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歸核戰略”,麻醉藥龍頭還有機會嗎?
《投資者網》謝瑩潔
一則公告,揭開了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下稱“人福醫藥”,600079.SH)面臨壓力的冰山一角。
公開資料顯示,4月3日、4月7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發布了兩起執行判決,因合同糾紛案件,法院對實控人艾路明采取限制性消費措施,要求其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這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藥企,上市后逐步成長為國內麻醉龍頭企業,并將業務范圍從醫藥覆蓋到金融、保健品、醫療器械、制劑出口、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市值一度逼近400億元。光鮮另一面,是其不斷將借款投入到周期性長的產業中,傳統業務滯漲引發資金鏈緊張,目前發展已掉隊。
2023年,人福醫藥營業總收入245.25億元,同比增長9.79%;歸母凈利潤21.34億元,同比下降14.07%。
基本面憂慮仍存
作為“麻醉一哥”,人福醫藥主要從事神經系統用藥、甾體激素類藥物、維吾爾民族藥等藥品生產,近年來逐步拓展美國仿制藥業務。麻醉藥物屬于國內強監管的行業,部分麻藥是管制藥物,生產廠商和配送商都有很嚴格的要求,行業呈現寡頭競爭的局面。
2020年至2023年,人福醫藥營收為206.8億元、205.5億元、223.38億元與245.25億元,增長較為平穩,歸母凈利潤為10.06億元、13.17億元、24.84億元與21.24億元。

生物醫藥行業高投入、長周期的特性,意味著生物醫藥行業對資金水平的要求格外高,但公司情況并不樂觀。
截至2023年年末,人福醫藥有貨幣資金41億元,短期借款高達67.1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9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9.67億元,同比下降19.41%。
另一方面,人福醫藥的資金周轉速度也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存貨周轉率從4.07次下降至3.78次,應收賬款周轉率從3.25次降至3.14次。
二級市場方面,人福醫藥近三年多來股價在波動中下滑,今年年初創階段性新低至17.85元/股,相比2020年年中39元/股的高點大幅降低。近期股價有所回升,截至4月22日收盤報19.93元/股,市值324.68億元。

控股股東債務壓力重重
相比同樣以麻醉藥起家的恒瑞醫藥,人福醫藥發展逐漸掉隊。市場普遍認為,這與艾路明領導下的當代集團高度擴張相關。
從上世紀90年代,當代集團只有人福醫藥一家上市公司,此后陸續參控股了ST明誠(600136.SH)、三特索道(002159.SZ)、光洋股份(002708.SZ)及華茂股份(間接持股)(000850.SZ)等多家上市公司。
天眼查顯示,艾路明最高時擁有實控權的企業多達451家,其中當代集團以及參控股公司就有45家。各個參控股公司之間又存在股權價差,多層持股,體系間往來復雜。
近年來,當代集團頻頻陷入債務違約。在此期間,人福醫藥成為了債主們的寄托。根據人福醫藥此前發布的紀律處分公告,2019年至2022年,控股股東當代集團通過第三方企業采取期初借款、期末償還的方式占用人福醫藥資金,累計發生額約129.09億元,目前占用資金本息已全部追回。
2023年,人福醫藥宣布實控人被立案調查。上交所對人福醫藥、控股股東、實控人艾路明,時任董事長王學海,時任董事兼總裁鄧霞飛,時任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吳亞君予以公開譴責,并公開認定艾路明三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公告記載了上述人員多項違規行為,包括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控股股東大額違規減持股份、重大交易未履行董事會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定期報告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4項違規行為。
今年以來,控股股東債務危機仍在發酵。企查查顯示,截至2023年底,當代科技被法院裁決需要償還89億左右的債務。
1月31日,人福醫藥發布控股股東被監管警示公告。上交所表示,當代科技所持股份被司法拍賣,所持股份累計變動超過5%,但其未及時通知公司并履行權益變動披露義務,損害了投資者知情權。
4月8日公司公告,當代科技所持部分公司股份被法院輪候凍結,凍結比例占總股本的比例為1.03%。當代科技持有公司3.87億股已全部被司法標記及輪候凍結,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占總股本的23.69%。
未來前景喜憂參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福醫藥近年來提出“歸核戰略”,陸續處置了非核心資產部分股權。2023年出售宜昌婦幼、華泰保險股權。
部分研究機構認為,公司基本完成醫療服務資產的出售工作并大幅降低金融類資產總量,資產負債率從2023年年初的50%下降到了44%左右,實現了一定程度的降本增效。但也有觀點表示,醫療投資時間周期往往比較長,醫藥企業多數面臨轉化資金缺乏的問題。大股東資金占用、審批趨嚴等綜合因素疊加,人福醫藥難以獲得“新血”,只能用斷臂求生的方式獲得現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人福醫藥投資版圖依然廣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期末,公司持有的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股份余額仍達到5億元左右,天風證券的股份期末余額約4億元,其余中小銀行持股合計9千萬元左右。文娛方面,公司投資了上海吉凱、武漢睿健等等。
截至2023年年末,公允價值計量的項目期末為15億元,收益約為1.4億元。
由于前期多元化擴張,人福醫藥并未建立起有效的市場壁壘,隨著新的競爭對手不斷崛起,其作為國內麻醉龍頭的地位受到一定威脅。如公司核心單品環泊酚,海思科已商業化同類產品,恒瑞醫藥的同類競品也陸續獲批。
而人福醫藥研發近十年的改良新藥異氟烷,在距離上市銷售僅“一步之遙”的時候撤回注冊申請。異氟烷是一款麻醉劑,目前獲批的劑型為吸入劑,常用于手術前麻醉,以及術中麻醉的維持狀態。該藥物是人福醫藥研發近十年、首個報產的改良新藥,研發投入累計約5700萬元。
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14%至21.34億元。研究機構分析主要原因是:2022年存在處置資產投資凈收益的高基數,2023年比2022年少6.29億元;新增研發費用。
盡管如此,部分研究機構仍對公司前景抱有期待,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推進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人福醫藥仍然有可觀的增長空間。
華創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公司為國內麻醉鎮痛龍頭,產品競爭格局優異,未來業績保持穩定增長。由于公司非核心子公司以及費用壓力,下調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4-2026年歸母凈利潤為24.4億元、27.9億元和31.9億元(原2024-2025年預測值為26.7億元、3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3%、14.2%和14.6%。(思維財經出品)■
來源:投資者網
原文標題 : 重提“歸核戰略”,麻醉藥龍頭還有機會嗎?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
10 抗體可變區多樣性的來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