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CXO
全球CXO需求露出復蘇苗頭,資本市場又開始躁動起來。
7月22日,Medpace上演暴力美學,單日股價漲幅54.67%,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不只是Medpace,海外整個醫療產業上游-生命科學服務賽道都在狂歡。
國內CXO產業鏈成員也沒有落后太多。從年漲幅來看,包括藥明康德等龍頭漲幅也并不低,整個賽道一掃過去的陰霾。
漲跌同源。過去幾年,在創新藥行業進入寒冬良久之后,由于需求壓制,CXO板塊也出現了集體降速,導致資本市場預期走低;而眼下,資本市場的這輪新狂歡,則是看到了需求回暖的信號。
例如,Medpace的上漲就由業績驅動,其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成績單,不僅單季度收入、訂單表現大超預期,甚至將全年的業績指引上調了12.8%。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CXO產業的大反轉來了呢?
/ 01 / 一個積極的信號
某種程度上,Medpace的業績表現反應了生物科技產業的繁榮度。核心原因在于,其是一家主要服務中小biotech的CRO。在第二季度,其收入的分布為:
小型制藥公司—占收入的81%。
中型制藥公司—占收入的14%。
大型制藥公司—占收入的5%。
可以說,biotech日子滋潤,Medpace的業績才會出色。而這也恰恰是公司最新財報透露的積極信息。二季度,Medpace業績層面,存在兩個超預期:
第一,當期收入、利潤超預期。二季度公司營收為6.03億美元,同比增長14.2%,分析師此前的預期為5.42億美元。也就是說,Medpace實際表現超出預期11.3%。收入增長也轉化為了利潤,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305億美元,而分析師預期為1.17億美元,超出預期11.5%。
第二,全年業績有望超預期。基于目前積極的表現,Medpace上調了全年收入中值,從原來的21.9億美元,上調至24.7億美元,上調幅度為12.8%。
如果說,業績的增長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但是,CRO合同金額的變化,也確實反應了需求的旺盛。
二季度,Medpace凈新增合同金額為6.21億美元,環比增長超20%,這是其連續下跌4個季度后,首次止跌回升。訂單出貨比方面,也是重新回到了“1”上方,為1.03。

對于二季度的超預期,管理層歸功于項目取消的大幅下降、主要客戶的資金改善以及執行速度更快的臨床研究項目組合的增加,特別是在代謝治療領域。
這也進一步反映出,中小biotech的需求確實可能在回暖。也正因此,不僅Medpace股價暴漲,也順便帶動了整個生命科學賽道的狂歡。
/ 02 / 樂觀之中的謹慎
當然,在樂觀中,謹慎的聲音仍然存在。
例如,在發布亮眼的財報后,瑞銀仍然義無反顧下調了Medpace的評級,該投行分析師Dan Leonard稱,在行業環境疲軟的情況下,Medpace的近期和中期目標“過于雄心勃勃”。
不只是瑞銀,一批分析師都認為,仍需要謹慎對待該行業。因為Medpace等少數小規模CRO的強勁表現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業的孤例,在資金減少和決策周期進一步延長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的優異業績“不可持續”。
事實上,即便是業績超預期的Medpace,本身也存在爭議,具體在兩個維度。
第一,速度更快的臨床研究項目組合對收入的影響。雖然二季度公司訂單、收入規模增長,但在手訂單同比繼續略降1.8%,其超過12個月的積壓訂單,仍環比下降至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第二,項目取消減少的趨勢是否持續。對于這一問題,Medpace的首席執行官August Troendle表示,雖然目前的趨勢令人鼓舞,但明年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也正因此,整個biotech的活力是否真得恢復如初,顯然是需要繼續觀察的。
與此同時,不只是投行,CXO產業鏈部分成員也持有謹慎態度。例如,CDMO龍頭Lonza指出,早期項目儲備仍然不足,可能影響后續營收節奏。
換句話說,這場大復蘇究竟是否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 03 / 阿爾法更關鍵
不管行業貝塔是否存在,都在提醒CXO企業,要更注重自身的阿爾法。
在這場生物醫藥寒冬中,Medpace業績受到的影響其實相對有限。盡管無法保持前幾年接近30%的營收增速,但也始終保持著正向增長。
這背后最為關鍵的原因就在于,經歷周期起伏后,公司在戰略上的進取,讓其避免陷入價格戰的怪圈。
作為一家CRO,Medpace并沒有為了規模,一味去滿足所有客戶的要求,而是做了諸多有關“取舍”的選擇題。
在業務模式方面,Medpace堅持“一條龍”打包的服務模式。即,Medpace始終接管活性成分從第一階段到上市的整個過程,不管理單個項目的研究。這有別于其它CRO,包括IQVIA、Lab Corp和Icon plc均提供廣泛的服務。
這種對整體解決方案的承諾,自然而然地減少了潛在市場需求,但同時也讓其收獲更多。
因為,Medpace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不混合不同概念的情況下,以最高效率進行研究,這樣可以為客戶節省成本并加快研究執行速度。
這也使得,Medpace積累起不錯的口碑,不需要依靠價格戰去爭取客戶。例如,在報價層面,其雖然比IQVIA更高,但依然不會受到客戶的排斥。從Medpace在電話會議上的表述來看,其認為客戶選擇它的原因從來不是價格,而是質量。
盡管Medpace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CXO行業,但它所提供的戰略視角與運營智慧,無疑為國內CXO企業提供了學習樣本。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在經過一輪周期的洗禮后,國內CXO企業們也在逐步告別一味的追求廣度,更希望追求深度,通過交付能力、技術壁壘與客戶黏性的提升,建立新的增長護城河。
這也意味著,即便產業需求可能不如過去那樣繁榮,但基于自身能力打造持續增長動能的CXO仍會出現。
而這,也才是重估CXO的關鍵。
原文標題 : 重估CXO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
10 抗體可變區多樣性的來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