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生物醫藥產業融資榜:90家企業獲投,上海最吸金
企業榜:90個項目獲投
本月生物醫藥行業融資事件TOP30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查數上產業數據通
根據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11月全國生物醫藥領域(不算擬收購、被收購、定增、掛牌上市)共發生了90起投融資事件,累計金額超過32.77億元(不含未披露金額項目),和上月融資情況相比,獲投項目數量上升了21%,融資金額上升了10.14%。

圖:近11月融資情況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查數上產業數據通
單筆融資金額超過億元的案例15起,合計融資金額高達28.44億元,占本月融資規模總額的86.81%。

圖:本月融資金額分布情況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查數上產業數據通
從融資輪次上看,本月融資事件大多集中在A輪,共有20個項目獲投。從融資金額來看,A+輪融資獲得最高融資金額8.44億元,占總體融資金額的25.77%;其次,A輪也獲得了較高融資金額4億元,占總體融資金額的24.46%。

圖:本月各輪次融資數量及金額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查數上產業數據通
機構榜:5家機構投資多個項目
本月活躍投資機構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查數上產業數據通
區域榜:上海最吸金
本月融資項目主要分布在江蘇省(19起)和浙江省(15起)。從融資金額來看,上海市最為突出,融資金額高達14.64億元,占總融資金額的44.69%;其次,江蘇省也較為突出,融資金額達7.30億元,占總融資金額的22.28%。

圖:本月各地區融資數量及金額
來源:火石創造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查數上產業數據通
最值得關注的融資項目
通瑞生物:完成超1億美元A+輪融資
放射性藥物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通瑞生物制藥(成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1億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創投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泰瓏投資領投。資金主要將用于一步完善公司靶向前體發現等核心技術平臺,升級創新RDC藥物高通量篩選能力,加速多條國際領先研發管線、特別是α核素RDC藥物的臨床開發進程。
通瑞生物成立于2021年,總部位于成都醫學城,由通和毓承孵化。公司自成立起始終深耕放射性藥物領域,已建成近30000平米的放射性藥物研發生產基地;獲得了創新放射性藥物企業首張甲級《輻射安全許可證》,并形成全球放射性藥物裝備先進、技術創新、功能配套完善的一體化領先平臺。(上產業數據通查看相關企業信息)
邦耀生物:完成2億元B+輪融資
聚焦于基因和細胞治療的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石藥基金領投,貝達基金等機構跟投。資金將用于推進多管線產品的臨床轉化與上市進程,并加大力度加速產品管線的全球化研發布局。
邦耀生物成立于2013年,是由我國第一批通過人才引進歸國的科學家劉明耀教授創立,致力于用基因編輯引領創新,開發突破性療法,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各種其他遺傳性疾病。(上產業數據通查看相關企業信息)
中盛溯源:完成1.5億元B輪融資
近日,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1.5億元B輪融資首關。本輪融資由廣州產投領投,聯合中源投資、國聚創投、合肥高投和老股東君聯資本等機構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中盛溯源在iPSC細胞治療領域多款臨床管線的臨床開發,以及后續產品商業化。
中盛溯源,全球iPSC(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開拓者和產業領軍者,成立于2016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專注于iPSC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致力于開發廣泛可及的細胞治療產品。(上產業數據通查看相關企業信息)
康霖生物:完成1.5億元A輪融資
康霖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剛剛宣布完成1.5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浙江省“4+1”生物醫藥與高端器械產業基金、老股東浙江秘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本輪融資將助力康霖生物全力加速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及商業化進程。
康霖生物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基因治療創新藥的研發和商業化,針對的領域多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如地中海貧血癥、艾滋病、血友病和帕金森病等。
原文標題 : 11月生物醫藥產業融資榜:90家企業獲投,上海最吸金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
10 抗體可變區多樣性的來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