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的新老對決:創業公司與科技巨頭對壘
前言:今年,AI眼鏡在市場傳播方面已經多次成為熱點,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行業界限,銷量方面也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AI眼鏡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尚未明確,但可以預見的是,行業巨頭與新興創業公司之間將不可避免地展開新的競爭與策略博弈。
作者 | 方文三圖片來源 | 網 絡
AI眼鏡成為少數能夠快速增長的藍海市場
目前,市場上的AI眼鏡產品主要分為以下四大類別:①僅具備音頻與AI功能的眼鏡;②集音頻、拍照與AI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眼鏡;③結合音頻、AR與AI技術的眼鏡;④融合音頻、拍照、AR與AI技術的全功能智能眼鏡。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鏡的銷量達到60萬臺,同比增長達到216%。
值得注意的是,在VR市場下滑和AR市場持平的背景下,AI眼鏡的快速增長正成為創業公司和科技巨頭們看好的下一個萬億市場。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具備AI功能的眼鏡在整個市場的滲透率可能達到60%。
最新的市場數據也顯示,與傳統AR眼鏡相比,更易于普及的AI眼鏡在銷量上已經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鏡的銷量達到60萬臺,同比增長達到216%。
隨著供應鏈的成熟和更多品牌的加入,預計2025年全年AI智能眼鏡的銷量將達到550萬臺。
預計隨著AI眼鏡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成本的逐漸降低,其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
據預測,到2029年,全球AI眼鏡的銷量將超過5000萬副。
大型企業和創業團隊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
目前,兩大陣營的AI眼鏡發展路線存在顯著差異:多數創業團隊傾向于專注于單一產品線(即音頻、拍照、AR與AI技術的結合);
而大型企業則采取多元化發展策略,同時探索上述四種不同的產品路線。
綜合業界人士的觀點,盡管音頻、拍照、AR與AI技術結合的眼鏡在技術上挑戰最大,但因其功能全面、用戶接受度高,已成為大型企業的首選研發方向。
在AI技術應用方面,大型企業主要依賴自研的大型模型,而創業團隊則多數采用外部提供的大型模型,其中以通義千問為主。
因此,業界普遍認為,從交互體驗的角度來看,大型企業和創業團隊所推出的AI眼鏡產品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相比之下,國內眾多AI眼鏡制造商通常采用單芯片設計,這不僅因為成本較高,而且雙芯片的集成技術難度較大。
從短期來看,AI眼鏡仍處于[市場教育初期]階段,其普及率遠低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成熟產品。
然而,更深層次的考量是對[AI硬件生態入口]的戰略性占據。
因此,當前的價格競爭實際上是為了未來在[計算力平臺+內容生態+場景融合]方面的戰略部署,構建防御壁壘。
頭部企業緊鑼密鼓官宣AI眼鏡事宜
韓國媒體kedglobal于4月11日發布博文,報道三星推遲了代號為[Haean]的智能眼鏡的發布計劃,預計將在2026年推出。
據悉,三星正在為[Haean]智能眼鏡敲定規格和功能,設計重點在于優化舒適性,確保眼鏡能夠適配不同臉型。此外,眼鏡將配備多攝像頭和傳感器,以支持動作追蹤功能。
成立于2017年的XREAL,在國內市場可能尚未廣為人知,但在全球AR智能眼鏡領域,它無疑是一位[隱形大佬]。
根據IDC的數據,XREAL連續三年在全球AR智能眼鏡市場份額中位居首位。
據了解,XREAL在去年年底推出的XREAL One搭載了歷時三年研發的自研空間計算芯片X1,這是全球首款空間計算芯片。
據行業媒體XR Vision報道,小米公司將于6月26日正式發布其AI智能眼鏡產品。
該產品在設計上與Ray-Ban Meta和雷鳥V3等AI拍攝眼鏡相類似,除了具備音頻模塊和AI處理模塊外,還將配備攝像頭功能。
據相關報道,小米公司推出的AI智能眼鏡可能采用高通AR1與恒玄2700雙芯片的解決方案。
在處理復雜場景時,高通AR1芯片將發揮作用,而在執行如音樂播放等簡單任務時,則由恒玄2700芯片承擔。
通過兩大芯片的協同工作,可以有效降低AI眼鏡的能耗并增強其續航性能。
此外,有媒體透露,阿里巴巴集團的AI眼鏡亦將采納高通AR1與恒玄BES2800的雙芯片架構。
大型企業之所以傾向于采用雙芯片方案,主要得益于其背后雄厚的資金支持。
除了Meta之外,蘋果和谷歌也在加速推進AI/AR眼鏡的研發工作。
字節跳動公司自去年起便已著手AI眼鏡項目的研發工作。
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的報道,字節跳動近期已開始與供應鏈伙伴進行磋商,討論產品的功能、規格、成本以及市場推廣策略。
Meta公司與雷朋眼鏡合作推出的Ray-Ban品牌,憑借其時尚設計和線下銷售網絡,年銷量已突破200萬臺,采取了[硬件虧損換取數據資產]的策略,對初創企業構成了競爭壓力。
創企通過差異化策略來開拓市場空間
隨著Ray-Ban Meta眼鏡的熱銷,下半年開始,集音頻、拍照、AR與AI技術于一體的智能眼鏡在國內市場迅速崛起。
4月13日,星紀魅族官方發布消息,StarV Air2海外版將新增阿拉伯語翻譯功能,該產品已具備14種語言的實時翻譯能力。
其交互方式采用滾輪設計,功能上支持實時翻譯、快速筆記、會議助手、AR導航等多項功能。
4月15日,李未可科技公司宣布已成功完成數千萬的戰略融資,此次融資的投資者包括合肥包河創業投資、上市公司米奧蘭特以及合肥濱湖金融投資。
此次融資所得將用于推進李未可科技自主研發的WAKE-AI大型模型技術的快速迭代,以及AI智能眼鏡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實施。
李未可科技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出的AI智能音頻眼鏡G1000,搭載中國移動的靈犀智能體。
創維XR公司最近正式發布了其首款全場景AI智能眼鏡,該產品集成了高清攝像、立體聲耳機、實時翻譯、AI助手等核心功能。
這款AI智能眼鏡采用了超集成化架構設計,采用創新的SOC+ISP+ADSP架構,有效降低功耗,延長了續航時間。
業內消息透露,大朋VR(DPVR)自主研發的AI眼鏡新品——DPVR AI Glasses即將正式發布。
DPVR AI Glasses深度整合了專業影像技術,針對運動場景下的高頻震動問題,配備了EIS電子防抖技術。
老鳳祥與豆包大模型的跨界合作,以及周鴻祎與Rokid的攜手,這些看似偏離主業的策略,實際上反映了創業者們在探尋新的增長機遇,并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來開拓市場空間。
盡管這種[野蠻生長]的商業模式伴隨著高風險,但它同樣孕育著無限的潛力。
這些企業通過低成本、高效率的運作方式,迅速將AI技術應用于眼鏡產品,讓更多消費者有機會體驗到AI眼鏡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因此,對于這些創業者而言,如何在保持[野蠻生長]的勢頭的同時,構筑自身的[護城河],即核心競爭力,才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所在。
結尾:
相較于手機制造商可能將AI眼鏡視為一種防御性產品策略,智能眼鏡制造商則致力于開發獨立于手機之外的產品,以期在用戶體驗上實現差異化。
未來兩到三年將是競爭的關鍵時期,眾多品牌將涌現,同時也會有品牌被淘汰。
盡管市場機會均等,但未來市場可能不會容納眾多品牌共存,最終可能會集中在幾個主要玩家手中。
部分資料參考:科技旋渦:《AI眼鏡:大廠與小廠的生存之道》,鈦媒體:《阿里、小米們加速[圍攻]Meta,AI眼鏡打響[持久戰]》,定焦One:《AI眼鏡大戰升級:巨頭進場,小團隊懸了?》,智東西:《國產AI眼鏡變局:小米阿里字節入場,創企們還有活路嗎?》,中國經營報:《AI眼鏡巨頭混戰!價格大戰一觸即發》,VRAR星球:《AI眼鏡二季度大戰打響:華為、阿里、字節跳動等巨頭的新動態全揭秘》,XR控:《全球AI眼鏡賽道[狂飆]!國產廠商成資本[寵兒]》,XR控:《Meta勁敵[井噴],谷歌、聯想、百度等大廠[押注]AI眼鏡賽道》,鳥哥筆記:《AI眼鏡大風口,小而美創業者如何掘金?》,澤平宏觀展望:《AI眼鏡研究報告:AI系列》,電子發燒友網:《AI眼鏡密集上新!Meta深化Live AI,三大國產廠商新品升級》
原文標題 : AI芯天下丨產業丨AI眼鏡的新老對決:創業公司與科技巨頭對壘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