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醫療能否重整旗鼓?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孟祥娜
編輯 | 胡芳潔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牙茅”通策醫療攤上事了。
距離呂建明卸任董事長才一個月時間,通策醫療便接連收到兩封警示函。
5月16日,公司實控人呂建明及聯營企業浙江通策眼科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眼科投資”)因未能如期向公司還款,收到了浙江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5月23日,由于未及時披露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況,實控人呂建明、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毅等人被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實際上,近年來,受種植牙集采等因素影響,作為國內口腔醫療服務的龍頭,通策醫療的日子并不好過。公司市值也從1300億元的最高峰降至如今的200億元左右,縮水了上千億元。
今年4月,會計師出身、原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王毅接棒呂建明的董事長職位。此外,呂建明的女兒呂紫萱也進入了董事會,被選舉為非獨立董事。
新管理層上任后,通策醫療能否重整旗鼓?
1、內控存問題,連續兩周收警示函
兩封警示函涉及的是通策醫療向關聯公司提供的兩筆借款以及一筆財務資助款。
通策醫療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子公司浙江通策口腔醫院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通策”)將所持有的杭州天使口腔診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天使”)65%的股權、北京三葉風尚口腔診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風尚”)51%的股權,已轉讓給北京存濟口腔醫院有限公司。
自2023年3月、9月起,上述兩家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但是,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對北京風尚、杭州天使存暫借款310.99萬元、78.6萬元。而北京風尚、杭州天使與公司的關聯關系披露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附屬企業”。直到2024年4月25日,公司才收回上述暫借款。
浙江證監局認為,公司未能在北京風尚和杭州天使的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前,解決對其提供的借款,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然而,公司并未在2023年半年報、2023年年報中,披露上述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5月23日,浙江證監局決定對通策醫療、北京風尚、杭州天使、時任董事長呂建明、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毅、財務總監徐國喜、董事會秘書張華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而就在一周前的5月16日,因未按計劃歸還財務資助款,呂建明及通策醫療參股企業眼科投資均被出具警示函。
事件起因要追溯到2023年3月,通策醫療披露《關于浙江通策眼科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歸還財務資助款的進展公告》,眼科投資將于2023年12月31日前全部歸還公司于2019年至2020年8月期間提供的1.12億元財務資助款。
公告了還款日,眼科投資卻食言了。今年1月10日,通策醫療披露《關于參股公司歸還財務資助款的進展公告》,眼科投資將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歸還財務資助款,如2024年一季度末未歸還,實控人呂建明將代為履行歸還義務。
但截至一季度末,通策醫療仍未能收到這筆款項。直到今年4月8日,這筆錢才歸還給通策醫療。

(圖 / 通策醫療財報)
因此,浙江證監局對眼科投資、呂建明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通策醫療在過去也存在與關聯方資金往來“不清不楚”的問題。
2021年10月19日至12月30日期間,公司與實控人控制的企業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涉及金額1.43億元。呂建明因此一度被立案調查,并最終被處以100萬元罰款。
通策醫療屢次因關聯企業占用資金栽跟頭,也從側面暴露出公司財務獨立性不足等問題。
實際上,今年以來,監管機構對控股股東非經營性占用大額資金方面加強了監管。
4月30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新增控股股東資金占用退市情形,明確規定公司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余額達2億元以上,或者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的30%以上,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內完成整改的,依序停牌2個月,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個月后退市。
在監管趨嚴下,通策醫療內控存在的重大問題急需解決。
2、市值蒸發千億,連續五年不分紅
消費醫療領域,素有“金牙銀眼”的說法,作為牙科龍頭的通策醫療曾一度受到資本的追捧。
2021年6月,公司股價一度攀升至歷史高點421.99元/股,總市值超過1300億元,但之后便進入了下行通道。目前股價在60元左右/股,總市值也僅剩200億元左右,蒸發了上千億元。
在種植牙集采政策的影響下,通策醫療業績明顯承壓。
2022年9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主要目的就是把過高的種植牙費用降下來。
2023年4月,國家醫保局種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牙的醫療服務價格為4500元,集采平均降價55%。
盡管面臨集采壓力,通策醫療在2023年推出低價種植業務、調整種植牙收費體系等措施,帶動了種植牙數量的增長。2023年,公司種植牙數量達5.3萬多顆,同比增長47%。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但由于集采和服務控費的影響,種植牙業務收入增速放緩。2023年,通策醫療種植業務收入為4.79億元,同比增長6.95%,遠低于種植牙數量的增長率。
在此情況下,通策醫療的毛利率也有所下滑。2023年,公司毛利率為39%,較2022年下滑了2個百分點。
從全年業績來看,通策醫療正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3年,通策醫療營收僅微漲4.7%至28.47億元,歸母凈利潤5億元,同比下滑8.7%。
拉長時間來看,自上市以來,通策醫療的營收規模不斷擴大,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但是2022年,通策醫療營收27億元,同比下滑2.23%;歸母凈利潤5.48億元,同比下滑高達22%。
雖然通策醫療近兩年業績有較大壓力,但經過多年發展,公司也積累了不少資本。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未分配利潤高達30億元。不過,通策醫療已經連續五年(2017年至2022年)不分紅。
近年來,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關注度逐漸提高,相關政策也要求上市公司在滿足盈利條件的情況下進行一定比例的現金分紅。
據滬深證券交易所最新發布的《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及配套業務規則,若上市公司近三年累計分紅比例低于年均凈利潤的30%,或分紅金額過低(主板低于5000萬元,科創板和創業板低于3000萬元),將面臨“其他風險警示(ST)”的處理。
或許是受政策影響,2023年,通策醫療擬分紅1.39億元,占歸母凈利潤27.8%。
那么,為何此前,通策醫療未分配利潤高達30億,卻不舍得分紅?通策醫療真的差錢嗎?
3、燒錢投資,卻困于浙江?
近年來,通策醫療投資醫院、收購公司等擴張活動,消耗了公司大量資金。
近五年,通策醫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為38.17億元。不過,這其中,用于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投資支付的現金就高達24億元,尤其是2023年,更是高達10.15億元。

從收購項目來看,2023年,通策醫療花費5.01億元收購浙江和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在建工程項目方面,子公司醫院裝修工程、浙大雙創園、濱江醫院大樓等項目增加了5.79億元的開支。

(圖 / 通策醫療財報)
一直以來,通策醫療的資金主要來自經營活動,但無論是投資醫院還是收購公司,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但伴隨著公司并購企業、自建醫院速度的加快,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不足以支付公司擴張所需的現金流。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2023年,公司新增加了8009萬元短期借款。但是,公司的貨幣儲備有所收縮,其貨幣資金為5.94億元,同比減少了6%,降至近四年新低。
通策醫療的擴張之路以自建自投為主,“區域總院+分院”以及區域醫院集團化發展、復制模式是主要發展方向。
省內市場,2018年,通策醫療開啟蒲公英計劃,即由旗下杭州口腔醫院集團在浙江省內的各縣市區(不含杭州市主城區和寧波市主城區),聯合各地有威望的口腔醫生,投資建設杭州口腔醫院分院。
但是,自建醫院需要較長的市場培育期。截至2023年10月,蒲公英計劃實現盈利醫院22家,盈虧平衡5家,共計27家在盈虧平衡線以上,還有13家在培育期當中。
省外市場,通策醫療則通過產業基金布局“存濟”品牌,向外省擴張,公司曾在武漢、西安、重慶、成都建立4家大型口腔醫院,作為華中、華西、西北發展的根據地。
然而,在省外市場公司的發展也不太順利。公司在致股東信中提及,“股市多空沒有任何過渡的兩極震蕩,極難支持超長期的戰略規劃。因此我們關掉了重慶、成都兩家房租嚴重偏離市場價格的三級口腔醫院。”
目前來看,通策醫療的大本營依然還是在浙江省。
2023年,通策醫療來自浙江省外的收入僅為2.6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僅為一成,而來自浙江省內的營收為25.6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在九成以上。
股東信中,通策醫療坦言,此后外延擴張將從僅靠自建,改為以收購兼并和加盟為主。但是,外延并購也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也考驗著通策醫療的融資和“造血”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30日,通策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的控股股東寶群實業質押了440萬股,用于體系外醫療項目資金需要,累計質押687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45%。較高的質押比例意味著一旦市場股價波動較大,增加了股票被平倉的風險。
戰略發展方向的調整,顯然也給公司管理層提出了新的考驗。
今年4月,會計師出身、原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王毅接棒呂建明董事長職位。此外,呂建明的女兒呂紫萱也進入了董事會,被選舉為非獨立董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并不持有公司股份,2023年年薪為62.23萬元,還不到董事王維倩、陳丹鵬等薪酬的一半。

(圖 / 通策醫療財報)
新任管理層能否擔當重任,新的戰略布局能否帶領公司實現更好的業績增長,「界面新聞·子彈財經」將長期關注。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原文標題 : 實控人連遭監管警示、市值蒸發千億,通策醫療能否重整旗鼓?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
10 抗體可變區多樣性的來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