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男性晚育下一代高度近視概率高,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變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的科研團隊在研究早發型兒童高度近視的病因時,發現兒童高度近視新生突變概率與患兒父母的生育年齡正相關。
現在,高度近視已經成為威脅我們健康的“國病”,是當前我國致盲人群的主要病因。
此前,《國民視覺健康》發布的報告中就明確指出:2102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中各類視力缺陷患者約5億左右,其中近視總患病人數約4.5億;預計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近視患病率將增長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將達7億。
但是因為影響因素眾多,并且其發病機制研究難度很大,故而在實際的預防和治療過程中,很多時候醫生也無計可施。
在此次的實驗中,溫州醫科大學的瞿佳、金子兵等研究人員通過對大量患者的基因數據進行篩選和分析找出突變的基因(高度近視致病基因)BSG,隨后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突變基因BSG植入小鼠體內,并通過小鼠的健康變化發現該基因確實可致病。
此外,在大量樣本數據的研究分析中,研究團隊發現父母年齡越高,兒童的基因突變概率越高。對此,金子兵教授介紹說:“我們通過大量采集樣本,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父母雙方在完全沒有攜帶高度近視基因的前提下,如果生育時父親的年紀超過35歲,那么他們的下一代發生高度近視的概率會增加,最高增加50%。”
顯然,隨著現在晚婚晚育人群的擴大,該問題的重要程度也日趨加重。
為了未來更精準的治療,研究人員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找出了該致病基因的目標組織,他們搭建引起眼軸變長的基因突變模型并對其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該致病基因會對動物的睫狀體與神經視網膜產生影響,這也預示著我們可以通過對視網膜與睫狀體的保護和治療來解決遺傳性高度近視問題。
該成果已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學院報》,并入選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志于1月13日主辦發布的“2017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