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年薪”系誤讀,理想官方:老板實際只拿266萬
近日,理想汽車 CEO 李想因 2024 年 “年薪 6.39 億” 引發熱議。
媒體對此與理想汽車進行核實,理想汽車回應稱,這一說法不準確,李想實際薪酬為 266 萬元。
6 億高薪只是賬面數字
事情起源于大家關注了根據理想汽車 2024 年財報,發現李想薪資林林總總加和有 6.39 億元。
薪資結構是:266 萬元薪金 + 16 萬元退休金 + 6.36 億元股權激勵。
如此天價高薪一下擊醒了瓜田里的眾猹,大家開始琢磨起了這家企業的道道,眼看快把打倒土豪分田地的那群叢林斗士召喚過來。
理想汽車趕緊給大家上了堂財務課 —— “期權不算實際薪酬”。
按照美股上市公司會計記賬標準,李總實際到手只有 266 萬元稅前薪金這部分。
根據計劃,李想要獲得 6 億多股權激勵部分,需滿足兩大條件:一是 2024 年理想汽車銷量達到 50 萬輛;二是以 29.26 美元 / ADS 的價格購買股票。(行權價定的很高)
目前,理想汽車股價約為 25 美元/ADS。李想若要執行該期權方案,需要倒貼 3200 萬美元,也就是人民幣 2.3 億元,補齊約定的「對賭」差價部分。
并且,李想目前還未為此掏過錢,因此未實際獲得相關股權收益。
新勢力多采用“低薪+高股權”模式
其實,梳理其他車企財報,可以發現 “低薪 + 高股權” 的模式在造車新勢力高管中已成標配。
這個套路很好理解,通過設置股權激勵給高管打工人畫個大餅,緩解企業短期財務壓力的同時,將其個人利益與公司長期價值深度捆綁,結成利益共同體。
舉例來說,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年薪 167.6 萬元;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年薪 811.9 萬元(比其副總裁低);蔚來董事長李斌更是對外透露,其年度薪酬不到百萬元,低于蔚來其他一些高管。
再說回李想,其近三年的年薪分別為 156.6 萬元、176.5 萬元和 266.5 萬元,整體呈上漲態勢,但均不算高,實際到手部分的年薪只有總裁馬東輝的 1/15。
因 2024 年理想汽車年銷超 50 萬輛,拿下新勢力年度銷冠,因而觸發了 “里程碑式激勵” 條款,產生了 6 億多元的激勵費用。
但是,因為行權價條件高高的,當前市場股價夠不著,想拿到這部分還要小小出血 —— 倒貼 2.3 億元撬動 6.36 億元。
最要緊的是,倒貼翹杠桿也燙手,這部分錢是給當事人看的,不是給人用的。 提現一點無傷大雅可以,提現多了就會被質疑 “干完一票提桶跑路”,然后就是黑稿滿天飛,自家和對家齊下場踩幾腳,消費者擔驚受怕碰到短視企業,以后還要不要在圈里混了?
可見,所謂 “低薪 + 高股權” 本質是資本游戲,美股會計準則什么的說辭,只是維穩求順的障眼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