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黯然出局,微軟“陰溝翻船”,鴻蒙的機會在哪?
鴻蒙的機會在哪?
從操作系統地發展來看,這是一個贏家通吃的行業,后來者基本沒有機會通過復制前者取得勝利。
所以,華為鴻蒙未來最大的機會在于物聯網時代。目前,根據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及社長孫正義預測,到2035年預計每個人需要100個物聯網設備,總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1萬億個。而物聯網設備和手機有巨大的差異,需要新的操作系統來支撐。
從技術上來看,華為鴻蒙系統的核心技術優勢主要在于兩點:微內核和方舟編譯器。其中,微內核的優勢是高安全性、高可靠、高擴展性、高可維護性和支持分布式計算。這也意味著,微內核系統天然適合物聯網。

接下來,華為鴻蒙系統的最大挑戰,在于它能否依托技術優勢,搭建起自己成熟的生態體系呢? 從安卓系統的生態發展來看,一個開放的產業聯盟對操作系統至關重要。在當下的格局下,爭取全球軟硬件廠商的支持,將成為操作系統構建成功的關鍵。
顯然,華為已經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些,并在積極布局中。“成功開發操作系統只是1%,剩下的99%都是做生態”,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楊海松曾表示,對于生態而言,尤其是操作系統這類的底層平臺,軟件使用量、市場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來并最終成功的核心因素,16%的市占率是一個生死線。
根據華為官方表示,2021年鴻蒙計劃將搭載超過3億部設備,其中有2億部是華為自有設備,生態設備將超過1億。在具體場景上,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從在家居領域,擴展到消費者高頻剛需的六大領域,目前累計擁有超過1000家硬件生態合作伙伴,包括美的、九陽、老板電器等;另一方面是做好全產業鏈適配,已積累超過50家模組和解決方案合作伙伴。
華為鴻蒙的比賽時間已經開啟。在這場時間和規模的挑戰賽中,鴻蒙要真正完成“蛻變”,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物聯網時代的窗口已經打開,鴻蒙能否抓住,只能等待時間去驗證。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