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曾表示:
Optimus 3的原型能在今年年底前出現,現在正在改進其設計,正在使用的是Optimus 2的版本,差不多2.5的版本。并且表示,未來五年內實現年產量100萬臺的目標是合理的。

這個時候就有疑問了?
Optimus入華是有預期,甚至在中國量產也是上海一直在追求的目標,但是2025年就入華面向C端市場,這個消息是非常超預期的。
為啥這個如此重磅的超預期的消息,不是由馬斯克在Q2的電話會上透露呢?
要知道,特斯拉Q2財報對特斯拉來說,是一份極其難看的財報,幾乎所有的指標都是下滑的,包括最重要的營收規模和凈利潤都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
馬斯克肯定還記得還睡在加州Fremont工廠Model 3的產線邊,以及當時特斯拉面對華爾街的瘋狂做空的壓力。是中國出手,幫助特斯拉在上海以一路綠燈的中國速度,讓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在一年內建廠并投產,讓特斯拉起死回生、并且幫助馬斯克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至今。
馬斯克肯定知道,一個關于Optimus面向中國C端市場推出、進入家庭等消費場景的消息,對特斯拉的影響,是完全不亞于Model 3在中國的國產,甚至是超過Model 3在中國的國產對特斯拉的影響。
如此重磅的消息,馬斯克為啥不在電話會上說,要知道特斯拉當時是有包括馬斯克在內的六大高管出席電話會,這屬于非常罕見的一次,可見其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其股價在財報出來的首個交易日收盤大跌超過8%。
對于特斯拉和馬斯克來說,Optimus確實是非常需要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也需要特斯拉Optimus如同當年需要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作為鯰魚刺激、帶動中國產業鏈發展和供應鏈的成熟。

機器人賽道,是一條比新能源汽車更大的賽道。和AI融合后,能迸發出強大的生產力。這也是中美競爭的又一新高地。Optimus肯定是要入華,也肯定會國產,大概率也就是在上海國產了。
中國的機器人公司發展也很迅速,也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機器人,或者說是具身智能公司,包括剛花了21億買下A股上市公司上緯新材的智元機器人、包括剛剛進入科創板上市輔導 的宇樹科技。
還有去了港股上市的優必選(港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極智嘉、越疆等等。以及還有一大批在一級市場頻繁融資的初創公司,包括傅里葉、眾擎機器人、千尋智能、銀河通用、逐際動力、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它石智航等等。

在傳出特斯拉要在25年底入華面向C端家庭消費場景前兩天,也就是7月25日,宇樹科技宣布推出旗下的第三款人形機器人——R1,售價3.99萬起,比G1的9.99萬要便宜很多。R1也是迄今為止,最便宜的一款雙足人形機器人。據介紹,R1全身共26個關節、集成語音和圖像多模態大模型,重量僅為25KG、支持自行改制。
在馬斯克的構想中,Optimus的售價是2萬美元。來到中國一看,拼價格是完全拼不過的了,只能拼技術了。R1和Optimus比起來,有新能源汽車的剁椒魚頭和Model 3,或者是Model 2(傳說中的廉價車型)比較的感覺。
當然了,在新能源汽車賽道,Model 2的競爭對手肯定不是剁椒魚頭。所以,maybe,Optimus的競爭對手也不會是R1,中國的機器人公司,會拿出一個加強連的人形機器人和Optimus進行競爭。
這,就是人形機器人必然會面對的競爭格局,一個遠比新能源汽車賽道更為激烈的競爭格局。
原文標題 : 那么快?特斯拉擎天柱年底入華銷售?宇樹3.99萬打響價格戰!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