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Atlas張迪煊:AI的本質是幫助企業進行智能升級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華為昇騰計算業務副總裁張迪煊表示,人工智能并不是顛覆某個產業或者新增某個產業,最根本是通過人工智能幫助各個行業做智能化升級。
而在智能化轉型和新基建的浪潮中,華為給自身的角色定位,從Atlas人工智能計算解決方案的名字中就能窺探一二,“Atlas”是希臘神話中的擎天神,意為用雙肩支撐蒼天。
2018年,華為發布人工智能戰略,次年,隨著昇騰系列AI芯片、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Atlas全系列基礎軟硬件的推出,華為已完成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的構建,目前與ISV伙伴合作發布超過120個聯合解決方案,并與新加坡DIGI、意大利AGS、韓國ASRADA、上海天文臺等全球客戶進行合作。
“端、邊、云”全場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數字經濟需要構建特有的基礎設施——數字中心,而云計算和邊緣計算是最普遍的解決方案。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解決方案基于昇騰系列AI處理器,通過“數據中心+智能邊緣”的方式,滿足不同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全方位促使企業智能化轉型。
數據中心即一個組織或單位用以集中放置計算機系統和諸如通信和存儲這樣的相關設備的基礎設施,具有集中式部署、算力高的特點,能夠提供極超大規模的計算能力。據研究表明,2019中國數據市場規模總體營收已達1132.4億元,將來仍將保持30%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

張迪煊告訴億歐,華為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主要面對三個細化場景:1、新基建應用場景,提供AI集群解決方案,通常由政府領頭,在各個城市落地,通過算力賦能當地中小企業;2、數據中心訓練場景,大型企業部署,滿足研發需求避免資源浪費,對外輸出訓練云服務;3、數據推理場景,在大量數據分析基礎上進行推理,進行精準營銷,視頻分析等。
“邊緣計算”指的是在更靠近終端的網絡邊緣側,提供計算服務,具有移動性好、時延低、帶寬壓力小的特點,降低終端成本、能耗,延長終端使用壽命,但是對算力的應用性、部署性和實時性要求非常高。據預測,邊緣計算市場規模18-22年復合年增長率將超30%,2023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有望達到340億美元。
和“數據中心”方案相比,邊緣計算更適合與具體場景相結合,兩者的關系類似于“大腦”和“神經元”,張迪煊預測未來集中部署的“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將并存,在人工智能和人類生活緊密結合之后,邊緣計算應用程度將超過數據中心。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