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ora2到蒸汽機2:被引爆的AI視頻全球競速
翼言商業觀察
“AI視頻生成領域,一定會誕生一個超級應用。”
10月以來,AI視頻生成領域卷出了新高度。
上周,發布Vidu Q2圖生視頻不到2周,Vidu10月21日再次更新:參考生、時長最多可延長至五分鐘、APP從AI創作平臺轉變為一站式AI內容社交平臺。
生數科技的緊迫感并非孤例。上上周,10月15日,百度視頻生成模型蒸汽機再次升級——這已經是其7月 2日上線以來的第三次重大升級。
這兩場密集發布背后,是10月1日OpenAI扔下的那顆“炸彈”。當天,Sora 2及其社交應用上線,憑借生成技術的突破和社交化的創新玩法,首周下載量超ChatGPT同期,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偷GPU被抓”“與李小龍對打”等內容席卷全網。
全球巨頭的“應激反應”迅速展開。10月8日,埃隆·馬斯克xAI推出Imagine v0.9,以20秒快速生成、全用戶免費發起“反擊”;10月16日,谷歌發布Veo 3.1,強調物理引擎精準度,其Fast版本生成速度提升3倍。國內戰場更顯激烈:從百度蒸汽機到快手可靈,再到生數科技和好耶科技(FilmAction),都是“國慶中秋8天無休”的狀態,快手研究院農雅晴直言:“這個行業本來就很卷,節假日加班并不意外”。
這場席卷全球的AI視頻生成“軍備競賽”,早已超越單純的技術比拼。從硅谷創業公司到中國互聯網大廠,從OpenAI到谷歌,從百度、可靈到好耶、生數,近百億美元資本與數千名工程師的投入,折射出科技產業對下一代內容交互革命的集體押注。喧囂背后,技術突破與商業泡沫、創作平權與職業替代、創新紅利與倫理風險的博弈,正將這個賽道推向更復雜的十字路口。
現象級爆發:Sora2點燃了“火藥桶”
在Sora2最初放出的視頻中,籃球投偏后反彈落地、花滑選手頭頂一只貓完成三周半跳、雨滴落地后濺起,甚至多物體復雜場景的運動,都能精準模擬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律。此外,Sora 2實現了原生音畫同步,支持多語言對白與環境音效對齊,角色也能在多鏡頭中保持一致。這種接近影視級的生成效果,再次拉高了行業參照系。

丨Sora2生成的山姆·奧特曼偷GPU
更具突破性的是其社交玩法:用戶上傳一張自拍照,輸入“在月球上跳舞”,Sora 2就能生成10秒高復刻度的用戶在月球跳舞的視頻,還能通過Remix功能讓好友“加入”共舞。山姆·奧特曼的個人肖像權開放,網友腦洞大開的玩梗創作進一步放大了出圈效應。這種“即時創作+社交裂變”的模式,使Sora 2在邀請制下仍5天內登頂美國App Store免費榜,下載量突破1000萬次,遠超ChatGPT初期增速。
這場爆發并非偶然。
技術層面,無論是對物理世界的模擬精度還是音畫同步、敘事和運鏡能力,Sora 2顯然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它從視頻生成工具升級為基于視頻生成的社交化產品,更是為其出圈加了一把烈火。
對此,好耶科技創始人吳杰茜認為,當AI視頻生成的技術提高、門檻降低之后,大眾的視頻化社交需求一定會被進一步激發,Sora 2的出圈顯然說明,這是一個經過驗證的產品方向。更重要的是,“這極大提高了AI視頻生成的大眾關注度和認知度,給相關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當前,AI視頻生成已經在電商、廣告、短視頻等多個領域開始落地,甚至參與影視制作:Netflix在2023年就發布了首部AIGC動畫短片《犬與少年》;2024年,快手聯合李少紅、賈樟柯等九位知名導演開啟了“可靈AI導演共創計劃”,推出了9部AIGC電影短片;今年4月,新加坡上映了全球首部院線公映的AI電影《海上女王鄭一嫂》,長達70分鐘,成本尚不及傳統方式的1/10。當制作商業視頻的成本指數級下降,需求的爆發就順理成章。
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數據,2024年全球AI視頻生成市場規模已達6.15億美元,2025年將達到7.17億美元,預計2032年將增至25.6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中金更為樂觀,認為僅中期來看,創作者和B端生產力工具市場規模就有望突破100億美元。
全球競速:科技巨頭的“生存焦慮”與創業公司的“生死時速”
Sora2的發布和出圈,瞬間激活了全球科技公司的神經。馬斯克推出Imagine v0.9,主打“電影級運鏡”,支持“一鏡到底”生成;谷歌發布Veo 3.1和Veo3.1Fast,前者強調“物理引擎精準度”,后者則將生成速度提升3倍。
在國內,無論是科技大廠還是初創公司,這種競速也在上演。與谷歌同日,百度10月15日發布蒸汽機升級版,支持無限時長生成和實時交互;生數科技10月21日推出Vidu Q2,首次上線“視頻延長”功能,最長擴展至5分鐘,其“生成演技”技術能精準控制人物微表情,確保同一角色在不同場景中的一致性。
丨百度蒸汽機在行業內首次實現AI長視頻實時交互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蒸汽機團隊采用自回歸擴散模型,并結合流式滑窗架構,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AI長視頻實時交互生成:在生成過程中,用戶可實時交互,隨時改寫內容或擴寫續集,這意味著 AI 視頻生成從 “開盲盒”“一次性輸出” 進入 “動態創作流” 階段。
丨Vidu Q2首頁,玩法對標Sora2
Vidu 更是在社交玩法上直接對標Sora2。在Vidu AI APP,點擊“二次創作”,@一下主體就可以生成一段合拍視頻,可以與自己喜歡的角色合拍,也可以基于他人創作的視頻進行二創。APP里還內置了海量主體庫,以及包括人物、動物、特效等的豐富素材,用戶可以直接選用喜歡的主體,隨時隨地隨手生成你想要的視頻。不生成也沒關系,你大可以像刷視頻號或抖音一樣刷各類AI視頻內容。Vidu AI APP也已經成了集內容創作、互動和分發于一體的平臺。
與吳杰茜的對話是在周日(10月26日)下午,她直言“沒有周末,每天都排滿了”。她創立的好耶科技(FilmAction)專注于完整劇集的制作,Sora2發布之后,其團隊更是一直處于連軸轉的狀態。
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背后是創業公司的生存焦慮。2023年以來,國內AI視頻初創企業超過15家,但隨著技術進一步成熟,行業已從技術競賽轉向商業化驗證階段,正在經歷快速洗牌,頭部效應顯著。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會成為存亡分水嶺,活下來的不會超過3家。
丨FilmAction支持一鍵生成完整敘事級短片
不過,對于Sora2帶來的這種競速加劇,吳杰茜認為是行業利好:“能給同行帶來更多機會,市場足夠大,各家企業都能分到蛋糕,關鍵在于產品力和落地能力”。她介紹,FilmAction支持一鍵生成完整敘事級短片,非專業用戶也可以直接產出1分鐘含分鏡、配音等全流程的高質量視頻,已經承接了大量的短劇業務。
行業競速背后,對超級應用的追逐,不僅是全球科技企業的核心關切之一,也是資本尋找和下注的目標。農雅晴和吳杰茜都認為,AI視頻生成領域一定會誕生一個超級應用。吳杰茜還表示,資本近期正在進一步押注國內潛力項目,但并未透露具體名稱。
三重隱憂:熱賽道的冷思考
當行業沉浸在“AI視頻的iPhone時刻”的狂熱中,一些深層問題已悄然浮現。這場技術革命的影響,遠比想象中復雜。
首先是技術狂歡下的需求泡沫和技術瓶頸。表面繁榮的數據背后,可能隱藏著“偽需求”陷阱。某MCN機構負責人透露,用AI生成的帶貨視頻轉化率比真人拍攝低30%左右,用戶認為“畫面很炫,但沒有真人推薦的可信”。這也暴露了當前AI視頻在電商場景下的核心矛盾:技術能解決“有沒有”,卻難以解決情感連接和信任建立。
丨2024年,快手聯合賈樟柯等九位導演發起“可靈AI導演共創計劃”,已推出9部電影短片
而AI生成視頻的影視級應用,目前依然處于前期的探索階段,所謂“影視圈抖三抖”不過是一種修辭。FilmAction雖然支持一鍵生成完整敘事級短片,但吳杰茜依然明確表示,AI無法達到完全專業和商業化的水平,只能輔助創作者從0-5的基礎部分。同樣,盡管快手也已經較早開始了AI影視化嘗試,但農雅晴依然謹慎表示:“在影視化的規模化落地應用尚不確定。”
其次是創意平權與職業替代的陣痛,AI視頻生成能力的提升正在消解專業壁壘。過去一條廣告需要腳本、分鏡、拍攝、剪輯等多工種協作,現在一個人用AI就能完成。這自然使中小創作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也讓傳統影視從業者面臨失業沖擊。更令人唏噓的是,AI催生的新職業可能最先被顛覆。一年前,AI分鏡師還被視為AIGC時代“饋贈”的一個香餑餑,但如今,根據劇本生成分鏡幾乎已經成為AI視頻生成工具的標配。
擬態環境的混亂和認知危機則是AI視頻對我們現實信息環境層面的影響。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中,囚徒通過墻上的影子認識世界;如今,AI生成的視頻讓影子更逼真,卻可能更扭曲。當“奧特曼偷GPU”的視頻被大量轉發,當AI生成的明星出軌片段在社交媒體瘋傳,公眾的信息甄別能力正面臨嚴峻考驗。技術狂奔時,我們是不是也需要問一問:用戶真的需要無限逼真的視頻嗎?可靠、值得信任的信息是不是更難獲得?
結語:視頻生成的“iPhone時刻”之后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發布標志著AI從實驗室真正走向大眾;2025年10月,Sora2的爆發正將視頻生成推向類似拐點。但歷史告訴我們,技術革命的影響往往需要更長時間顯現,就像互聯網誕生30年后,我們才真正理解其對社會的全方位重塑。
AI視頻生成賽道的火熱,本質是科技企業對下一代內容交互范式的爭奪。與其說AI視頻生成是在制造工具,不如說它是在塑造未來的表達方式。在這場競賽中,既有技術突破的興奮,也有泡沫風險的隱憂;既有創作平權的曙光,也有職業替代的陣痛。最終能存活下來的玩家,不僅需要技術實力,更需要對人性的洞察和對責任的敬畏。當AI視頻生成真正成為全民表達的工具,其價值將超越商業本身,成為人類創意的放大器。而這一天的到來,需要技術的持續突破,更需要整個社會做好準備:準備好迎接更豐富的創意,也準備好應對更復雜的挑戰。
每一次技術狂奔,都是舊世界裂縫里透出的光。AI視頻生成把“制片廠”塞進顯卡,讓創意平權,也留給我們多重思考。這個賽道會不會真的誕生AI時代的第一個超級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新世界被撕下的第一張糖紙,裹著AI時代真正的命題:當算法可以模擬一切感官,人類還愿意為什么樣的故事買單?當算力成為基礎設施,創意、情感與信任才是最后的稀缺。
火焰還在升騰,有人看見灰燼,有人看見晨星。
END
原文標題 : 從Sora2到蒸汽機2:被引爆的AI視頻全球競速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