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醫療“華麗轉身”后的這10年
通策醫療并不是個“順產”的孩子。
之所以稱通策醫療的出現不是那么順利,主要源于通策醫療的幾經易主,基因里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口腔娃”。
通策醫療的前身是“ST中燕”,由曾經叱咤資本市場的“德隆系”控股。這里需要闡述的一個詞是“ST”。ST指在股票上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在這樣的背景下,“ST中燕”迎來了第一次易主。
但故事并未結束,接盤的兩家企業由于構成關聯關系,結果公司又被勒令進行整改。幾經轉讓后,直至鮑正梁的出現,通策醫療的股東才算基本穩定下來。
在資本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通策醫療主要控制人呂建明又對公司業務重新進行了整合。2006年年末,主要股東杭州寶群將杭州口腔醫院100%股權注入到通策醫療,公司業務開始轉型為從事口腔醫療行業的經營和投資。
2007年,“ST中燕”更名為“ST通策”。這時候真正的“通策醫療”才開始出現。
華麗轉身
通策醫療“華麗轉身”口腔領域后的10年間,發展得可謂是“順風順水”,其營收業績也稱得上是十分“好看”。億歐大健康對通策醫療轉型后的營收情況進行了統計,如下圖所示:
從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來看,通策醫療當年轉型做口腔醫療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近年來,隨著鼓勵社會辦醫政策不斷出臺,資本不斷加持,口腔診所和醫院的發展可謂迅速。光是今年,就包括摩爾齒科、友睦口腔、極橙兒科在內的多家連鎖口腔品牌完成了大筆融資。可見,口腔領域的潛力有多大。
但時間倒退到2007年,那時的口腔行業,用行業人士講過的就是“一片沉默的市場”,用戶的看牙意識十分不足,中國近90%的人沒有看牙習慣和意識。此外,入局口腔的玩家和現在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未來,口腔領域能發展成哪樣?誰也不敢斷言。
但作為口腔行業的較早“入局者”,通策醫療看到了這個領域的市場潛力,在轉型后的第一年,其營收就有了不錯的起色,達約9100萬元。為在這塊領域建立自己的“護城河”,通策醫療選擇快速集中兵力,圈地跑馬,不斷在城市的各個地點鋪點,宣告自己的主權。
2007年,除收購杭州口腔醫院外,通策醫療還新建了3家口腔醫療公司。除自建外,對外投資和收購也是通策醫療進軍口腔領域的一種重要手段,其中就包括收購寧波口腔醫院。現在,這家醫院已經成為了通策醫療營收的“主心骨”。
但這僅是開始,到2018年,通策醫療已經發展到了擁有不同規模的專科醫院及醫療網點共30家。且在2017年的年報中,億歐大健康看到,通策醫療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還將繼續通過新建、收購、擴建、合作等方式加快醫院布局。
關于在口腔領域的“圈地跑馬”,通策醫療也有自己的策略。“區域總院+分院”是通策醫療在發展過程中也摸索出的一套區別于其他企業的打法。跨領域的圈地跑馬在目前的口腔領域并不少見,比如拜博口腔,目前在全國就擁有了超過200家的口腔醫療連鎖機構。但通策醫療主要是以浙江省為中心,加大對省內的布點,讓醫院在整個省內形成品牌。
當然,對于省外這塊巨大市場,通策醫療也并未放過。依托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院,通策醫療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等中心大城市進行了“緊鑼密鼓”的布局,籌建各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但這一部分對于通策醫療的營利來說,占的比重依舊很小。
圈地跑馬占領市場份額是企業常用手段。但這種打法是否盈利也是需要考慮的。拜博口腔在2015-2017年,就是連續三年虧損,且虧損金額達到了20多億。但通策醫療這種集中火力在省內,卻讓其收獲了不錯的業績。以2017年為例,可以看到通策醫療不僅營利,且營利點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內。
一枝獨秀
今年2月,面包財經曾發布了一篇名為《偽白馬之通策醫療:隱瞞關聯關系,財務違規,一家口腔醫院撐起一家上市公司》的文章,在圈內引發不小反響。其董事長身在美國也緊急撰文回應了面包財經的質疑。
文中顯示,杭州口腔醫院對整個公司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可以看出,杭州口腔醫院歷年的營收一直占整個公司營收的大壁江山。2017年杭州口腔醫院的營收下降的原因是杭州城西口腔醫院作為獨立的公司,另外計算。
杭州口腔醫院為何能運營得這么好?據了解,杭州口腔醫院成立于1952年,現主要設立了口腔種植專科、特色兒科、綜合科、預防保健科等科室。截止目前,杭州口腔醫院已經在浙江省內鋪設分院16家。
至于醫院運營是否得力,主要還是要回歸醫院發展的本質,其核心是在醫生和技術兩方面。按圖索驥,我們在歷年通策醫療公布的信息中就可以發現,通策醫療對于這兩方面的注重程度。
一方面是在醫療技術和人才體系的培養上。近年來,通策醫療一直在不斷加強同醫學院校的合作,推動醫教研的一體化和人才培育體系的成熟。其中就包括同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醫學院、德國柏林大學合作。
另一方面是醫生資源的組建上。通策醫療依托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中心,建立了以各學科名醫為核心的通策醫生集團。通過組建醫生集團,以此來優化配置各級醫生資源。
野心
2010年,通策醫療的年報明確提出,公司是一家大型醫院投資管理集團,要在做大做強口腔醫療服務主業的基礎上,積極尋求其他專科領域和綜合性醫院的收購機會,由單一口腔轉向全方位的專業醫療服務。
輔助生育醫療是通策醫療看重另一塊“香餑餑”。據統計顯示,我國平均每8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陷入生育困境,且不能生育的夫妻呈年輕化趨勢。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其中女性占50%,男性占40%,夫婦雙方共同原因占10%。我國不孕不育率已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左右。此外,政策對于二胎的放開也給輔助生育醫療帶來了巨大前景。
通策醫療入局輔助生育醫療是在2011年,與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開始在生殖中心建設上進行專項合作。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系云南省唯一一所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醫院。經歷了幾年的努力,2013年12月,昆明市婦幼保健醫院生殖中心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營業執照,并在2015年3月,醫院又獲得了試運營資格。
通策醫療是“下狠心”要在這塊領域做出點成績。2012年5月,通策醫療與由“試管嬰兒之父”、獲得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羅伯特?愛德華創立的波恩(英國)合作。此次合作,通策醫療主要是看中了這家公司擁有的IVF(輔助生殖)技術,以此來為醫院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輔助生殖醫療前景不錯,但就通策醫療公布的年報來看,昆明市婦幼保健生殖醫學醫院在目前階段依舊處于虧損狀態。通策醫療發布的年報顯示,醫院在2015、2016、2017年分別虧損255萬元、356萬元和165萬元。
除輔助生殖醫療外,近兩年,通策醫療又開始布局眼科。2017年,通策醫療和浙江大學、浙醫二院合作,共建浙江大學眼科醫院。目前該項目也正在籌建中。有人士評論認為,通策醫療要想在眼科領域贏得一席之地,必然會碰到“愛爾眼科”這一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通策醫療的眼科之路要怎么走,要走多久,這也值得思考。
通策醫療依靠杭州口腔醫院在轉型后實現了連續十年的營收增長。數據本身雖好看,但也需看到長遠。不管通策醫療目前在其他領域的發展現狀如何,一個企業總是需要不斷進取和革新,不然下一個收購通策醫療的“金主”總會出現。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