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重“智造”、貝瑞押注腫瘤業務,風云時代的NGS企業們都在干嘛?
2016年第一個NIPT試劑盒獲得批準上市,標志著NGS技術正式進軍臨床檢測。這一時期也是NGS產業化的風云時代,NIPT也孕育除了多家NGS領域的頭部企業。如今NIPT市場已經塵埃落定,新的市場爭奪戰來臨。在行業的發展變遷中,這些曾經的風云企業又經歷了什么樣的發展。
為此,我們追尋了這些企業最近幾年的足跡,希望通過總結這些企業近幾年的發展布局推測行業發展方向。
華大基因:發展“智造”業務,其目標市場或不止高通量測序
華大基因一直是業內最具話題性的公司,它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NGS公司,人們習慣把華大系創業公司稱之為“華創”。華大、華創系公司遍布了全國各個角落,成為了國內生物技術創業的風景線。
NIPT已經從風口浪尖到平靜發展。華大基因上市已經2年,華大基因又在做什么?
最新年報顯示,華大基因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5.36億元,同比增長21.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2.88%。在四大業務板塊中,生育健康2018年總營收為13.76億元,同比增長20.86%,其中此前引發質疑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業務,年報披露2018年累計完成超過430萬例,業務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
在研發方面,華大基因2018年研發投入為2.65億元,公司在遺傳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等重點產品開發及相應資質報證上都加大了研發力度。相比2017年,華大基因2018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同比增長51.93%。
在年報披露的36個重點研發項目中,有6個為遺傳病研究項目,8個腫瘤研究項目,以及8個感染性疾病研究項目。不過相比這些,華大基因在上游儀器制造上的投入力度或許更大。盡管并沒有在年報中過多提到,但我們注意到華大基因其實已經將儀器業務剝離到子公司華大智造。
相比應用方向的研究,儀器研發的投入更大。華大基因將這一塊業務剝離,有可能是考慮到這一研發投入會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造成影響。根據企查查披露的數據,華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融資超過2億美元。再梳理華大上市后的一系列動作,答案就更加明顯。
2017年10月,在華大基因主辦的第十二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華大智造攜兩款新的高通量測序儀亮相,拉開了國產智造測序儀的大幕。
此次推出的兩款高通量測序系統分別是 MGISEQ-2000 及 MGISEQ-200。一年后,華大智造再次在第十三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發布了MGISEQ-T7產品。相比MGISEQ-2000 及 MGISEQ-200,MGISEQ-T7在通量和產能上都又很大的提升,日產出數據高達6Tb。
再加上此前推出的BGISEQ-500、BGISEQ-50,目前華大智造旗下共擁有5款測序儀產品(根據官網信息,BGISEQ-1000暫不歸屬華大智造)。其中BGISEQ-50、BGISEQ-500于2016、2017年獲得CFDA認證,MGISEQ-2000 及 MGISEQ-200也在2018年6月獲得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的審查,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
在2019年5月,華大智造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聯合研發的全球首創中草藥基因測序專業智能鑒定儀通過驗收。據悉,該儀器可實現一站式序列處理,簡化了繁瑣的生物信息流程,可準確、快速、穩定鑒定中草藥樣品。
在測序儀推出后,華大基因也在尋求產品的市場化。除積極推進審批程序外,華大基因也在通過于國內外的科研合作將測序儀推向國際,目前已經于泰國、南非在內的22個國家簽訂協議。
針對國內市場,除了積極參與各類器械論壇和展會,華大智造也在2019年6月舉辦了測序技術和應用高峰論壇,希望為自家測序儀尋找更多潛在客戶。
我們還注意到華大基因自2017年開始頻繁向眾多華創系公司投資:

數據來源:動脈網知識庫
投資的一方面是進行產品布局,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希望推薦國產測序儀的產業化。此外,華大智造測序平臺的相關測序組件也在陸續發布中。
2018年1月8日,華大智造和10X Genomics公司同時宣布,BGISEQ-500RS與10X Genomics設備的linked reads技術和單細胞轉錄組建庫技術兼容。
2019年3月2日,華大智造在2019年Advances in Genome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上發布最新的堿基識別技CoolNGS。這是一項全新的堿基識別技術,在測序過程使用未標記的核糖核酸與四色熒光標記來識別堿基,從而獲得無損堿基。這一技術將極大提升測序讀長與精準度,對測序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有著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
5月27日,華大智造發布其自主研發的國產FPGA生信分析加速器-MegaBOLT。該加速器極大降低基因測序分析時間,在有效提高基因數據分析效率的同時,也注重使用體驗及上游測序的整合。
6月15日,華大基因在歐洲人類遺傳學大會(ESHG 2019)上發布了“高清”組裝基因組解決方案及標準,該方案及標準基于華大智造自主測序技術DNBSEQTM和stLFR,此次公布的高精度基因組測序數據標準為:Contig N50>106,Scaffold N50>107,組裝全基因組數據>6G,簡稱為“676”標準。
除了高通量測序,華大智造也在試圖進軍體外診斷的其他領域。
2018年1月24日,華大智造與羅湖醫院就“遠程超聲診斷“科研及應用達成合作。這次合作進一步完善了羅湖醫院的遠程醫療配套設施,也是華大智造遠程超聲產品走出市場的第一步。
4月11日,華聲醫療與華大智造在第7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一款遠程超聲診斷系統GIUS-R3,華大智造將負責系統的整體規劃與產品實現,華聲醫療則負責系統中的超聲模塊。
2019年4月18日-21日,華大基因質譜7項研發進展在第一屆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代謝組學分會年會上首次公開亮相,7項最新研發成果包括人體抗生素殘留檢測、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物檢測、132種尿液代謝物定量檢測等。
這些舉動來看,華大基因的“智造”可能并不局限高通量測序儀及其組建,而是希望圍繞體外診斷和生命科學,將華大智造打造成IVD領域的上游制造商。根據公開資料,華大智造于2019年5月完成了中信金石、松禾資本 、東證資本參與的A輪融資,募資金額2億元。此前還有媒體報道華大基因計劃拆分華大智造赴港上市,Pre-IPO估值330億元。
在半年報中,華大基因這樣描繪自己的未來戰略。
第一,全球化布局被多次提起,目前已經在中國內地、亞太、歐洲及美洲設有分支機構。華大基因想利用現有科研、技術、市場、資源優勢,覆蓋貫穿組學的多技術和大數據平臺,進一步擴張并深化全球市場布局。
第二,建設生命科學數據庫是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建成世界領先的生命科學數據庫、新型疾病控制服務平臺,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基因科技應用領域的行業領導者。
第三,在產業鏈上進行業務延伸,覆蓋大數據開發、生物智能、全基因組診斷、腫瘤早篩、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新藥研發、合成生物學等多領域。
貝瑞基因:擴展上下游業務,但腫瘤
2018年,貝瑞基因實現營業總收入14.40億元,同比上升22.9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68億元,同比上升15.18%。基因檢測分為醫學產品及服務和基礎科研服務。
公司的醫學產品及服務分為醫療檢測服務、試劑銷售和設備銷售;醫療檢測服務主要分為遺傳學和腫瘤學兩個應用方向。在五大業務板塊中,檢測服務營收占比53.35%,實際銷售占比27.89%,基礎科研服務占比9.13%,設備銷售占比5.23%,其他業務營收占比為4.39%。
在研發方面,貝瑞基因2018年研發投入為9127萬元,這些資金投入了5個項目,主要圍繞遺傳疾病的“無創式”整體解決方案。此外,貝瑞基因還通過加強資本運作積極布局基因檢測全產業鏈。
其主要方向包括覆蓋生命周期的遺傳疾病檢測和腫瘤學檢測業務由晚期檢測診斷向早期、極早期篩查領域延伸并構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中國人群致病基因信息庫。結合公司的一系列動作,我們推測腫瘤業務是貝瑞基因下一戰略重心。
2017年8月,貝瑞基因腫瘤事業部宣布獨立運營,和瑞基因成立。同年11月,和瑞基因融資8億元人民幣,在貝瑞基因以及專業投資機構的共同投資下,和瑞基因結合了“技術+渠道+資本”等多方面優勢,完整地延續了貝瑞基因原有的腫瘤業務,繼承了貝瑞基因腫瘤早篩早治的意志。
2018年4月22日,和瑞基因聯合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南方醫科大南方醫院共同發起的全國多中心、前瞻性萬人隊列肝癌極早期預警標志物篩查項目正式啟動。這一計劃標志著中國肝癌防控開創性地進入到極早期防控和臨床驗證的階段,有望極大地提高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診斷水平,從而提升中國廣大肝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同年9月,國家肝癌科學中心的陳磊教授代表課題組在CSCO上公布PreCar(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for very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項目先導試驗的成果。數據顯示,在特異性95%的情況下,肝癌檢測靈敏度超過了90%;即使把特異性標準設置在99%,靈敏度也達到了87%。這標志著和瑞基因PreCar肝癌早篩項目實驗數據取得階段性優勢。
2019年3月,貝瑞基因CEO兼和瑞基因董事周代星博士在第四屆中美醫院管理研討會暨首屆C3中美健康大會上再次宣布了PreCar肝癌早篩項目重大突破。數據顯示,在肝硬化患者和肝癌患者的對照組檢測試驗中,在特異性100%的情況下,肝癌的檢測靈敏度超過97%。這一結果標志著PreCar肝癌早篩項目成功構建基于NGS的肝硬化、肝癌的分類模型。
該模型能夠利用通過血漿標志物測序得到的特征有效地區分肝硬化患者與肝癌患者,并準確篩查出發生癌變的肝硬化患者。確定早診早篩分子標志物和檢測方法無疑是腫瘤早篩的關鍵環節,此次公布的試驗成果讓我國在肝癌早診領域的探索向前邁出一大步。
2019年9月,和瑞基因與上海胸科醫院達成合作 成立首個大規模胸部腫瘤精準醫學研究中心。該中心將充分發揮各自在臨床資源和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上的優勢,通過有效結合高質量的臨床信息和基因信息,進行胸部腫瘤精準治療臨床研究和前沿科學研究,并以科研帶動臨床轉化和技術產出,讓腫瘤患者盡早從個性化精準醫療服務中獲益。據悉,這將是國內首個大規模胸部腫瘤精準研究中心。
除了與醫院的合作外,和瑞基因還進行了藥企合作的探索。2019年3月,和瑞基因于阿斯利康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BRCA檢測進行聯合,為BRCA基因突變患者能獲得更科學、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提供更大的平臺。
更重要的是,2019年7月7日,貝瑞基因宣布其 NextSeq CN500基因測序儀的適用范圍已完成變更,成為可以落地醫療機構,且可以即刻開展大規模臨床基因檢測的NGS(二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通用型平臺。該儀器在臨床上可用于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儀器配套的隨機軟件配合檢測,且不用于人類全基因組的測序或從頭測序”。
該適用范圍的變更,被國內基因測序行業譽為里程碑式的事件,對貝瑞基因的腫瘤業務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這次獲批是對基因檢測技術在臨床應用的巨大推動,也意味著NextSeq CN500已跨越NIPT進入更多疾病的領域。”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博士表表示。
依靠NIPT業務,貝瑞基因在短短7年之內完成了從成立到上市,深耕醫學領域的貝瑞基因是NGS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當NIPT市場成熟之后,貝瑞基因選擇了更大的腫瘤檢測市場作為下一城池。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