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A企業“摘B”啟示錄,成功的答案不止一個
對于18A企業來說,上市的第一個目標,大概是“摘B”。
根據港交所規定,按照18A規則上市的企業,在滿足一定條件前,需要在股份名稱中附帶“B”標識,以作為對投資人的提示。
如下圖所示,只有符合港交所《上市規則》第8.05條的三個要求之一,18A企業才能撕掉B標簽。

隨著越來越多的藥企管線進入商業化階段,也迎來“摘B”的階段。
截至目前,包括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復宏漢霖、康希諾、再鼎醫藥、諾輝健康、康方生物、博安生物等9家企業,已經成功撕下B標簽。
它們,都是通過怎樣的方式達成目標的呢?
/ 01 /方式一:創新管線持續放量
對于創新藥、械企業來說,最核心的路徑,自然是創新管線進入商業化階段后,持續放量。
包括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再鼎醫藥、諾輝健康、康方生物等企業,均是通過這一方式成功摘B。
就拿諾輝健康來說,其摘B就得益于創新早篩產品的不斷放量。
一方面,包括常衛清、噗噗管等原有產品收入規模繼續增長。比如常衛清收入規模達3.6億元,同比增長266.2%;噗噗管銷售收入為2.0億元,同比增長73.7%。
另一方面,新產品上市后的放量。公司2022年推出的幽幽管,上市第一個年度就實現2.1億元收入。
得益于此,諾輝健康2022年收入達到7.7億元,超過摘B門檻的5億港幣,最終成功撕下B標簽。
/ 02 /方式二:新冠疫苗爆炸式增長
當然,在創新管線放量的方式也分為兩類。一類是上述可持續性的創新管線放量,另一類則是偶然的契機,比如康希諾。
康希諾摘B的原因,是新冠疫苗的持續放量。
在新冠疫苗的競爭中,康希諾是最早脫穎而出的選手之一,并且在后續也順利成為了加強針選手。
當前,公司腺病毒載體疫苗克威莎,已獲批同源加強以及序貫接種,吸入劑型也獲批用于加強針。
得益于此,公司的收入突飛猛進。2020年,公司收入為2489萬元,2021年達到43億元。借此,公司成功摘B。
2022年,隨著新冠疫苗的需求有所減弱,康希諾的收入也有所下滑,為10.35億元。
/ 03 /方式三:類似藥助力摘B
除了依靠創新藥摘B的方式,也有人是通過生物類似藥達成目標的。
所謂生物類似藥,簡單來說就是仿制藥。因為生物藥相對化學藥,分子結構相對復雜,即便仿制也很難說做到完全一樣,只能在免疫、生產工藝等多維度做到相似,所以只能以“類似藥”相稱。
專注生物類似藥的策略,的確“穩妥”。一方面,由于并不需要創新,類似藥的研發難度要小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幾大重磅單抗專利剛剛到期,有著巨大的可替代市場,并且國內類似藥剛剛起步,尚處藍海。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復宏漢霖、博安生物成功依靠生物類似藥率先摘B。從收入規模來看,類似藥當前市場并不差。
比如,2022年,復宏漢霖生物類似藥銷售收入約23.3億元,同比增幅接近1倍。其中,漢曲優®收入規模達到了16.96億元。
博安生物的主打管線,則是貝伐珠單抗類似藥。博安生物將管線授權給大藥廠阿斯利康的銷售方式,2022年公司收入5.16億元,成功摘B。

原文標題 : 18A企業“摘B”啟示錄,成功的答案不止一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