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細胞內存全新DNA結構 或與基因打開和關閉有關

細胞內部i-基元DNA結構的藝術圖。
圖片來源:每日科學網站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活細胞內發現了一種新的DNA結構——被稱為“i-基元”(i-motif)的“DNA扭結”。這表明,除了眾所周知的雙螺旋結構外,人類DNA還擁有更復雜的結構,這些結構也影響著我們的生物學功能,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將促進我們對DNA的理解。
最新研究負責人、伽爾文醫學研究所的丹尼爾·克里斯特指出:“當大多數人想到DNA時,腦海中浮現的是雙螺旋結構,但新研究提醒我們,存在著完全不同的DNA結構,i-基元是DNA的四鏈‘結’,與雙螺旋結構大相徑庭,且其很可能對我們的細胞至關重要。”
盡管科學家此前曾看到過i-基元,并進行了詳細研究,但這些i-基元都是在試管中而非活細胞內發現的。實際上,i-基元“結”是否存在于所有活體內部,一直存在爭論,而新發現讓一切蓋棺論定。
為了探測細胞內部的i-基元,研究團隊研發了一款精確的工具——一個抗體分子的片段,其能精確識別并緊密依附到i-基元上。使用熒光技術,他們揭示了i-基元在多個人類細胞系中的位置。研究人員稱:“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綠色的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和消失,所以,我們知道i-基元正在形成、溶解、再形成。”
他們也證明,大多數情況下,i-基元形成于細胞“生命周期”的某個特定時刻,那時,DNA已經被“閱讀”。i-基元出現在某些控制基因是否被打開或關閉的DNA區域,以及對衰老過程至關重要的端粒內。
研究人員認為,i-基元可能與基因的打開和關閉有關,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基因是否被很好地“讀取”。
他們最后說,揭示細胞內全新的DNA結構令人振奮不已,將有助于我們真正理解DNA,以及其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化學》雜志。(科技日報)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