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連跌,體外診斷中小藥企如何破局?
12月19日,滬深兩市股指維持縮量窄幅震蕩走勢,截至中午收盤,醫藥股跌幅居前。上周,受“4+7”藥品集中采購預中選結果出爐影響,醫藥板大跌,A股醫藥板兩日市值蒸發超2300億元。
近兩年來,醫藥行業投資過熱、估值過高的問題層出不窮。對醫藥行業來說,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如何在醫藥產業投資中抓住機遇,規避風險?需要對企業產品及技術進行技術價值分析。
2018年11月初,安徽伊普諾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普諾康”)在新三板募集資金3022.73萬元。伊普諾康專注于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體外診斷賽道上,“瞄準中高端市場、產品技術升級”是中小藥企的發展良策嗎?技術價值的差異會對競爭格局帶來哪些影響?方象知產研究院以伊普諾康為例,對其產品進行了技術價值分析。
產業政策
外資品牌壟斷高端市場
體外診斷,從廣義上講,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的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來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從狹義上講,主要指體外診斷相關產品,包括試劑、儀器,兩者通常配合使用。
近年來,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簡稱IVD)行業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科技行業,受到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既有利于體外診斷試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也有利于推動真正優秀的企業做大做強。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5年國內體外診斷產業現狀藍皮書數據,2014年IVD市場占到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16%(440億元),IVD行業已成為整個醫械市場的重要增長極,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預測2019年IVD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
但目前而言,體外診斷生產商外資品牌羅氏、雅培、西門子,壟斷了國內體外診斷的高端市場;國內龍頭品牌科華生物、邁瑞醫療等,正在爭搶中高端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伊普諾康要在體外診斷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需要精心布局。
儀器試劑一體化是發展趨勢
那么,在國內體外診斷市場,國產和外資品牌有什么區別?產品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
方象知產研究院分析發現,目前體外診斷行業在產品結構上總體呈現“橄欖型”結構。低端市場發展空間小,增速緩慢;高端市場技術壁壘高,主要為國外產品;而中端市場可分為中低端(生化、血液檢測、尿液檢測等)和中高端(化學發光免疫產品、熒光定量 PCR分子診斷等)兩部分,近幾年提升迅速,渠道優勢明顯。
低、中低端的診斷儀器多為開放式(檢測試劑與診斷儀器之間無專業性限制,同一儀器可適用不同廠家試劑),試劑對儀器依從度低;而中高、高端的診斷儀器多為封閉式,儀器需與試劑配套使用。隨著中高端、高端封閉式儀器的發展使用,“儀器+試劑”生產、銷售一體化成為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但由于全自動、封閉式的診斷儀器一般是中高端、高端類產品,研發難度較高,行業壁壘顯著,壓制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表1: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的產品結構
來源:方象知產研究院
技術分析
產品以中低端為主
伊普諾康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2012年成立,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伊普諾康專注于開發中低端開放式體外生化診斷試劑,經國家注冊的產品80余項,覆蓋肝功能、腎功能、心肌標志物、血脂、糖代謝、腫瘤等類別,適用于日立/奧林帕斯、貝克曼、杜邦生化分析儀器。但是體外生化診斷試劑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
伊普諾康不生產診斷儀器,依靠外購診斷儀器--以免費或者分期付款方式提供給經銷商或者終端客戶,并配以公司一定數量的診斷試劑銷售,從而打造出“診斷儀器+診斷試劑”一體化的商業模式。
據伊普諾康年報披露: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獨創技術尿碘(已上市)、新產品特定蛋白分析儀(生化儀)、新型發光產品,預計于2019年下半年與大家見面。
重視生化診斷研發
伊普諾康2017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該公司生化診斷試劑研發項目立項數為38項,其中新立項目10項,生化診斷儀器研發中心項目立項2項,其中新立項目2項。伊普諾康一直比較重視生化診斷試劑的研發,由于“儀器+試劑”一體化發展要求,該公司也開始注重診斷儀器的研發工作。
伊普諾康成立之初已開始進行專利布局,公司擁有專利申請99件,均為國內申請,涉及領域主要包括診斷試劑及試劑盒的專利申請86件、其他裝置方面的專利申請13件,診斷試劑的專利申請遠遠多于其他裝置專利申請,而伊普諾康的其他裝置主要是:水箱、干燥箱、攪拌器、凈化臺、純化水系統等輔助試驗裝置,而非診斷試劑配套的儀器。
診斷試劑及診斷試劑盒的專利申請主要是:將原本以酶聯免疫吸附法、化學發光法、膠體金法等對應儀器檢測的各類型診斷試劑盒,通過改變診斷試劑組分和配比,從而達到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實現自動化、操作方便、準確度高、更適于臨床推廣應用等優點。

表2:伊普諾康專利布局
來源:方象知產研究院
研發力量較穩定
方象知產研究院發現(見圖1),伊普諾康專利申請發明人即研發團隊分為兩組,一組是由莊慶華、蔡曉輝帶領的研發團隊,二是由張忠英、牛建軍等人帶領的研發團隊,兩支研發團隊內研發人員交叉合作頻繁。
方象知產研究院注意到,莊慶華、蔡曉輝作為研發人員,同時也是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尤其莊慶華畢業于武漢大學,后進入北京肝炎試劑中心工作,從事體外診斷試劑行業工作達16年,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技術積累雄厚,2012年建立伊普諾康,與研發團隊協作進行診斷試劑產品研發,并輔以專利申請進行技術保護。

圖1:發明人合作情況
來源:方象知產研究院
產品布局比較單一
我國一半以上的體外診斷市場,長期被羅氏、雅培等國際巨頭占據,它們以中高端、高端封閉式儀器試劑為核心,產品線完整、種類齊全,實現“儀器+試劑”一體化銷售。這些國外大企業產品質量優勢明顯、自動化程度高,在國內三甲醫院的高端市場占據壟斷地位。
而以科華生物、邁瑞醫療為首的國內企業,也逐漸形成“試劑+儀器”模式,在穩守中低端、低端的生化診斷、普通核酸診斷市場的同時,也逐漸進軍中高端體外診斷市場。
伊普諾康體外診斷試劑,主要集中于開放性中低端生化類,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與提供“儀器+試劑”一體化的國內外企業相比,由于伊普諾康的檢測儀器依靠外購,目前產品只有生化分析診斷試劑,無法形成獨立的“儀器+試劑”封閉銷售模式。

表3:競爭產品對比
來源:興業證券研究所
方象觀察
發力生化、中高端產品研發助競爭
近幾年,體外診斷市場逐漸以“儀器+試劑”一體化為發展趨勢,儀器成為行業核心競爭力。作為國內企業,穩守中低端診斷試劑市場、進軍中高端診斷試劑市場是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伊普諾康由于需要外購儀器,無法完全實現“儀器+試劑”一體化模式,目前正逐漸開展生化診斷儀器研發。
方象知產研究院認為,伊普諾康如果想在體外診斷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在加大生化診斷儀器研發的同時,還要進行中高端產品研發,只有在這兩方面實現“儀器+試劑”一體化,才能有效助力行業競爭。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