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減法的釘釘,無招勝有招

文|白 鴿
編|王一粟
重返釘釘4個月后,創始人陳航(花名:無招)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釘釘。
“4個月前,我剛回到釘釘時,就做了一次全面用戶走訪,收到大量反饋。”無招在2025釘釘十周年發布會上說道,“十年時間,很多用戶反饋釘釘設計較老舊,頁面排布臃腫等問題。”
借此,無招回歸釘釘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釘釘進行全面重構。
新版本釘釘設計的核心理念,就是簡潔、高效、以人為本,“4個月時間里,我們總共對1850項需求進行分析和設計,對574項問題進行全部修復,20多個產品線進行全面優化。”無招說道。

(釘釘創始人、CEO 陳航,花名無招)
8月25日,經全面重構后,釘釘8.0版本——即AI釘釘1.0版正式推出,不僅進行全新頁面排版設計,還一口氣推出了釘釘One、AI搜問、AI表格、AI聽記、智能硬件DingTalk A1等5款AI產品。
除此之外,釘釘還宣布重點押注客服、營銷、教育三大場景,推出對應的行業AI大模型產品,首發全球企業級AI助理市場,并針對出海企業、中小創企以及中大型企業,給出了全新解決方案。
2015年,釘釘1.0版本發布,十年后的今天,釘釘進化至8.0版本。此次大會上,無招反復提及,AI時代,重做一個釘釘應該怎么樣?現如今,AI釘釘1.0給了一個初步答案。
事實上,早在大模型爆發之初,釘釘就已經進行了AI布局,而葉軍執掌之時,更多是以AI生態運營的邏輯進行功能迭代,而無招的回歸,無疑是讓釘釘重回“產品為王”的邏輯。
但面對行業對手的強勢競爭,AI釘釘1.0似乎還僅僅是個小學生,其所有更新的AI產品,還在對手的射程之內,最終是否能夠超越對手,還要看真實的產品體驗效果。
今年,是釘釘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2025年初,釘釘開啟從協同工具向AI智能平臺的轉型之路。那么,重回釘釘的無招,為釘釘做減法,能讓其在新十年,無招勝有招嗎?
重構后的AI釘釘1.0
邁入AI時代,協同辦公賽道也正在被重構,釘釘、飛書、企業微信三大巨頭都在加碼AI。過去十年,釘釘定義了云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工作方式。新十年,釘釘則希望定義AI時代的工作方式。
釘釘8.0版本名為“蕨”,它是地球上最早的高等植物,象征著生命系統的真正成型。
也正因此,釘釘8.0則象征著釘釘要向下扎根行業,自內重構莖骨,向外繁榮生態。“釘釘8.0也是AI釘釘1.0,我們決心清空過去,以歸零的心態,為AI時代打造一個全新的釘釘。”無招說道。
那么,重構后的AI釘釘1.0,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AI釘釘1.0在產品上的更新,主要體現在2大方面:
一是對釘釘整體頁面布局、功能設計進行了優化更新;
二是產品功能上進行了AI升級迭代;

簡潔,是釘釘8.0版更新的第一個核心,其主要針對釘釘備受詬病的冗余頁面、功能設計。
釘釘8.0版本從標題、按鈕、每個分割線,都已重新進行顏色搭配,頁面更加簡潔清晰,符合現代審美。功能上,則把所有功能進行簡化,去除冗余,讓用戶更專注工作。
另一個核心,則是高效,體現在AI被深度融入各個工作場景中,為用戶進行智能推薦。
如初始創建企業時,可借助AI一句話創建企業工作平臺,并智能匹配符合企業所需要的應用和工具,讓應用找人。在釘釘頭部,則會內置AI效率島,AI會實時分析用戶所有工作流程,并自動分類工作優先級,遇到開會,也會根據時間提前提醒,讓用戶更從容不迫地處理所有工作。
當然,想要讓工作流程更高效,離不開各種辦公軟件工具,此次AI釘釘1.0,也帶來了五大AI產品,即釘釘One、AI搜問、AI表格、AI聽記,和智能硬件DingTalk A1。
其中,釘釘One是釘釘面向AI時代,打造首個以Agent驅動的工作信息流,說白了,就是為用戶打造一個專屬的AI工作秘書和AI學習秘書。

AI工作秘書,可以將所有與工作相關的信息與任務,由AI按優先級整理后,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清晰呈現給用戶,由“人找事”變成“事找人”。
AI學習秘書,將取代過去主要在群聊中分享的企業信息流轉方式,企業可以利用AI將行業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趨勢、新觀點做收集、翻譯,像企業內部視頻號或抖音一樣推送給員工。
總的來說,釘釘One就像用戶專屬的大管家,能夠幫助用戶處理各種事情。
另外,協同辦公軟件AI迭代的另一個重要產品能力,就是AI知識問答。釘釘AI搜問,就是融合AI搜索與AI知識問答,實現一框搜問天下,為企業員工提供AI時代的知識獲取方式。
釘釘AI搜問基于文本搜索引擎、知識圖譜搜索引擎等能力,不管是搜人、搜事、搜知識,還是問工作進展,都能基于用戶的權限范圍,精準給出答案。
此外,AI搜問推出模型融合引擎AI Fusion,匯集全球超50種主流大模型,企業可以在AI Fusion勾選模型進行問答效果的對比,從而選擇最適合的模型。
AI表格已經成為協同辦公軟件兵家必爭之地。今年7月,釘釘也推出了AI表格功能。
此次大會上,釘釘AI表格也進行了全新升級,能夠實現全域數據歸一、業務流程自動化運轉、一眼透視業務全貌等功能,并上線AI表格助理、字段Agent等多項AI能力。

借助AI表格助理,用戶只需對話描述想法,就能自動生成AI表格、自動化工作流、儀表盤,也可以直接進行問數、公式統計,或者對表格排序、填色、加寬等基礎操作。
據悉,目前釘釘上有超過30萬家企業在AI表格里創建業務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釘釘8.0還推出新一代語音智能工具“AI聽記”(AI Minutes),并發布首款智能硬件DingTalk A1。
DingTalk A1在軟件層面深度融合AI聽記能力,并與釘釘待辦、日程等應用無縫銜接,同時還可以喚起超過10種角色的釘釘AI助理,并支持用戶自主配置。
通過此次產品更新,其實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釘釘在AI產品功能上,正在加速追趕飛書。
一方面,AI產品功能更新更多是補齊原有短板,將AI深度融入整個釘釘工作流中,但最終是否能夠突出重圍,還要看其真實用戶體驗效果。
另一方面,釘釘是目前國內首個發布硬件產品的協同辦公軟件,但其是否能夠在科大訊飛等傳統錄音筆、翻譯機硬件廠商中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還有待考驗。
但不管怎么說,無招的回歸,讓釘釘在短時間內補齊了AI短板。而補齊產品短板之后,就是要向行業扎根,繁榮整個AI生態。
聚焦行業三板斧:客服、營銷和教育
從工具到行業,是釘釘過去幾年做深業務的路徑。曾經,釘釘想依托“云釘一體化”走通這條路,但并沒有走通。
無招回歸之后,顯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此前,有報道稱,釘釘近期成立了一個新業務線-行業專屬模型團隊,向釘釘CTO朱鴻匯報。
此次大會上,無招也正式宣布,AI釘釘1.0將聚焦三大場景,即客服、營銷、教育,打造了AI客服大模型、AI營銷服、AI教育等產品,用AI重構三大場景的工作流。
首先是客服場景,為什么釘釘要重構客服場景?
“這要從我回到釘釘開始說起,起初BD團隊說續約率特別高,客戶很滿意,在線客戶負責人也說問題全部解決,轉人工率很低,僅有15%。”無招說道,“但后續做全國調研時,客戶卻跟我說他提的需求一年多沒有響應,在線咨詢客服往往答非所問,也始終找不到轉人工的接口。”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釘釘自己客服存在的問題,很多軟件產品的AI客服都存在該問題。基于此,無招回歸后,決定要用AI重構的首個場景,就是AI客服。
而為了保證AI客服大模型在行業中的效果,無招回歸后重新組建了數據工程團隊、模型訓練團隊,和效果評測團隊,三個團隊共同完成了AI客服大模型的訓練,并保證數據真實、準確,讓AI理解問答、知識和使用手冊等內容,同時確保AI最終結果不會答非所問或產生幻想。

同時,釘釘還用AI Native方式重建客服Agent服務,建立在線客服Agent、主動服務Agent、服務質檢Agent和VOC跟進Agent四個數字人助理,從而實現自動服務客戶。
基于全新開發的AI客服,釘釘能夠支撐客戶整個VOC全渠道需求,在自動識別所有需求后,全自動跟進,而當需求設計到研發時,也可以全自動跟產研系統打通。
“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無招說道,“我們的客服滿意度已經從30%提升到80%,同時我們把成本下降了90%。”
營銷場景中,往往存在的問題在于整個銷售過程不透明,缺失對銷售中間流程的管理,往往會導致最終銷售結果并不好。對此,釘釘的解決方案,是通過硬件對整個銷售過程進行透明化管理。
在DingTalk A1基礎上,釘釘會針對營銷場景,打造DingTalk A1 Lite、DingTalk B1、DingTalk B2三款的硬件產品,采用智能語音方式,去實現在銷售過程及總結分析中的AI銷售助理、AI服務質檢、AI智能洞察等能力。

而針對教育場景,釘釘則是聯手夸克,實現全量AI作業批改,該能力覆蓋全學段、全學科,數學、語文、英語,甚至體育、跳繩、仰臥起坐等,都能夠全部自動進行分析批改。
“有了AI作業批改,老師每天批改作業時間從2個小時節省到10分鐘。”無招說道,針對錯題整理,釘釘還能夠實現自主建立班級錯題本和學生個人錯題本,實現對錯題的全自動分類匯總。
聚焦這三大場景,其實是釘釘基于自身發展現狀,以及阿里本身在AI創新業務發展體系所作出的選擇。而這其實也與無招對釘釘做減法的理念相同,只有當在少數場景扎根之后,才能夠具備向外擴張的能力。
此外,AI釘釘1.0版本還為中大型企業提供全新產品,即“你的釘釘”,并為其推出專屬品牌、專屬存儲、專屬部署以及專屬AI。

其中,在企業專屬AI層面,釘釘則可以為企業打造4個層次的AI產品設計:
L1層,基礎的數字資源管理,主要包含AI搜索、AI知識庫、知識增量更新體系;
L2層,理解與推理,包含數據精煉提升服務,即AI客服沉淀的能力,和企業專屬模型深度定制化和咨詢服務;
L3層,自主決策與行動,以中信金屬的冶金業務為例,釘釘幫助企業實現AI自適應學習、自主決策,自主調用代碼、自主執行,提高優品率;
L4層,反思與進化,閉環學習層;
無招坦言:“L4是努力的方向,目前尚未做到,需各方共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釘釘在應用服務市場也進行了全面升級,全新的釘釘應用市場分為嚴選應用市場、AI硬件市場、AI模板市場、AI助理市場、客戶說等板塊,并針對每個板塊進行更新升級。
截止目前,釘釘應用市場已有超過6000家合作伙伴,每一年幫助合作伙伴獲得30億以上的營收,其中1000萬以上的合作伙伴收入已經達到50家。
可以看到,無招回歸之后,不僅在產品層面做了減法,在向行業扎根之時,也同樣在做減法,做好千行百業之前,要聚焦三大場景。
而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釘釘將AI能夠實現的層級能力進行了分類,在滿足企業不同需求的同時,無疑也為后續企業付費服務提供了能力的劃分。
無招重回創業,釘釘需找回王牌產品
無招其實是一名連續創業者。10年前,在湖畔花園做來往失敗后,重新創立了釘釘。彼時,無招屬于是富二代創業,只需要埋頭把產品做好即可。
4年前,無招脫離阿里獨立創業,“這時候才知道什么叫創業,真正是白手起家。”無招回憶道,“當時我連電梯都是三部開一部,空調0度以上30度以下都不開。”
現在,無招回歸,可以說是帶釘釘重回創業者心態,“釘釘將回歸創業、回歸創新、回歸用戶第一。”無招說道。

釘釘創業初期,“共創”就是無招慣用的找產品定位、改進產品的方法。
據悉,2014年,無招曾帶著團隊拜訪了上百家企業,并提出了“共創伙伴”的概念,帶著一班人馬搬到客戶公司一起工作、開會、吃飯,隨時隨地根據客戶的要求來進行產品設計和改進。
而無招此次回歸釘釘后的4個多月時間里,再次共創了各行各業100多位創業者。另外,前文也提到,無招回歸后第一時間,就對客戶進行“暗訪”,而這次暗訪則直接催動其對內部的變革。
基于共創和訪問的內容,無招可以說是在釘釘內部進行了全面的整改,這場整改覆蓋范圍很廣,從產品設計、排查,到整改,無招都在一線深度參與。
同時,無招還加強了釘釘內部管理,調整考勤制度,并強調回歸創業狀態。
此次對釘釘內部的整改,基本上可以說是刮骨鋼刀,而其創業者的作風,甚至一度在社交媒體平臺被大眾抨擊。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是好的,至少在產品更新迭代上,已經補足短板。
事實上,此前葉軍執掌時期的釘釘,已經對AI大模型進行了相關布局。此次無招回歸,則加速了釘釘AI化轉型,推出眾多AI產品能力,并開放平臺支持垂直行業模型開發。
同時,在AI生態上,今年3月,釘釘還推出“AI創新N次方計劃”,以極具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加速AI生態建設。據悉,該計劃推出“三免四助力”措施,即免除開發者傭金、保證金及算力費用,同時提供品牌推廣、銷售渠道、技術支持和投資對接等全方位助力。
當前,隨著AI技術的發展,企業服務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
釘釘也認識到,只有將AI技術深度融入產品,才能在新的競爭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的轉變也為釘釘的AI轉型提供了契機。
據悉,無招和阿里高層就釘釘未來的AI轉型達成了共識。同時,在阿里AI創新業務中,釘釘現在被定位為阿里AI To B的入口級產品,與夸克(AI To C的旗艦應用產品)形成互補。
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看來,釘釘要從協作平臺進化為真正的AI智能中樞。未來企業內部系統將不再是孤立的功能模塊,而是由多個AI智能體(AI Agent)相互連接、調用的動態網絡。
這一定位的提升,無疑將為釘釘提供了更多資源和支持。但釘釘歷史遺留問題,卻并不好解決。
從行業角度來看,釘釘是協同辦公賽道的開創者,也在早期開發了很多創新性的應用。但2020年開始的云釘一體戰略,將釘釘綁在阿里云體系中,使其整體業務發展出現了停滯。
彼時的釘釘,確立了PaaS為釘釘商業化基座的構思,此前這種構思被稱作PLG(產品Product驅動和底座PaaS驅動)+SLG(銷售Sales驅動和服務Service驅動)模式,并在此后踐行。
直到去年11月,葉軍還在釘釘2024秋季峰會上表示:“釘釘已經跑出一條適合中國To B行業的商業化路徑”,這指的就是PLG+SLG這條路徑。
但顯然這條路并未走通。與此同時,伴隨著長達十年的發展時間,在AI時代來臨之際,釘釘不僅缺乏一款王牌的AI產品,整體的頁面、功能設計的冗余,也備受詬病。
相比較來說,本身處于行業老二的飛書,近年來相繼推出了多款爆款產品,作為一個辦公軟件工具,從文檔,到飛書妙記,再到AI表格,每一款產品都能夠精準的滿足用戶需求。
客觀事實來講,釘釘在這些工具類產品的體驗,已經與飛書形成了差距。同時,從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飛書也對釘釘這一行業老大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沖擊。
據釘釘去年曾公布其2025上半財年(2024年4月至9月)的ARR(年度經常性收入)為2億美元,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然而在阿里近兩個季度發布的財報(24年10月-25年3月),釘釘盈利情況并未被提及。
而在2024年春節前后的飛書全員會上,飛書CEO謝欣提到,2023年飛書的軟件訂閱收入就已超過了2億美元,同比實現了翻倍增長。這2億美元的訂閱收入均來自外部客戶,還不算字節內部的使用情況以及部署和定制化的費用收入。
在用戶數據層面,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此前數據顯示,釘釘以約2億月活用戶位居第一;企業微信月活約1億,位居第二;飛書月活約3000萬,排名第三。
盡管當前釘釘仍處行業首位,但后來者的挑戰無處不在。
“飛書多維表格比釘釘領先至少12個月。”今年7月,飛書CEO謝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已經很久沒有一位掌門人如此點名道姓、簡單直白地宣稱自家產品領先競爭對手。
他更是暗諷釘釘的AI功能:“如果你的辦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創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萬次的打卡數據,那大概率AI能幫你預測的是,明天哪幾個員工會遲到。”
謝欣的“嗆聲”,可見協同辦公市場競爭的白熱化。
總體來看,初始階段的釘釘,在產品上具有更多的創新性,這也是其能夠率先打開協同辦公賽道的關鍵,但現如今,面對后來者的威脅,無招陳航帶著“AI深度落地”的使命回歸。
無疑,AI時代,于協同辦公賽道來說,還需要重回產品邏輯,做好真正好用的AI產品,而這也將是無招回歸釘釘的根本價值所在。
從目前無招對產品和行業線做的減法來看,或許,能實現無招勝有招。
原文標題 : 做減法的釘釘,無招勝有招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