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時代,邊云協同與邊緣智能成為大勢所趨
“鯤鵬+昇騰”組合為邊緣計算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出品 | 常言道
作者 | 丁常彥
從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以來,計算的形態就在不斷演變:從大型主機到客戶端服務器,再到后來的云計算以及今天的邊緣計算。計算產業已經經歷了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完整輪回。
據Gartner預測,2021年將有40%的大型企業在項目中納入邊緣計算原則;而到2022年,邊緣計算將成為所有數字業務的必要需求。在不久前的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上,華為云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也表示,未來5年,邊緣計算產業全球空間將高達5000億美金。
如今,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也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工業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中,邊緣計算都已經與企業業務深度融合,并逐漸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能。
就在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作為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華為也全面展現了鯤鵬與昇騰在邊緣計算領域的布局,以及在各個行業的落地實踐,既凸顯了華為助力邊緣計算產業發展的決心和實力,也為邊緣計算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提供了借鑒。

進入2.0時代
邊云協同與邊緣智能成為大勢所趨
作為云計算的延伸,邊緣計算的出現,是為了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采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從而彌補借助云計算來處理信息帶來的數據傳輸延時。
從邊緣計算概念的出現至今,邊緣計算產業在中國的發展還不到五年時間。2016年中國信通院、華為、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牽頭成立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2017年全球性產業組織工業互聯網聯盟IIC成立Edge Computing TG,定義邊緣計算參考架構;2018年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員已經覆蓋研究機構、運營商、生產制造商、智慧城市、能源電力等領域。而在此次峰會上,《邊云協同2.0技術白皮書》的發布,也將進一步深化邊緣計算與云計算之間的關系,推進產業界關于邊云協同的技術發展與產業實踐。
事實上,在5G、新基建等的持續推進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興行業應用帶來了海量數據處理需求,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在演講中也表示,隨著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普及,智能設備已經走向千行百業,讓計算無處不在。這些無疑也給邊緣計算創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機遇。
面對近年來邊緣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提出了一個新觀點: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正在從“產業共識”走向“落地實踐”,邊緣計算的主要落地形態、技術能力發展方向、軟硬件平臺的關鍵能力等問題逐漸成為產業界的關注焦點。
在此次峰會上,邊緣計算2.0趨勢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進入2.0時代,邊緣計算包括云邊緣、邊緣云和云化網關三類落地形態;以“邊云協同”和“邊緣智能”為核心能力發展方向;軟件平臺需要考慮導入云理念、云架構、云技術,提供端到端實時、協同式智能、可信賴、可動態重置等能力;硬件平臺需要考慮異構計算能力,如ARM、X86、GPU、NPU、FPGA等。
自2016年牽頭成立邊緣計算產業聯盟,華為一直致力于推動邊緣計算技術的創新和實踐。面對邊緣計算2.0時代,許映童表示,聯接+計算讓邊緣側數據爆發式增長,如何處理數據正在成為難題;為此,華為也在通過“鯤鵬+昇騰”的AI賦能,推動邊緣走向智能邊緣。與此同時,華為也通過開源開放等一系列舉措和工具,加速邊緣應用的開發和行業落地。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