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AI產品獲FDA認證!10倍速MRI檢驗有望在AI支持下實現
觀察2年以來FDA通過的AI產品,我們能看到計算類和預警(預測)類的產品占據了據大部分的審批條目。其中的部分產品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商業化進展。

從統計數據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通過FDA審批的產品仍集中于放射科,心腦血管,而在放射科中,輔診診斷類產品與非輔助診斷類產品各占一半。
但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輔助診斷標簽下的產品如Viz.ai、Imagen,這些企業產品的介紹更多強調的是AI的“預警”功能,而非“診斷”功能。現有確認了AI自主診斷的產品,僅有IDx旗下的IDx-DR通過FDA認證。
相比之下,影像重建、參數計算的AI類產品則在商業化的道路上通暢了許多。表中的許多企業將AI的定位更為聚焦,如FerriSmart用AI自動分析MRI圖像,報告肝臟鐵定量結果,從功能上看,這款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軟件,似乎與Aritifical intelligence的定義背離,卻也更為有效。
國內也是如此,不少非輔診診斷類的AI產品已經走上了“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或許能在AI的鏖戰中先下一城。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IDx、Aidoc等專注于輔診診斷的先驅。當IDx提交申請以后,FDA也在重新審視人工智能輔診診斷產品的標準化審批流程,或許在510(k)變革完成前,這條法案還能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上留下歷史的痕跡。

文 | 趙泓維
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系授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