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國內肝臟移植轉運,萊普晟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從知情人處獲悉,專注器官移植技術研發的萊普晟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德同資本領投,重山資本、領復資本和杭州金投智信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跟投。萊普晟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生產車間及生產線建設、產品線拓展、產品申報以及團隊擴張等方面。
技術為地基,“拯救”國內肝臟移植轉運
萊普晟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李博士畢業于瑞士伯爾尼大學,是國家863項目首席青年科學家。另一位創始人楊子江也是瑞士心血管中心生物醫學博士,曾因提出并研發全球第一代“干細胞制劑” 獲得瑞士國家最高醫學獎——輝瑞醫學獎。
在項目雛形剛剛出現的時候,李博士還只是基于科研對肝臟移植轉運進行研究。“但一個真正成熟化的產品并不是一個科研項目能夠推動的。”他告訴億歐大健康,要進行科研轉化,人員和市場化的成本,僅僅靠科研項目無法達成。
器官移植技術是將一個器官整體或局部從一個個體用手術方式轉移到另一個個體的過程。對于癌癥病人來說,器官移植意味著他們有機會獲得第二次生命。在中國,每年有30多萬人等待器官移植,有1萬多人獲救,卻仍有20%(約2000個)器官因轉運中的質量下降而廢棄。在“中國制造”逐漸變成“中國智造”大放異彩的驅使下,這兩位醫學博士開始了創業之路。
李博士告訴億歐大健康,傳統的器官移植大多是用“浸泡法”。“這一轉運方法已經在中國延續了約50年,但這一方法由于液體的不穩定性,對于器官的浸泡也不完全,尤其是對于遠距離的轉運,轉運的時限也無法很好地控制。”他說,“相比傳統方法,機械灌注能夠更好的保存離體器官,減少器官浪費。”
李博士是“控制性灌流核心技術”的首創人,通過對壓力、流速、溫度、灌流溶液進行精準控制,這種技術能夠大大提升器官保存的效果和效率。而萊普晟選擇從“肝臟”這一病種開始應用,李博士稱,國內目前還沒有同樣進入這一賽道的“選手”。
據了解,萊普晟的器官轉運設備LPS-1000已于今年1月正式上市并已小規模生產。此外其器官保存、修復及養護設備LPS-2000目前已完成第5版程機試制、多臟器保存液已完成GMP試制及臨床前動物試驗、器官獲取專用管路也已完成樣品試制。軟件方面,萊普晟聯合多倫多大學團隊共同研發了多輸入多輸出心臟自動灌注及檢測一體系統,但目前還處于預研階段。
除肝臟外,萊普晟還將繼續開發包括肺臟、心臟、斷肢、腎臟等多器官臨床設備產品。目前,萊普晟已和全國20家單位簽約推進產品的臨床應用,其中包括樹蘭醫院、浙一醫在內的醫院以及上海大學在內的高校等等。
PPP模式建“平臺”,逐漸延伸產業鏈上下游
與許多早期創業的公司不同,萊普晟的“平臺”打造的非常早,不僅如此,其to G意識“覺醒”得也非常早。2017年,萊普晟與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基金會共同成立了器官轉運及質量數據采集及分析平臺(OTQC),萊普晟成為中國器官轉運質控數據平臺運維單位。平臺對器官轉運全流程進行系統管控,而后為國家提供官方報告。
“在整個器官轉運過程中,涉及的參數可以多達二三十個,而其中沉淀下來的有效數據也是巨大的。”李博士表示,“在5年、10年后,這些大數據不僅對于醫療界疾病譜、器官功能分析十分重要,對于疾病的診療、新技術的研發也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OTQC已開始省級平臺的試點,預計到2019年開始試點國家平臺并實現全國覆蓋。
我國的器官移植在5年時間內增長至全球排名第二、達到超百億的設備及耗材容量,足以證明該領域潛在發展空間。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如新藥研發一般是個“苦哈哈”的差事。首先作為器械提供商,從產品到商業化的全流程來看,研發“投入期”十分漫長;其次并不是所有醫療機構都可以開展器官移植項目,在開展前還需要經過報批等一系列手續。
但他們并不為此“泄氣”,李博士認為,在未來器官移植大數據的應用空間非常值得期待,但也需要更多的耐心。作為國內肝臟移植轉運設備自主研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互聯網和新技術飛速發展以及國家對于智能制造的大力扶持下,掌握核心技術和發展節奏,就是掌握了在行業“突圍”的命脈。
器官移植全產業鏈包括器官獲取、離體器官的轉運、修復和保存、器官移植和移植后的維護。從縱向看,萊普晟已在上游的供體識別到下游器官移植后的監控、隨訪有所涉及;從橫向來看,其核心灌流技術也并不局限于肝臟轉運,在疫苗等藥物的轉運、開胸手術中也有運用空間。
重山資本合伙人孫超也表示:“隨著大眾對器官捐獻意識的改變以及器官移植技術的發展,我國未來的器官捐獻市場將會不斷增長。萊普晟不僅在器官灌流保護、轉運修復方面擁有核心技術,而且建立了OTQC平臺,對全流程實施監控并沉淀有效數據,未來可形成器官修復、運輸與移植的產業閉環。”
這一閉環的打造對于萊普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對于中國器官移植產業來說,卻是具有跨越性的一大步。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